天津,简称“津”,别称津沽、津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超大城市,也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这些都是为人所熟知的天津印象。

解放天津,是新中国建国前,平津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发起平津战役于1949年1月14日开始强攻天津,至15日全歼守城国民党军13万余人,解放了华北第二大城市天津。

天津区域历史演变(曾存在过的区域名称天津县)(1)

天津在全国的位置

天津区域历史演变(曾存在过的区域名称天津县)(2)

如今的天津版图

但你可知道,解放天津的“天津”和如今的“天津市”,如果从行政区域对比来说,其实是两个概念。如今的“天津市”范围远远比解放天津时的“天津”,要大的太多太多了……

建国后,天津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区域重组和并购,才发展到今天的面貌。

一、 解放前的天津

清政府时期的天津,属于直隶省,省会就在天津。民国时期,经过几次变迁和反复,最终在1935年6月,河北省省会迁保定,天津成为南京中央政府的直辖市。

天津区域历史演变(曾存在过的区域名称天津县)(3)

1949年前后的天津市

天津区域历史演变(曾存在过的区域名称天津县)(4)

1949年的地图,天津县很大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天津被定为中央直辖市。

这里所说的天津,主要就是如今市内六区部分(和平、河西、红桥、河北、河东、南开)。清末民初,天津市区之外,还存在一个“天津县”。

二、 建国后的天津发展史

1、 消失的“天津县”

民国时期的“天津市”之外,有一个天津县。天津县是属于河北省管辖的。

天津县当初的管辖范围基本是如今津南区、西青区、东丽区、北辰区等一带,把“天津市”包在其中。

地图显示,当时,静海县、宝坻县等都是和天津县平行的县级单位,都属于河北省管辖。

天津县的政府所在地,一开始在灰堆地区。1952年,天津县划归天津市,将天津县的灰堆地区,划给了市区,于是天津县政府就搬到了咸水沽,后来一直延续到了津南区的区政府所在地。

1953年5月,“天津县”行政建制被撤销,分立了东郊、西郊、南郊、北郊4个郊区,形成了现在的东丽西青津南北辰四区的雏形。

天津县消失了,天津市得到了第一步发展,组成了市内、四郊区的架构。

2、 市内六区和塘沽的由来

再回头说老的“天津市”。1949年1月,天津市解放,当时按照序号分了11个区,下辖11个区,按序数分别称第一区~第十一区。同月,塘沽、大沽地区解放,设立塘大市(辖域包括塘沽、东大沽、西大沽、新河、新港)。

天津区域历史演变(曾存在过的区域名称天津县)(5)

当初天津和塘沽是分开的市

感兴趣的话,大家可以详细对应一下自己家,当时属于哪个区。

第一区东临海河;南至营口道;西起海光寺、卫津河;北到海拉尔道、官沟街、荣安街、保安街、治安街。

第二区东起京山铁路、地道小马路;西南至海河;北至金钟河。

第三区东南临金钟河;西接北运河、白河;北至市界普济河故道。

第四区东起市界;西南至京山铁路;北至金钟河。

第五区东至市界;南为海河;西至地道小马路;北至京山铁路。

第六区东至新兴路、海河;南至市界;西至津盐公路;北至开封道、马场道。

第七区东为海河、广兴街、大兴街、禄安街;南至保安街、荣安街、治安街;西至鼓楼南大街、南门外大街;北至水阁大街、鼓楼东大街。

第八区东临海河;南至西关街、鼓楼大街;西至西营门;北至南运河。

第九区东起北运河、白河;南至南运河;北接北运河,西至市界。

第十区东临海河;南至开封道、马场道;西至新兴路;北至营口道。

第十一区东至鼓楼南大街、南门外大街、卫津路、津盐公路;南至市界;西至大围堤;北至鼓楼西大街、西关大街。

1952年4月,塘大市改称塘沽区,归属天津市管辖。再加上天津市并购了天津县之后,市区与塘沽连成一片。同时,河北省的汉沽市划归天津市,更名为汉沽区。

之后,天津对市区内的11个序号区进行了命名:

1956年1月1日起,天津将市内分隔为8个区域,分别命名为:和平区、城厢区、河北区、河东区、新华区、河西区、南开区、红桥区。

1958年10月1日,天津将市内8个行政区调整为6个行政区,撤销城厢区和新华区。至此,市内六区格局形成。同时将东、西、南、北4个郊区分别并入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算上市内六区及塘沽区、汉沽区,天津市此时共辖8个行政区。

3、天津曾经版图最大时期,你能想象的到吗?

1958年12月27日,河北省境内的原天津专区与原沧州专区合并为天津专区,划归天津市。另外,唐山专区的宁河县除一个公社划归玉田县外,其余部分均划入汉沽区。至此,天津市除原8个行政区外,还辖有武清县、霸县、任丘县、静海县、河间县、沧县、黄骅县、交河县、献县、盐山县、吴桥县、宁津县共12个县。

天津区域历史演变(曾存在过的区域名称天津县)(6)

1962年,设置北大港区

1960年6月25日,天津市汉沽区划入河北省唐山专区;天津市所辖献县的官亭、饶阳、五公、武强、小花、堤南等6个公社划归石家庄专区的深县;1958年由通县专区划入唐山专区的蓟县划入天津市;1958年天津专区撤区时划入唐山专区的宝坻县划入天津市。

以上这段历史,比较乱,总体思路就是天津市一会是直辖市,一会划归河北省做省会,一会又划出来作为直辖市,下面的区县也跟着划来划去,具体原因呢,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权当个历史典故段子吧。

1960年的河北省省会天津市辖域,这时的天津市在历史上疆域最大,东至渤海湾,南至故城,西至饶阳,北至蓟县;南部与山东德州市接壤。

天津区域历史演变(曾存在过的区域名称天津县)(7)

1962年,最大的天津

你能想象天津曾经这么大吗?

4、 天津版图的最终定型

折腾来折腾去,天津市的行政级别在1967年1月2日,最后一次恢复为直辖市,再无反复。

后续,版图又经历了两次几次小扩张:

1970年1月,撤销北大港区,将其并入南郊区。

天津区域历史演变(曾存在过的区域名称天津县)(8)

几次主要的版图扩张

1973年8月,国务院决定,将原河北省天津地区境内的宁河县、静海县、武清县、蓟县、宝坻县5个县划归天津市。至此,天津市“市内六区、四郊五县”的格局形成。

1979年6月,为了建设于桥水库和引滦入津工程,河北省遵化县的官场、出头岭、西龙虎峪3个公社及石门公社的西梁各庄大队、小辛庄公社的景各庄、赵各庄大队等共50个大队的101平方公里土地划入蓟县。至此,天津市的版图确定至今。

后续的一系列合并或改名,都成了区,一直延续成如今的样子。

热爱天津的人们,可以去研究一下,自己祖上是啥时候成为天津人的哦,我们热爱我们美丽的大天津。

天津区域历史演变(曾存在过的区域名称天津县)(9)

美丽大天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