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开始,9年义务教育公民同招,摇号入学,禁止分班的政策已经在全国各省市推广,并被坚决地执行。

这个政策主要是应对目前民办学校过度重视应试教育,优质生源大量向民办集中而导致公办学校举步维艰,在与民办的竞争下逐步没落的现象。

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说,其积极意义是明显的,也是对教育资源重新划分的一种积极手段。并希望通过这种手段让优质生源回流,提升公办学校的竞争力。

在教育资源总量一定的前提下,这政策本质上是一种零和游戏,有人得利的同时必然有人利益受损。而这些政策中最受诟病的就是不准分班。

义务教育阶段该不该按成绩分班(9年义务教育不准分班)(1)

l 分班是否对所有的学生公平?

不准分班或者说阳光分班,这个政策出台的理由是分班会造成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向重点班倾斜,对其他班级学生不公平。

然而这个理由看似成立,却很难让人接受。所谓公平,是一个社会学名词,意思是众生平等,很明显,这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事实上不可能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

义务教育阶段该不该按成绩分班(9年义务教育不准分班)(2)

现代社会对于某件事是否公平,一般的衡量标准有两个,一个是机会是否大家均等,另一个是在执行中是否公正透明。只要这两点都不出问题,那么就可以认定这件事基本公平。

分班对所有的学生都一样,大家凭成绩说话,在执行过程中也极少出现异常,原则上完全属于公平竞争。

把成绩差不多的学生放在一个班级教学,也符合因材施教的大原则。无论是对人才的培养还是教育的高效化都有明显的好处。

义务教育阶段该不该按成绩分班(9年义务教育不准分班)(3)

l 阳光分班属于鸵鸟政策,造成教育资源浪费

至于优质教育资源向提高班倾斜,这是事实。但上提高班凭借的学生个人能力,人人可以争取,能力不够只能是自己的问题,并非分班制度的不公平。

取消按成绩分班,看似教育资源均衡,本质上是将竞争暂时掩盖起来。属于另一种形式的掩耳盗铃。

无论承认不承认,只要有人,竞争就永远存在。中考需要凭借分数竞争,高考更是优中选优。

义务教育阶段该不该按成绩分班(9年义务教育不准分班)(4)

学校减少考试也好,减少作业也好,取消排名也好,乃至不准分班,都改变不了学生最后依然需要在成绩上分个高下的事实。

采取的无非是鸵鸟政策,暂时把矛盾掩盖下去。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一个班级的学生程度相差极大,而这又造成了教育的低效化,本质上是教育资源的浪费。

义务教育阶段该不该按成绩分班(9年义务教育不准分班)(5)

l 取消分班改变不了应试教育的本质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毫无疑问是站在了素质教育的对立面。但谁也不能否认只要存在考试,必然就存在应试教育。

事实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也并不完全对立,本质上应试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只不过被过分强化了而已。

素质教育也并不是琴棋书画这类的艺术教育,而是要求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个方向肯定没错,但遗憾的是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

义务教育阶段该不该按成绩分班(9年义务教育不准分班)(6)

没有家长不希望自己孩子能够全面发展,但这只不过是梦想而已。除非家里有矿,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考大学,考名牌大学就是12年刻苦学习的终极目标。

无论大学的录取标准如何改变,都一定会有相应的应试手段。要彻底取消应试,基本上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至少在社会物质极度丰富前不太可能。

义务教育阶段该不该按成绩分班(9年义务教育不准分班)(7)

l 取消分班对哪些学生有利?

总体教育资源没有改变的前提下,任何政策只能是零和游戏。取消分班后,本来可以进提高班享受更好的优质教育资源,现在只能和其他学生一起接受远低于他接受能力的教育,显然学霸肯定利益受到了损失。

普通学生呢?也是受到伤害的一方。即使在普通班,由于大家的水准都差不多,前面还有一个提高班为目标,至少大部分普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现在要高,目标也比现在明确。

差生呢,毫无疑问是得利的一方。一个班如果差生扎堆,那么基本无药可救。而阳光分班,把差生分开了,少部分差生在环境影响下,确实有了学习的动力和方向。这也是阳光分班唯一的积极作用。但也仅限极少部分,大部分该怎样还是怎样,和过去并非分别。

义务教育阶段该不该按成绩分班(9年义务教育不准分班)(8)

总体而言,取消分班虽然能做到表面上的教育资源均衡。但实际上不过是把表面的竞争暂时掩盖了,但依然改变不了竞争的本质。

事实上,在这个政策下大部分的学生利益是受到损害的,仅有极少部分的学生或许得利。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资源配置出现的低效化成为了必然,因材施教更是无从谈起。

对优质生源来说,没有输入根本就不可能有输出,学校不能吸收足够的养分,自然就会转向校外寻求。或许是向家长寻求帮助,更大可能是去课外培训机构。

义务教育阶段该不该按成绩分班(9年义务教育不准分班)(9)

在这过程中,一方面加大了家庭教育的负担,另一方面学校本身对优质生源失去了本该存在的意义。

考上清华的学霸对学校说,我考上清华和学校有什么关系?话很难听,但说的就是事实。

考上清华是他自己的努力,是父母的财力,甚至是补习班的助力,唯一没有起到作用的是本该起到最大作用的学校,为什么要感谢你?

义务教育阶段该不该按成绩分班(9年义务教育不准分班)(10)

可以预见的是,阳光分班下,学校的教学对顶部的学生毫无吸引力,学校就是个打卡的地方。而这些顶部的学生又会带动中游的学生去校外寻找教育资源。学校的存在感在优质生源乃至普通学生心目中越来越低。这是教育的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