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还穿短袖,商场、写字楼里的工作人员却已有不少披上了毛衣。空调温度太低,除了人可能得上“空调病”,对能源和环境也会造成更多的负担。国家明文规定限制公共建筑的夏季室内温度不得低于26℃,可是本台记者李天一走访测量发现,尽管已经入秋,一些公共场所的室内温度却依然不符合规定。一起来看她的采访→

商业楼冬季空调温度(室外暖洋洋室内冷飕飕)(1)

东方广场W3座内已有上班人员穿毛衣等外套/记者拍摄于9月6日

9月6日,室外温度28℃,人在室外走动比较舒适,有太阳晒的地方还会微微出一层薄汗。但东方广场W3座里凉意嗖嗖,上班的员工衣着多以西装外套、针织衫为主,有的已经套上了毛衣。记者在大厦公共空间里用三种温度计测量温度,大约20分钟后,温度稳定下来,显示平均温度为22.7℃。

大厦上班人员:每天早上来上班就感觉进了冰窖一样,我们每天早上一进办公室,就要把空调全部关掉,但是我们有一个茶水间的空调是关不掉的。像早上还有下午的时候,我一般就是把自己包在一个被子里,那样感觉温度合适一点。

商业楼冬季空调温度(室外暖洋洋室内冷飕飕)(2)

东方广场W3座公共空间平均温度为22.7℃/记者拍摄于9月6日

由于大厦里是中央空调,办公人员表示,即便将自己所在的小区域空调调高温度或关闭,大区域内的凉气也依然存在。

大厦上班人员:整个大楼里都冷,所以哪怕公司里边不开空调,也很冷。像我也是,其实外边天还挺热的,我穿半袖来上班,基本上到办公室还得穿一个外套。

记者以市民身份拨打北京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大厦空调温度问题,随后东方广场物业工程部工作人员回电表示,目前大厦温度正在调整中,并将持续关注用户体验。

物业工作人员:从上周六一直到目前,我们都进行了调整,现在空调设定的温度是28℃,环境温度是27℃左右,各个区域的空调位置、面积都不一样,而且整个面积也比较大,温度我们正逐步进行系统调整。

商业楼冬季空调温度(室外暖洋洋室内冷飕飕)(3)

同仁堂(崇文门店)店内平均温度23.6℃/记者拍摄于9月6日

同仁堂(崇文门店)共四层,售卖中西药、医疗器械等。记者实测店内平均温度约为23.6℃,来开药的老人普遍加了一个薄外套,有工作人员已经戴上了毛绒套袖。

市民:我就是比较容易怕冷,所以就穿了个长袖。

市民:我这穿的短袖,在这里头是冷一点,在外面还行。

门店工作人员解释,每层的温度可以调节,但是三层和四层因售卖中草药,有阴凉保存的需要。

门店工作人员:草药啊什么的,它都是有保存温度限制的,像枸杞子、桂圆、大枣这些它温度高了,容易粘、容易坏,您谅解一下吧。其实我们上班十好几个小时,也冷得不行。二层到四层没有窗户,一关空调就闷得不透气。

商业楼冬季空调温度(室外暖洋洋室内冷飕飕)(4)

环球城市大道电影院平均温度为23.7℃/记者拍摄于9月6日

采访当天,环球城市大道电影院大厅的沙发上有六名市民,大厅和旁边的餐厅里人员稀疏,经三种温度计测量显示,平均温度为23.7℃。等待观影的观众说:

观众:其实我不觉得冷,因为我是比较怕热的那一种。但从环保角度来讲的话,它确实应该按规定达到26℃。因为现在不像夏天那么热了,人流量也相对比较少,所以我认为是可以开到26℃的,只要不运动,相对静止的呆着,温度应该是可以接受的。

商业楼冬季空调温度(室外暖洋洋室内冷飕飕)(5)

《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管理办法》/来源中国政府网

根据2006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2007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以及2008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所有公共建筑内的单位,除医院等特殊单位以及在生产工艺上对温度有特定要求并经批准的用户之外,公共建筑夏季室内温度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温度不得高于20摄氏度。记者以市民身份电话咨询北京市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也证实了这一说法。

北京市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工作人员:是有相关规定的,国家和市里它应该都是统一规定的26℃,刚才我搜了一下深圳也是要求不低于26℃。其实这个规定主要还是从节能的角度出发的,因为空调温度太低,可能造成能耗浪费。

商业楼冬季空调温度(室外暖洋洋室内冷飕飕)(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来源中国政府网

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认为,之所以将标准设定在26℃,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马军:26℃对人体来讲是相对比较舒适、可以接受的,长时间在过低的温度下对人体也有影响,比如我们都听说过“空调病”。从节能减排这个角度来讲,设定在26℃,又使得室内外的温差不至于太大,空调的压缩机可以减少工作时间,自然也就能减少对于电力的消耗。因为多数地区还是以煤电为主的,这些煤电在发电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本地的污染排放,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大量的二氧化碳,碳排放实际上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所以节能减排对于不管是改善本地的空气质量,还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都是非常重要的。

影响室内温度的变量很多,包括但不限于人流量、空间大小、室内空间功能、人员着装要求等,个体对于温度的感知也存在差异。如何寻求舒适度和节能减排之间的最大公约数,马军建议从大众的节能意识和建筑物超低能耗设计等方面推进。

马军:一方面是运营者、管理者意识不够,实际上,更大的障碍是建筑在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中,节能性能、保温性能本身就差,影响了对温度的有效控制。举例来讲,咱们现在很普遍能看到的这些玻璃幕墙建筑,如果要是没有很好的节能设计的话,它就很可能变成某种类似于温室的状态,产生某种温室效应,就是在阳光下会使室内变得很热,那么这就导致必须开大空调去制冷。而超低能耗建筑能减少太阳辐射以及室内设备散热造成的热量,从而达到避免大量使用空调的效果。

记者:李天一

编辑:张赛男

主编:朱凌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