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龙门

文化名镇

甜美家园

内江的古镇有哪些(可溯源至隋代不必远游)(1)

甜城的缩影

糖业的摇篮

原真的生活

龙门镇历史由来

据现存文献表明,龙门镇曾设置过县级政权机构,即隋代的和义县故地。《旧唐书》曾载:荣州(今荣县),唐武德元年(618年)建置。武德八年(625年)“又割泸州之和义县来属”。在和义县下注:“汉安县地,隋置和义县。”唐元和八年(813年),李吉甫(758—814)在所撰《元和郡县志》中记载和义县的历史沿革时说:“本资中县地,是资泸二州县大业十二年(616年)分置和义县,以招和夷僚,故以和义为名。”又据民国龚煦春《唐代疆域沿革考》:和义县治地隋时在今内江县南沱江乡(旧名龙门镇),后曾迁富顺县仙市(旧名仙滩场,今仙市镇,2005年后划归自贡市沿滩区)。唐元和十三年(818年)复迁回原址。宋乾德五年(967年)和义县废入威远县。何时复入内江县,无考。威远县在明、清两朝多次废置,和义故地可能是在这几次调整中划归内江县领辖了。由此可证,龙门镇早在隋代就已经有了建县的历史了。

内江的古镇有哪些(可溯源至隋代不必远游)(2)

龙门镇地理位置

龙门古镇目前连接外部的道路主要是取道白沱路、白方路、沱伏路。

正在建设中的绕城高速将提高龙门古镇的便捷性,绕城高速建成后,龙门互通闸口经快速通道直达古镇。距市中区约20分钟车程。

内江的古镇有哪些(可溯源至隋代不必远游)(3)

名胜古迹

名胜一:龙门古镇

千里沱江第一古镇

内江版的清明上河图

中国糖文化第一古镇

内江的古镇有哪些(可溯源至隋代不必远游)(4)

龙门古镇,坐落于龙门镇,是内江四大古镇之一,龙门镇来源一说是由于沱江上沙滩坝子形似长龙,一说是龙门镇山势逶迤,沱江在庙坝境内长滩口形成一个小峡口,形似大门,故名“龙门”。

内江的古镇有哪些(可溯源至隋代不必远游)(5)

龙门古镇是以“一人”(曾达一)、“一业”(糖业)、“一镇”(龙门古镇)、“一城”甜城为文化依托,再现龙门古镇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时期的繁华市井生活,将龙门古镇打造成集甜城寻根、糖史博览、文化感悟、古镇怀旧、树德明志、乡愁记忆、购物体验为一体的古镇文化旅游综合体。

名胜二:曾家大院

内江的古镇有哪些(可溯源至隋代不必远游)(6)

曾家大院位于市中区沱江乡,占地13亩,距“龙门镇”约两公里,主体建筑外观为长方形,正面长99米,侧面宽46米,有三座形状各异的石台阶。院内堂屋、厢房为对称布局,分三进六纵,天井24口。曾家大院是内江市建筑规模最大,保存非常完整的一座大型庭院。从历史角度来看,曾家大院是甜城内江的一座丰碑、活化石。

内江的古镇有哪些(可溯源至隋代不必远游)(7)

曾家大院院主人曾达一是儒家“宗圣”曾子后裔,先祖元朝时避乱迁到福建长汀。康熙四十八年,曾达一随“湖广填四川”移民潮来到四川谋生,随后,曾达一回福建长汀请制糖匠人将福建长汀甘蔗在梁家坝栽种,同时他把福建成熟的制糖技术引进到内江,使内江的甘蔗种植和制糖业兴旺发达起来,成为内江最主要的产业。内江甜城的美誉由此而来。

名胜三:龙门老街

龙门老街为一条长约300米,宽3米的由青条石、木板门、串架青瓦房构成的老街,街道两旁茶馆、酒肆、商铺、药店鳞次栉比。解放前的龙门老街有两桥两码头三牌坊,一阁四宫一戏台,如今已荡然无存。

内江的古镇有哪些(可溯源至隋代不必远游)(8)

老街两边的民居,大都是串架结构的木房,青瓦、宽檐、柱枋、活动木板门、通往内庭的深巷、竹篾泥巴墙,川南古建筑特征十分明显。除了这样的老式木结构房屋外,也有几幢在1981年特大洪水后修的青砖青瓦、木门木窗的砖混结构楼房,其中一幢外墙上用白色油漆粉刷的计划生育宣传标语尤为醒目——“振兴中华匹夫有责,控制人口从我做起。”很明显,此标语是一个时期的历史产物。

名胜四:龙门码头

龙门镇的老码头有两个,一个货运码头,一个客运码头。货运老码头位于老黄桷树右下方二三十米的地方,龙门镇虽然是个小镇,但货运码头却很宽敞很有气势。在内江糖业的鼎盛时期,码头船来船往,热闹非凡。据此地的老人讲,那时,每天码头停靠的大小船只密密麻麻,数不胜数,上货下货,人声鼎沸。随着糖业的衰落和陆路交通的发展,货运老码头逐渐冷清下来,直至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内江的古镇有哪些(可溯源至隋代不必远游)(9)

客运码头(当地老百姓称之为过河码头)在上游200米远的地方,背靠高高的石壁,一条顺着崖壁开凿的坡道通向岸边,河对面是自贡地界。曾经,人工渡船成为两地民众走亲访友、逢场赶集、贸易通商的重要交通工具。

如今,人工摆渡已成为历史,横渡沱江早已换成了汽船。前几年,当地政府对渡口进行了改建,在渡口设立了一座四角木亭,专为等船过河的人小憩和遮阳蔽雨,并在亭子下方修了20余级的石梯,方便行走。

名胜五:竹海古渡

传说中的小竹海就坐落在沱江乡甘家渡村附近的公路边,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片茂密的竹林栽种的其实是麻竹。

内江的古镇有哪些(可溯源至隋代不必远游)(10)

走入麻竹林,望不到边的竹林枝繁叶茂,各呈丰姿,它们或互抱成丛,相依相扶,翠接云天,形成翠玉般的迷宫;或密集路边,顺着曲折幽径,到达竹林深处。清风徐来,群竹婆娑起舞,让人感叹,竹林处处有诗意、清香。

村民说这里冬暖夏凉,十分宜人,一年四季都有城里人来旅游观光。

麻竹是甘家渡村的一大种植特色,历史悠久,因为这里土质为沙土,加之是沿河流域,特别适合栽种麻竹,所以沿河500亩均栽种成片麻竹。既有经济效益又有观光特色,成为沱江乡一大亮点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