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脐,俗称肚脐眼, 中医 称之为“神阙”,从本质上来说是 胎儿 出生后, 脐带 脱落后留下的 疤痕 。肚脐位于髂前上棘水平的腹部正中线上,直径约1.0至2.0公分。它通常可以是一个小凹陷或是一个小突出。肚脐下面的腹部 肌肉 形成一个凹陷。肚脐的细小通常带来一定的组织弱化(structural weakness)并使它易受脐 疝气 的影响。

暴露肚脐曾经是西方社会以及古代中国的禁忌,因为肚脐的凹陷被认为有一种色情的视觉效应。与之相反的是,印度妇女的传统服饰莎丽则将肚脐暴露无遗。

——维基百科

肚脐眼是不是不能随便抠(快看看肚皮上的)(1)

肚脐是我们从小就很好奇的地方,因为我们自己肯定都动过这个在光滑皮肤上的“小洞”。小时候还记得,大家都会偷偷分享自己抠肚脐的感受。有点好玩又有点小“恶心”。长大后我渐渐不以为然,对肚脐是该洗就洗,甚至还抠过,也没出过什么问题。但是小时候的事情让我记忆犹新。

是不是大家都有过这样的记忆呢?让我们回忆到童年时光,当你的小手不经意间碰到了小肚脐,于是产生了想动一动它的想法。这个时候,妈妈就会说:

肚脐不能抠!肠子会烂掉!肚子会漏风哦

于是我牢牢记住了这个吓人的话,再也没有动过它。

那么问题来了,你真的了解肚脐吗?利用医学相关知识,下面有3个关于肚脐的真相等着你来解读。

妈妈说,肚脐连着肠子!

年幼的我听到这个说法无异于听到吃泡泡糖会黏住肠子,吞下去玻璃球会憋死...让我的心灵受到摧残和恐惧。长大了,当你懂得了一些医学常识你会发现,这个话只不过是骗你不要抠肚脐的话而已:假哒!

肚脐肯定不连接着肠子啊!不然愁绪断肠、肝肠寸断就是抠肚脐嘛?古人也这么无聊的嘛。不信的话我们用一张肚脐刨面图来证明一下:

可以从这个图看出,凹下的就是我们的肚脐,肚脐的后面就是一层脂肪层、腹膜和肌肉啦。并没有连接着脏器。肚脐在我们出生前很重要,它与脐带一起,把母亲的胎盘和胎儿的肝脏连接起来,供应必须的养分,排出代谢废物。出生之后,脐带被结扎剪断,脐带便退化成一种韧带,其中的动静脉关闭,藏进腹腔中。

肚脐眼是不是不能随便抠(快看看肚皮上的)(2)

在你出生之后,肚脐就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只有一些你很难“中奖”的病,你的肚脐才会再次打开。比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你的肚脐静脉会打开。很神奇。

其他时候,其实可以这么说:肚脐就是区分你正反面的。

妈妈说,肚脐难看怪医生手艺,别怪我!

医生叔叔看着你妈妈的话无奈的笑了笑,怎么这个锅也要甩给我?其实这还真不赖人家医生,自能怪自己脸太黑,运气太差了!

肚脐的形状与脐带结扎关系不大,无论什么方式结扎,脐带的残端(就是你现在的肚脐)都是经历脱落、坏死、凹陷,三个阶段的。它的形状就此形成。 肚脐形状与婴幼儿身体状况、结扎后是否感染、成年后皮下脂肪厚度等有关。有人结扎后感染,会留下伤疤;有的人胖,肚脐就显得深,因为皮下脂肪厚;有的人瘦,皮下脂肪少,肚脐就会浅。因此,别把肚脐长得不好看甩锅给当年给你结扎脐带的医生头上,冤枉呐。有些小孩和会因为腹腔压力高而导致肚脐突出,但通常孩子长大后就自己恢复,这类肚脐形状异常一般不用太担心。

肚脐眼是不是不能随便抠(快看看肚皮上的)(3)

于是,因为人肚脐的深浅不同,民间衍生出许多顺口溜:肚脐深,留钱深;肚脐浅,败家子。

除非你迷信到家了,不然你会相信这个嘛?

肚脐深浅就是前面所讲,再总结一下就是:

身材健硕的人,肌肉发达,腹部很少脂肪,肚脐毫无费劲的待在原地。但是小胖们的肚皮脂肪多呀,肚脐想要待在自己的原地,那不得留下一个“深深的井”吗?

妈妈说,肚脐真的不能抠,那我抠了会出事吗?

答案是否定的,当然不会出事!其实如果你想让它干净一些,当然是是可以清洗的。

其实肚脐里臭臭的东西并不脏,跟你身上洗澡搓出来的灰泥是一样的。这些污垢就是皮肤脱落的细胞与汗液,还有空气中的灰尘等等杂质形成的混合物,一般对健康没有危害。

所以说,你想洗就洗,不想洗就放着,没有大碍。

下面告诉大家正确的清理方法:用干净的棉签沾上水,轻轻的擦洗即可。里面的脏东西如果硬化了,可以用油脂类沾过之后软化再清洗。

但是别以为这样你就松了一口气,可以放心大胆的抠啦。喜欢抠是你的自由,但是请先洗手再抠,动作要轻。

虽然脐带的功能已经在你出生之后就退化,但内脏的神经反射还存在,用力抠肚脐会对它造成刺激,引起消化系统的不适。要是抠得太厉害破皮了,一定要注意消毒和清洁,防止发生皮肤感染而导致脐炎。所以,抠肚脐可以,清洗掉里面的脏东西就可以了,不可以变成一种坏习惯,虽然不至于“让肠子坏掉,肚子漏风”,但也会对你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所以不鼓励大家这么把它变成习惯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