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它聚集了天子、文武百官,是国家的权力中心;它也充满了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是臣子们争权夺利的场所。但不管如何,总归还是一个庄严神圣的所在,臣子们再明争暗斗,也是靠嘴讲道理,没听说过有人直接斗殴的。

明朝广州藩王被杀(1449年明朝午门血案)(1)

但明朝就发生过这么一起令人瞠目结舌的“文武百官聚众恶性斗殴”事件——史称“午门血案”。这件血案发生在1449年,当时朝堂上皇帝不在,文武百官们群情激昂,一个个不顾形象,挽起袖子斗殴,居然一连打死了3个人。

事情的起因,是当时的皇帝被人抓去当了俘虏。这看起来很不可思议,但在当时确实如此。原来,明英宗朱祁镇宠信宦官王振,这一年的8月份,壮志满怀的英宗在王振的撺掇下,御驾亲征去打蒙古瓦剌。

明朝广州藩王被杀(1449年明朝午门血案)(2)

结果王振整天给英宗出馊主意,导致明军大败,连身为皇帝的英宗,都被瓦剌俘虏。这一场仗,大明王朝随行的官员都被杀了个一干二净,损失了许多精锐兵力,史称“土木堡之变”。王振这个罪魁祸首,被英宗身边的护卫一时激愤给杀了。

消息传回明廷,朝野震动。皇帝是国家的命脉,连皇帝都没了,那天岂不是要塌下来了?没办法,朝臣们只好请英宗弟弟郕王朱祁钰暂时代理国事,众人围在一起,商议怎么应付目前的状况。

明朝广州藩王被杀(1449年明朝午门血案)(3)

右都御史陈镒上奏,提出要灭了王振全族,才能平息众愤。他这个建议提出来,群臣纷纷附议,同时,他们还开始了声泪俱下的哭诉,说王振不杀,“死不敢退”。朱祁钰可能没见过这种阵仗,一时被吓住了,他摆摆手说之后再议吧,然后就准备退走。

谁知大臣们上来把他团团围住,要求即刻下令。朱祁钰只好派锦衣卫指挥马顺去干这件事。但是大臣们又有意见了,他们说,马顺先前是王振的党羽,不能派他。马顺一听,来了脾气,站在堂上就开始跟百官骂架。

明朝广州藩王被杀(1449年明朝午门血案)(4)

这时,户科给事中王竑突然站起来,把马顺揪住一顿痛打,边打边说:“你这小子,过去仗着王振的势力作威作福,如今事已至此,你还不知道收敛吗!”其他臣子一看,也血气上涌,来了劲儿,纷纷上去围殴,马顺直接被打死了。

这还不解恨,大臣们还要求把王振的另外两个党羽毛贵、王长一并处置。朱祁钰身边的太监见状,学聪明了,不敢跟大臣们对着干,连忙把两人提出来,大臣们又上去一顿围殴,没多久,毛贵、王长也陈尸朝堂。

明朝广州藩王被杀(1449年明朝午门血案)(5)

朱祁钰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惊得目瞪口呆。大臣们打完了,也回过神来,开始后怕了。在朝堂上公然斗殴,实在是违反朝廷纲纪,斯文扫地。兵部尚书于谦最先反应过来,他挤到朱祁钰面前,跟他说,殿下您别怕,这几个人罪该万死,不杀不足以平众怒。

明朝广州藩王被杀(1449年明朝午门血案)(6)

​于谦又说,大臣们只是为社稷着想,请您不要怪罪。朱祁钰没办法,满朝文武都参与了斗殴,自己还能怎么着?他只好下令:百官归莅事,马顺罪应死,不再追论。打架打得衣衫不整、灰头土脸的大臣们谢过后,一个个赶紧跑回家,去换衣服洗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