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盲目迷信要懂得科学怎么理解(知行合一二相信科学)(1)

知行合一,觉醒者的大考题

荒野之主爱兰塔:

合一是一个不断地靠近本质真我的过程。在人类所知的人与万物合一之前,先必须进行小我与高我的合一。知是我们对万事万物的正确认知【统称知道】,行是代表我们的语言、起心动念、发心与行为。把知道的正确的认知【内在的智慧】与我们的行为、言语、发心、起心动念相一致,这就是知行合一。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放弃大脑的思考,只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从中获得指引以及更接近那个超我的状态,并将其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其中包括思维模式的合一,我们将不再是分裂的状态【我们与万物是一体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内心不会像往常一样有两个声音出现,你不会再纠结、痛苦地去区分我的想法以及一言一行,是来自于高我还是小我,因为你已经合一了【心中只有最纯的爱与纯爱的行为】。

在这样的状态下,会极少的存在自我怀疑的倾向,因为你知道,最高版本的自己就是现在的你,你会完全对自己的想法敞开以及保持信任,因为这时不存在单独的小我了。

这同样也是觉醒程度的提高【虽然这个过程是不断突破摆脱小我的过程】,那么究竟如何去实现这个过程呢?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不需要急于摆脱小我,因为这容易导致对自身小我的怨恨与自责,这样只会拖慢你的进度。

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地觉察,即使小我思维依旧存在,也不要为此产生过多的情绪波动,要学会接纳以及用高我给小我讲道理的方式【心灵内在我与思维我的对话】,这听起来很荒谬,但这也恰恰体现了合一的重要性。

孩子们,你们始终要明白一点,高我带来的点子永远是灵魂最欣喜与最渴望的。请努力的倾听与向前迈进你灵魂最真实的样子。要知道合一是一个狂喜的状态与平和的过程。你需要做的就是接纳自己最真实的渴望并能够积极面对,不要去抗拒与害怕,因为那就是你,那个最高版本的你一定会处在最圆融的状态,所以请深刻的意识到,此刻你努力的合一,便是迈向光明的开始。


致热爱学习的我们【真久久】

LAL:

如果将人生比作一场考试,那么考试合格标准是什么,是知行合一。那达到标准之间有哪些考题呢?这时候小我就是重要角色,他扰乱你的思绪,干扰你的目标,所以你会经历很多磨难,宽恕,原谅,忏悔,自信,勇敢,这都是你的考题。而每一个考题都有特定的一个经历,人,事,物组成的场景。从而最终通过考题,获得力量“勇敢,自信,善良,爱”。最终考试达到一百分【知行合一】。

你为了这次考试,经历千百世轮回,不是每一次你都能走到现在。所以,你一定不想草草交卷,即使草草交卷,你也不会对不起任何人,包括你自己,你自己在交卷后一定会再考一次,重新给自己制定下次考试的目标,没错,这场考试就是自己考自己。

在这场考试中,只有不愿意作答的学生,而没有不愿意学习的学生,在人生中的每分每秒,我们都在学习,我们遭遇的事,遇到的人,都是我们学习的过程。对于我们来说,已经觉醒,看清了这场考试,就请好好抓住机会,因为并不是每一世你都能觉醒,能看清你的题目是什么,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交卷时看到自己满意的笑容,在考试之后穿上毕业礼服参加毕业典礼,所以请珍惜自己的时间与生命,哪怕是到了生命中的最后一刻,也请不要画上句号,相信自己,无论遇到什么,首先活下去。

正是因为上一次考试草草交卷,所以自己在这次考试给自己制定了更多的目标与内容,我们都是非常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有的人会在这一世感到种种不如意,为了能在这不知道多少次的补考与重修中通过,请大家不要浪费我们每天的努力学习,认真考试。没觉醒的伙伴请先觉醒,觉醒了的伙伴就请看清考题,放心作答吧,相信自己,这次考试你一定可以通过。


知行不能合一,就是在给小我介入、接管我们的机会【真久久】

牧之:

人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处慢慢是多慢,多久,一生不够,千百世够吗?求索,求索什么?你可知作者真正想要告诉世人、后人什么?

他在传替求索的是“知行合一”,“慢慢其修远兮”修的是什么,是知与行之间的距离,从知道到做到的距离。你又可知你从石头到人生你甚至经历了数亿年,你一个“宽恕”课题就用了你几辈子,有的人用了一天。我们常说,一个人在一个坑里可以跌倒一次,两次,但是如果第三次还继续跌倒,我们是不是缺少了“觉察”这品质。人生不是糊涂过,他有他的意义,而我们需要觉察与领悟。

我们需要思考,同样需要实践。是的,我们同等的需要这两位“朋友”。但,我们没有必要,让自己只陷入其中任何一个之中,而忽略、不去做另一个。想到了就去做,这并不难,这只是一个选择。古圣先贤们早就给出了明确的建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事实上,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我们一直是,也只能是“知行合一”的。这包含两种意思:1,从做事中体悟道理,按道理修正行为,一定能获得成就。2,回头望,我们做成的事,其成功,都源于我们做到了第一条。近期牧之经常刷到《士兵突击》的视频,其中老团长说过:在“想要”和“得到”之间,就只差两个字,那就是“做到”。

这句话表达的含义,和我们在x书所分享到的理念是契合的。知行不合一,事就做不成,这个逻辑的机理是什么?知行一旦没有合一,那么知和行之间就会出现“时间差”,因为“心”没有忆起、认同的道理,我们是不会贸然行动的。这个时间差就是“小我”横跳的“好”时机,祂打着“替我们着想”的旗号,用懒惰、猜忌、畏惧等负面“情绪”,来淤塞我们前进的道路,并指着这虚假的景象,处心积虑的向我们游说:看呐,你已经山穷水尽、无路可走了,放弃理想、放开高我的手,感觉立刻就会好很多…

在知行之间举棋不定,就是在远离高我、接受小我的接管了。如果放任这种情况到人生的结束,恐怕我们来此一生,只体验了小我的千层套路,自己当初选修的人生课程,却只能匆匆作答、草草收场。

提醒觉醒的我们,人身难得,珍宝人生,好好借此一生修的圆满人生,不负往生时光,不负爱着我们的家族与宇宙。如若今生考不过,做回一枚原石,走数十亿年修行路…


王阳明

雪莉:

老师:孩子,我很高兴你能来参加这堂课,我一直在等你,还好你终于来了。

我:谢谢你,老师,谢谢你愿意等我。

老师:看到近阶段快速成长的你,我十分欣慰,你将知行合一已经进行到了70%,真的难能可贵,我只说一句,行动力还可以有所加强,不过也可以理解,小我在此时会奋力的反扑,对于此事,你已经处理得很好了!

我:谢谢老师的理解与嘉奖,但我仍需要向您虚心教诲,您这一生才是真的将“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做到了极致,不管您是否拥有功名,您仍然能做到向“圣贤”看齐,真的很不容易。

老师:那我就来给你细致的讲一下,我这一生所学所知,并用一生来实践的内容。

我:好的,老师,辛苦了。

老师:所谓“知行合一”,其实就是求证一个人的认知水平以及对方的“知”与“行”是否相悖,要站在客观立场上,看他的行为举止,而不是仅仅听取一面之词。而“知”与“行”要同步,换句话来说就是“心里明白”了,就要“见诸行动”。但不是纯粹冲动的“一念之起,行即相随”,也不是说慢慢弄懂道理再付诸实践。而是,心念动,就要有所部署,付诸其实际行动。而我还提出“格物致知”的理念,实际大意为“人如果没有善恶之分,那就只是一具躯壳,而善恶的行为才是心灵活动的映射,明辨善恶才是良知,能做到扬善去恶就是“格物致知”。

所以说,一个人的行为是应该对社会有所贡献的,而且要有良知,其“格物致知”要带给社会以及后世人们起到一个正面的作用才行。

最后,我想说,我们身而为人,都应该学会,尽力而为,顺从天命。用你们的话来说就是“三分天注定,七分可改命”。其间的道理是相通的。加油吧,孩子,将我的话,悟到了,吃透了,并将良知放在前头,知识结合行动,去为家人着想,去为人类着想,你一定会有所成就,这不仅是对你和你的家人,也是对人类的未来会有莫大的帮助!

我:谢谢老师的授课,我感悟很深,我一定会细细品读,并运用必生所学所知,在当下的生活里觉察自己的每一个念头是否符合“良知”,最后做到“知行合一”,我一定会加油的,并提高自己的觉醒程度来稳定自己的小我,为今后的善意传播,爱的传播,打下坚实的基础!

老师:好的,我相信你可以的,今天这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你的聆听,再见!

我:再见,老师,您辛苦了,我爱你!


不要盲目迷信要懂得科学怎么理解(知行合一二相信科学)(2)

相信科学,切勿迷信

不要盲目迷信要懂得科学怎么理解(知行合一二相信科学)(3)

欢迎全网搜索宇宙学院,有完整版

有缘人,观想画面,答案评论或私信,有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