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因运河而生、伴运河而兴,扬州,是大运河“原点”城市。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挖下了中国大运河的“第一锹”,也拉开了扬州建城的序幕。自此,扬州逐渐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城跃迁为繁华之都。

“作为运河之都、沿江之城,如今的扬州,以水起笔,绘就成了水清、河畅、岸绿的新画卷。”扬州三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利明感慨道。

守护流淌千年的运河文脉(古韵新声话长江)(1)

三湾景区所在地,位于大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古运河扬州段。如今扬州境内的运河,与2000多年前的古邗沟路线大部分吻合,与隋炀帝开凿的运河则完全契合。其中,古运河扬州城区段,北达湾头,南至瓜洲入长江,可分为三段:城南运河、三湾、瓜洲运河。宝塔湾以南至扬子桥河段,即为“三湾”。

“现在的三湾风景区是很美,其实以前这里污染挺严重的。”刘利明说。

上世纪80年代,三湾片区聚集的重工业企业,对运河生态造成了严重损害。自2014年始,扬州根据国家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规划纲要,突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理念,大力推进三湾片区整治。“经过治理,三湾片区累计关停搬迁工业企业89家,退耕及修复湿地680亩。”刘利明介绍道,除了清理拆除违章建筑、破旧码头,三湾片区利用原有运河湿地资源,启动建设3800亩的生态文化公园。

在开展河道清淤、绿化建设、湿地保护修复后,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于2017年9月建成并对外开放,并于2018年12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芦苇荡、杉树林、亲水道,如今的三湾风景秀丽、色彩斑斓。刘利明说:“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营造了人与自然相依相伴和谐共生的生态公园体系。”

守护流淌千年的运河文脉(古韵新声话长江)(2)

2014年6月,扬州牵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作为江苏省唯一一个全域划入大运河文化带国家规划核心区的设区市和全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先行建设城市,扬州全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扬州人对运河,也始终有着一种融于血脉的责任感。

“这几年,除了生态修复保护,我们也在规划设计、项目建设、文旅融合等多方面持续发力。”随着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于2021年6月建成开放,“生态三湾”正逐渐向“文化三湾”跨越转型。

一年多来,已接待参观者130多万人次。“这两年,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大运河非遗文化街区等先后建成。这些新的文旅项目在充分展示运河文化发展历程、展现中华文明底蕴的同时,也满足了市民、游客对文化旅游的体验。”刘利明说。

在三湾景区,古运河从深邃的历史中“款款走出”,人们听到了那“第一锹”的声响,感受到了运河依然蓬勃的生命力,也看到了运河边的新面貌……

守护流淌千年的运河文脉(古韵新声话长江)(3)

古今交融,展现别样的“长江之美”。“古韵新声话长江”栏目是“长江大保护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的系列活动之一,每周推出一期。

“长江大保护绿色共成长”行动计划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共青团江苏省委、省妇联、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等共同主办,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交汇点新闻共同承办,于2019年6月5日正式启动。该主题活动是以孩子成长为视角,“长江大保护小使者”将持续12年不间断地进行纪实性记录,进而反映出长江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过程。点击了解详情>>

策划 潘青松 田梅

统筹 王高峰

文字 丁叮 邓晓琦

视频 赵宇 王昊晨

制图 郑诚 陶蓉

“后浪”工作室出品

守护流淌千年的运河文脉(古韵新声话长江)(4)

编辑: 沈蕾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