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5岁能诗,13岁被以神童身份推荐,14岁参加殿试,得到宋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他是宰相词人晏殊,这位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自幼聪慧,才华横溢,开创了北宋婉约词风,被誉为一代词宗。

晏殊词清丽婉约,令人见之忘俗,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等名句都广被传诵。

他才思敏捷,大多宴中临时即景之作,这个富贵宰相也并非全无悲戚,但他的这种悲却不是自身的闲愁,而是你我人生都有的无可奈何。

晏殊这一生,绝对可以用顺风顺水来形容,虽生活于富贵显达的上流上社会,可他对官场和名利却始终保持人间清醒。

所以,当好友即将远行时,他百般宽慰的同时也给予了真挚的劝导和忠告,并作《喜迁莺·花不尽》一词相赠,挚友之谊令人感动。

晏殊情诗30首(宰相词人晏殊的一首赠别佳作)(1)

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觥(gong)船一棹(zhao)百分空。何处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宋 晏殊《喜迁莺·花不尽》

简译:时序更迭,四季轮回,花儿谢了还会再开,柳叶黄了还会再绿,盛衰无穷,人间草木深,繁衍着生生不息的希望。

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此刻,面对即将远行的你,我的离愁就和这花儿和柳叶的生息一般无穷无尽。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饯行的美酒是多么的醇香,可它终究阻挡不了离别时刻的到来。

载你远行的画船还是离岸起航了,多情自古伤离别,聚散离合本是人生的常态,天下这么大,哪里不会重逢呢。

可是,我嘴上这样安慰你,心里还是充满了离别的惆怅,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从此瑶琴朱弦不再吟。

都说苍天不老,可是,如果他和我一样重情重义,对离愁充满悲戚,相信他也会鬓染霜华的。

劝你此去多保重,名利场上,尔虞我诈,宦海茫茫,沉浮不定,这一切就像梦一样,你要看淡所有。

晏殊情诗30首(宰相词人晏殊的一首赠别佳作)(2)

赏析:

这是一首情谊真挚的赠别词,虽是写离情,但却不悲戚,整首词节奏明快,如行云流水一般。

上片从当前的离别着眼,以醉饮消愁,以重逢为解,是以情相劝。前三句说挚友之间情谊深厚,不忍离别,但是又不得不离别,只好借酒浇愁,以解离情别绪的怅惘之情。

后两句则笔锋一转,因为不忍心让好友带着离愁远行,就故作旷达地宽慰他:天下这么大,人生何处不相逢?今天从这里挥手道别,说不定转眼就会在下一个路口不期而遇。

来日可期,有什么可愁的呢,人生就是这样,聚散离合总是不可避免的,看开一点,看淡一些,不就好了吗。

何处不相逢”,是旷达,亦是洒脱,虽然仅有短短的五个字,却为这充满忧伤地离别罩上了一层明亮的暖色,给人以希望和憧憬。

晏殊情诗30首(宰相词人晏殊的一首赠别佳作)(3)

下片则是以理相劝,前三句表明自己对好友的情谊始终矢志不渝,天不老,情不绝,这样一份肝胆相照的情谊足以感天动地。

正是因为彼此惺惺惜,互相懂得,所有才有后两句情真意切的肺腑之言:名利如烟云,官场险恶莫测,认识的盛衰浮沉,都不必看得太重,保持一颗平常心就好。

天若有情应老”,这一句是正面写离别,可谓掷地有声,二人情谊之深厚可见一斑,人生难得是相知,得一知己足矣。

上片诉离情,有自己对好友离去的难舍之情,也有对好友来日可期地开导和劝慰,以情动人;下片则以理相劝,真情实意地掏心掏肺,以自身的感受和理解,为好友现身说法,只愿他淡泊名利开心生活。

整首词意蕴悠长,有温柔蕴藉之美,追昔抚今,感慨万千,虽写离情,却无消极之语,百般劝慰,情深意浓,令人感动。

晏殊情诗30首(宰相词人晏殊的一首赠别佳作)(4)

写在后面:

晏殊一生身居要位,且多有建树和政绩,我们抛开他耀眼的政治光环不提,单看其文学成就,也堪称全才。

他的诗、词、散文及书法等都有极高的造诣,尤其以词的成就为最高,有“宰相词人”的美誉。

晏殊一生富贵,仕途顺遂,深得皇帝的信任和器重,少有大起大落的宦海浮沉,所以,他不用为了进身之阶而把填词作为应酬的“敲门砖”。

在他的词中,不仅没有朋友之间的和作,也少有如秦观等饱含羁旅愁苦的作品,对晏殊来讲,填词纯粹就是为了抒写自己的真性情而已,所以屡有好的作品诞生。

但是,晏殊虽然一生畅达,长期跻身上流社会,可对于朝廷内部的权利倾轧,名利场上的尔虞我诈,却是极其的反感和无奈。

所以,在送好友远行时,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倾注了自己真挚情感的《喜迁莺·花不尽》,即是不舍,也是劝勉,这份真情令人心生感动。

晏殊情诗30首(宰相词人晏殊的一首赠别佳作)(5)

注:本文系刘玲子candy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