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深圳频道2018年,认知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在《当下的启蒙》中谈到:作为一个古老生物系统反馈的产物,幸福除了来自自身的体验和积极情绪,更重要的是,还取决于我们对自己生活的评价,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幸福生活背后的真实故事?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幸福生活背后的真实故事(这些幸福陷阱)

幸福生活背后的真实故事

来源:人民网-深圳频道

2018年,认知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在《当下的启蒙》中谈到:作为一个古老生物系统反馈的产物,幸福除了来自自身的体验和积极情绪,更重要的是,还取决于我们对自己生活的评价。

当我们觉得不幸福时,就会想方设法争取那些可改善处境的资源;当我们感觉幸福时,就会变得安于现状。但,幸福与否并非绝对客观,很多时候来自个体的主观感受。换句话说,多数时候不是客观世界决定人幸福与否,而是人的主观判断决定了其对人、事的积极或消极的评价。

也就是说,即便身处同一事件中,有人会觉得非常幸福,可另一个人就觉得很不如意。多数时候,伤害我们的并非外在世界本身,而是人对外在世界的主观认知和判断,我们可以将其总结为三大消极思维源头。

源头一:为获得群体认同,失去部分自我。

心理学家庞勒的《乌合之众》清晰阐释了群体聚集时思维的运作模式:人群聚集时,个体通常是没有思考能力的,且多数会处于低智商的状态。为了获得群体认同,大多个体情愿抛弃理性及是非判断,用个人智商去换取那份所谓安全的群体归属感。正因如此,大多数人在选择自己的人生该走哪条路的时候,通常是从众的。

在原始时代,人的从众行为使得个体可依赖群体的共同力量而生存下来。但随时代变迁和文明进步,个体在通往幸福的路上产生了自我选择的需要。此刻,如果还保持一味的从众,就会出现失去自我的可能,很多人的不快乐便由此而来:不带大脑思考的生活,表面上看轻松省力不承担责任,但当个体的判断能力被群体所吞噬,失去基本的独立思考后,就易做出违反自己初衷甚至导向严重后果的事情。

当然,生活在这个时代是幸运的。人在工作、恋爱、结婚等重大人生议题中,多了不少选择的权利;生活在这个时代也可说是不幸的,多样及多元化世界的出现,也使人们在“跟随大众”还是“独立特行”的人生十字路口迷茫踟蹰。

正如日剧《女人四十》中,原本一贯奉行不婚主义的单身高级白领、35岁的奈央,因为被年轻下属抢去主编的位置,心里一时失衡而委从世俗,走进了看似良配的婚姻——嫁给了众人艳羡但自己却不甚喜欢的“高富帅”高木。

相识多年的闺蜜清楚奈央心底对婚姻的抗拒,问她:“究竟是别人觉得你幸福重要,还是你觉得自己幸福重要?”果然,一旦重拾自我思考的机会,奈央的选择便不难预测:毅然放弃世俗认同却充满彼此利益利用的非爱婚姻,回归单身做回真正的自己。

电视剧里的奈央是幸运的,她有试错且不断重新调整的机会和资本,但真实世界很少给人低成本的纠错机会。更重要的是,世俗中挣扎沉浮的人们,受困的除了情欲,还有物欲等其它种种。

这些欲望总带着刺激的面具而来,但在兴奋的快乐如潮水般退去后,被即兴满足填充的现代人却越发不易获得长久的幸福——在社会持续而高效运转的生产链条下,每个人都像零件一样,陷入流水线般的生活和工作中,逐渐麻木地走向趋同:

他有,我也应该有;我会不会因而快乐,不知道。

这份麻木让我们与自己内心撕裂,无法感知自己的真实需求,更失去了对生活的本真兴趣;即使偶尔感知到,也无力甚至不敢真正面对它。而这份趋同性,也让我们与他人看似表面日益相近,但内里却生疏不连自成孤岛。

在彼此难以信任的情况下,利益交换成为人们相互交往的唯一重心;当交换利益的链条撕裂,再深的交情或血缘都难免一拍两散的结局。

源头二:可得性法则让人们常常陷入消极思维的陷阱而无力自拔。

心理学上的“可得性法则”,指人们很多时候只简单依据他们对事件的已有信息做决定,而不去寻找其他相关的信息。

也就是说,当人在判断一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时,只会依据某些刺激频率比较高的信息,来获得“抄近路”的结论。

这样不经甄别的认知方式,使得人们常常陷入“偏听则暗”的困境,不断增加的偏差信息获取几率,更推动人们掉入消极思维的陷阱。

尤其当恐慌发生时,陷入忙乱中的大众更易失去理性的辨别能力,许多正常情况下根本经不起推敲的非理性观点,此刻反而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认可甚至推广。

此外,在危急情况下,人们出于自我保护和紧急避险的需要,对坏消息的接纳和吸收力会更高。这也是为何文学创作中悲剧更易被广泛流传,媒体或者热搜上负面新闻更吸引眼球。不少媒体为了吸引流量,也有意识地传播坏消息以喂养受众大脑;人们越易被坏消息吸引,就越发受更多坏消息冲击。

虽然末日不会轻易来临,但负面消息一再盘旋于思维之上时,情绪的天空便只会看到黑暗,会陷入世界仿佛永远都危机四伏的怪圈,在不断的恶性循环中,人们便更易与积极光明的幸福失之交臂了。

源头三:双重标准让同样的世界出现黑白两色。

人们评判自己和世界时,往往会根据利益喜好使用“双重标准”,从而作出截然不同的判断。简单来说,人们多数对自身事情比较乐观,而对他人他事的趋势判断相对悲观。

2019年,我回国。

从机场打车回家的路上,出租车司机告诉我:“你真是挑错了时间回来。2019年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

我问他:“那您的个人生活会因此而有什么变化呢?”

他哈哈大笑:“我有房有车,老婆孩子都在身边。不论外界环境如何,幸福不会改变。”

这就是人性的双标。

对比历史数据,过去的自杀率要高于现代社会;对比过去的物质生活,现代的人们总体上更富足;社交媒体的发达,也让我们与世界的链结比之前紧密。但人们的预期也在随之提升,当生活并未达预期时,惶恐、焦虑和抑郁就会不期而遇。

世界似乎变得更不幸了。但,真的是如此吗?

我更认同史蒂芬·平克在《当下的启蒙》中的观点:“现代以来的人类社会的确在变好。不仅是西方,全世界人类的寿命、健康、食物等都呈现更加上升和富足的趋势。”

当然,感受到消极并非坏事。在更大意义上,它是人类求生本性的心理机制。当我们能够看清本质并强大自己的思维体系,就为抵御心理消极趋同和负面情绪感染的群体思维,增添了获胜的筹码。

与人类的整体命运相比,个体生命的走向莫若于一粒细沙之于整个撒哈拉大沙漠。当时代扬起巨大的沙尘,再强悍的个体都无法抵抗。唯有冷静下来,借助而非顺从群体的力量,不断完善和升级自己的知识体系,独立客观理性地思辨事情的真实面貌,才可能在一片慌乱中获得“天下皆醉吾独醒”的幸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