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爽恋爱中的100件小事(郑爽恋爱脑上热搜)(1)

作者:吴在天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ID:hunyinyujiating99)


经常看到有些人一旦恋爱了、结婚了,就会全身心投入到另一半身上。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会以对方为中心。


就像有些人会有的口头禅:

“我男朋友如何如何“

“我女朋友如何如何”

“我老公怎样怎样”

“我老婆怎样怎样”

……

总之,句句不离老公老婆。


这种恩爱自然是甜煞旁人的,但是,完全把对方当作自己的生活中心,因为对方的喜怒哀乐而起伏情绪,因着对方的需求而做出选择,这样的婚姻真的会幸福吗?


这让人不禁想起在《女儿们的恋爱2》中,

郑爽恋爱中的100件小事(郑爽恋爱脑上热搜)(2)

很多网友都表示不大看好郑爽和张恒的恋情,说郑爽在恋爱之后,事业心明显没有了,一恋爱就停止营业,把爱情当成了人生目标,所以,让不少网友希望郑爽请从“恋爱脑”中醒来。


什么是恋爱脑呢?


网上的定义是:


网络上的一个流行词,说的是那些一恋爱就把全部精力和心思放在爱情和恋人身上的人,他们常常会因对方的言行感到焦虑、自卑,甚至是放下自己的一切。


恋爱脑,是一种爱情至上的思维模式。


就像郑爽,


在节目中对男友的迁就,只要男友情绪稍有不对,就害怕被批评;


在生活中对男友的照顾,为了陪男友推掉了很多的资源,在事业上升期跑去给男友洗衣做饭等等。


为什么会爱情至上?


为什么重心都在对方身上?


为什么会放下自己的一切?


郑爽对恋爱脑的回应是:“每个人对恋爱脑有不同的理解,我只是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处理爱情。”


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每个人对爱,可能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


我们想要了解爱究竟是什么,有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先要看看,爱不是什么。


01

心理学家曾奇峰老师曾提到过这样一个案例。

有个女孩,开朗聪明,很容易结识朋友,并且打得火热。


她曾经有很多女性朋友,而且关系都好得形影不离。


但到最后,大多都反目成仇。


这个女孩也谈过很多次的恋爱,但后来,都是男方主动离开了她。


为什么呢?

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


男人离开她的原因是因为她太纠缠了,太离不开别人的关注和呵护,给对方一种感觉:谈恋爱的时候就已经如此,结婚了那还得了。

因为这个女孩把自己很多的东西投到了对方的身上。

爱情,是一种非常亲密的关系,而我们最初对亲密关系的学习,都来自于我们和父母的关系模式。

她把自己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关系亲近的距离带到了她的亲密关系,同时也带到了她所有的人际关系中。


所以,她很容易跟别人走近,变得亲密,很容易发展她的人际关系,有很多的朋友。

同时,因为距离过于亲密,也很容易带来关系上的负担。


因为她对对方投入得多,她的内心也会用这样的视觉来看待对方,希望对方也能如此对自己。

当她被拒绝的时候,就产生了情绪。


她可能不会表达出内心的情绪,她可能会加倍地去为对方付出。然而,对方就会更加想要逃离,因为关系从负担变得沉重。

因为,她把恋爱关系母婴化。

所谓恋爱关系母婴化,就是本来是两个成年人之间的恋爱关系,但是,我们把它变成了母婴关系般的沉重。


我把我所有的依恋、信赖、需求都寄托在来对方的身上,对方可能会因此觉得非常沉重,非常累,结果就想要逃开。

爱情至上,也许就是我们把亲密关系拉得太近,以至于这份关系连呼吸的空间都没有了。


02

为什么我们会把恋爱关系母婴化?


要了解这种爱情的本质,我们就需要先了解心理学所说的自我边界。


婴儿从出生到半岁左右的这个阶段,他们还无法分辨自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界限。


因为婴儿的需求不能靠自己满足,而是有一个客体在满足他.这个重要的客体通常是妈妈,


所以,在婴儿的内心会产生这么个保护膜


我跟这个妈妈是融合一体的。我饿了妈妈就来了,我尿了便了不舒服了,一哭妈妈就来了。


但是,


随着婴儿慢慢成长,


他会逐渐发现自己和世界好像不是一回事:


他饿的时候,妈妈未必会立刻来喂他;他不舒服的时候,妈妈也未必马上就会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婴儿的自我意识就开始萌生了。


再往后,孩子就越能区分出自己和他人的不同,自己和外界的距离,这就产生了自我边界。


当我们坠入情网的时候,就意味着自我边界的一部分消融了。


这时候,两个人共生融合为一体。


与心爱的人在一起,又唤醒了我们幼儿时与父母共生无边界的美好体验。


那时候,我们都忘记了各自是独立的个体。


现实早晚会提醒我们,日常的琐事、相处的习惯、彼此不一样的观念与想法,会使我们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不得不从共生的融合,恢复成两个不同的个体。


如果想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就必须面对各自的真实,学会真正的相知和相爱。


只是,有时候,我们都看不到对方的真实,只看到自己的需求。


03

我们对爱有一种最常见的误解,就是把爱当成了人生的目标。

我们常常会听到失恋的朋友说类似这样的话:


如果没有了他,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这当然可以是爱,但这些爱里面,是否也藏着我们无意识掺入的共生心理?

也就是说,


可能你们的爱情从一开始就不是自由的,而是因为需要依赖,才结合在一起。

每个人都有依赖的需求和渴望,但健康的状态是——承认这种需求的合理性,却不会让它控制自己的生活。


如果让依赖牢牢控制我们的一切感受,那么,它就不再是简单的渴望,而是对关系的共生。

这时候,我们就会把所有的人生价值,都寄托在对方身上。

有不少的女孩因为父母的疏忽或是重男轻女的文化,从小和父母的依恋关系建立得不够,极度的自卑和缺乏安全感。

郑爽恋爱中的100件小事(郑爽恋爱脑上热搜)(3)


她们非常渴求亲密关系,甚至愿意为对方付出一切,这样的女孩在成年后,往往非常吃亏。

《少有人走的路》里面提到一个案例


有个年轻漂亮的女孩,从17岁到21岁之间,她和数不清的男人发生关系,这些男人大多很落魄,在各个方面和她都无法相提并论。

但是,不管和哪个男人交往,她都像爬藤一样,把对方越缠越紧,把自己的一切投入到对方身上,结果男人透不过气来,以至于他们总是在为各种事情争吵,然后,就结束了。

男人刚从她身边走开,几乎过不了一天时间,她就会和下一个男人打得火热,毫不在乎对方的人品和性格,然后继续之前的恶性循环。


只要有人可依赖,只要有份心里的归属,智商什么的在这个时候完全不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社会上那么多的坏人利用这一点,甚至有专门的PUA学来设计这些女孩们。


04

把爱情当成人生目标的时候,我们就会陷入一种恐惧,会把失去伴侣变成极其恐怖的事。


这会导致我们在亲密关系中,付出更多,同时带给对方的捆绑也会更多。

所以,


有网友说,


恋爱脑临床的表现就是各种作天作地——


今天打过去50个电话,居然只接通了49个,于是开始逼问:“你是不是外边有狗了?”


在缺少爱与关注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成年之后,他们对自己的价值感也常常感到怀疑。


所以一旦抓住一份关系,就像是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不顾一切寻求他人的爱和关注。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有价值感、安全感。

惧怕孤独和不安而选择恋爱或结婚,往往难以得到幸福。把爱当作是自己的人生目标,往往也会摔得很重。

理想的亲密关系,是彼此依赖而又相互独立的个体;真正的爱情,是推动两个心灵的共同成长。

爱与被爱,都不该成为对方的附属品。



你是珍贵的,你们的爱情才会珍贵。


你们的结合要保持空隙

让来自天堂的风在你们的空隙之间舞动

爱一个人不等于把对方束缚起来,

爱的最高境界就像

你们灵魂两岸之间一片流动的海洋。

……

一起欢快地歌唱、舞蹈,

但容许对方有独处的自由,

就像那琴弦,

虽然一起颤动,发出的却不是同一种音,

琴弦之间,

你是你,我是我,彼此各不相扰。

——纪伯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