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现今三大主流教派之一,盛行于我国、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当然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流派,以后要去礼佛的朋友,别闹出笑话就行。作为佛教发源地,佛教信徒不超过总人口百分之一)

拓跋焘 灭佛,灭佛先锋拓跋焘(1)

佛教的历史我也不多说了,佛教最早在东汉明帝时期从西域传入我国。汉明帝刘庄夜里有金人入梦,就派使者从西域请诸位高僧至洛阳,并修建了白马寺。(来由是经卷用白马驮运道洛阳)

拓跋焘 灭佛,灭佛先锋拓跋焘(2)

第一当时战乱不断,在朝不保夕的世道里,人们需要宗教作为精神寄托;

第二就是东晋大族觉得信奉的五斗米教不灵验,再加上五斗米教道士孙泰、孙恩叔侄煽动教民叛乱,好多士族就改玄学入释门;

第三,两晋南北朝时期胡人作乱,他们对道教十分排斥,就推崇佛教。比如石赵石勒就立佛教为国教,前秦吕光敬重僧人鸠摩罗什,后秦姚兴更是把鸠摩罗什供起来。

第四,有了东汉这么多时间积累,佛教已经跟本土文化契合的差不多了,比如好多经书已经都翻译成汉文,也吸收了好多士族弟子。再加上佛教本身并不像玄学那么复杂,在普通百姓传播速度十分之惊人。

(讲到这里,不得不讲下净土宗。净土宗,以口称念佛的名号为得生净土的要行。简单来说,平常人你想成正果,不需要观想、炼丹什么乱七八糟的,只要每天念佛就可以了。念个口号,就算做修行就能往生极乐,普通民众怎么不爱戴呢)

拓跋焘 灭佛,灭佛先锋拓跋焘(3)

可是佛教快速发展,就出现很多问题了。所以接下来就引出四位大佬,这四位大佬真是一个比一个狠。

北周太武帝——拓跋焘

南北朝时期众多帝王中,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北周武帝宇文邕是尤其出类拔萃的三位帝王。(虽然他们都是鲜卑族,但是不得不说他们功绩十分优秀)

拓跋焘 灭佛,灭佛先锋拓跋焘(4)

拓跋焘,自幼聪颖,胸怀大度。十二岁就北上抗击柔然,等到登基之后他励精图治,先后灭了北燕、北凉等割据政权,统一整个北方,使得百姓免收涂炭之苦。(为百姓着想的就是好皇帝,管他什么目的呢)。

那拓跋焘灭佛是怎么回事呢?

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钱’、‘人’、权

钱:寺院不事生产全靠人供养过活,而且寺院名下田地都不交税,好多人都把田地挂在寺院名下,造成朝廷税赋减少。寺庙佛像都是铜铸金镀的,这些东西稍微一收拾,就可以铸造成铜钱,补充国库。

人:北方一直动乱,人口短缺,寺院里僧众却天天吃斋念佛,造成人员闲置。在兵祸马乱的年代,寺庙里的人可僧可兵,是不稳定因素。

权:佛教经过之前的发展,势力已经非常大了,在世家大族有很大影响力,甚至太子拓跋晃都笃信佛教。(拓跋焘乃是一名雄主,一直想成就一统天下的功业。而历代天子没一个信教的,拓跋焘又怎么会任由佛教在权力上寄生呢)

上面是根本原因,诱因就是五斗米教道士寇谦之在北方传道,拓跋焘被他所折服,所以下令灭佛。

拓跋焘 灭佛,灭佛先锋拓跋焘(5)

屠戮长安沙门(就是和尚),焚烧天下一切经卷,砸毁所有佛像,将五十岁以下的沙门一律服兵役。

拓跋焘 灭佛,灭佛先锋拓跋焘(6)

不过雄心难免会老,到老年拓跋焘的毛病就出来了,开始滥杀无辜,逼死了太子拓跋晃,身边人人人自危,权臣宗爱将拓跋焘弑杀。

(ps:要是拓跋焘能一直振作,就算他在位时候不一统天下,他儿孙辈也会建立万世之公)

北周武帝宇文邕

宇文邕是宇文泰之子,北周第三位皇帝。这位皇帝是不是好多人没听说过,事实上他比拓跋焘还要强上不少,他在灭了北齐之后,还制定出被平突厥、南下江南的策略,想要一统天下。

拓跋焘 灭佛,灭佛先锋拓跋焘(7)

宇文邕聪明有智谋,性格果断,能决大事,性格上他一直向古之大帝靠拢(不奢侈、勤勉、胸怀宽广)。

宇文邕继位之后,先诛杀权臣宇文护(宇文泰侄子,宇文邕堂兄),后内修国政外用精兵,亲自领兵七路灭了北齐(高氏家族)。

那宇文邕为什么灭佛呢?

宇文邕灭佛大致原因跟拓跋焘类似,不过也加了几条。

在北魏时候,沙门已经不甘于念经了,在冀州甚至发生了教民聚众叛乱。(实际这不应该算到佛教头上,组织者只是披了一个佛教壳子的邪教)这件事让统治者们第一次看到宗教的獠牙,让后来的宇文邕印象十分深刻。

还有就是北魏末期战乱频发,普通百姓为了生存许多都挂在寺院名下(田产不用交税,和尚不服徭役)。寺院为了自保也乐意接纳这些人,再加上寺院自身的财富积累,寺院反而有钱有人,成为一个暴力组织。

(当时佛寺有三万之多,僧众尼姑有二百多万,约占全国人口十六分之一)

当然还有点就是南朝萧衍因为佞佛,自己被活活饿死,让立志成为千古一帝的宇文邕无法接受。(当时有人上书说‘唐(唐是陶唐氏,就是尧帝)、虞(虞是有虞氏,就是舜帝)无佛图国安;齐梁有寺舍而祚失’)

罢沙门、道士,令僧众还民,禁绝淫祀(就是非法祭祀,什么五通神、石将军诸如此类),后来灭了北齐之后,又下令毁寺4万多所,强迫三百万僧众还俗

拓跋焘 灭佛,灭佛先锋拓跋焘(8)

(那么多尼姑?啧啧啧,我不发表评论)

宇文邕果然有千古一帝的资质,可惜在北伐突厥路上染病,回到长安后当月病逝,年仅36岁。

(悲!五月染病,六月病逝,壮志未酬啊。)

宇文邕时候,儿子宇文赟继位,把国家治理一团糟,后来宇文赟死后,杨坚篡位,之后灭陈,一统天下。

最让我佩服一点就是,

有僧众警告说:破坏三宝,会下地狱的。

宇文邕说:但令百姓得乐,朕亦不辞地狱之苦。

慧远和尚抗声曰:陛下今恃王力自在破灭三宝,是邪见人。阿鼻地狱不简贵贱,陛下何得不怖?帝勃然作色大怒,直视於远曰:但令百姓得乐,朕亦不辞地狱之苦!

(杨坚用的是宇文邕的底子,倘若宇文邕再能活几十年,也是千古一帝啊。可惜,一切真是命!)

唐武宗李炎

这位是个狠人啊,硬生生为大唐续命几十年。

李炎,唐穆宗李恒之子,唐文宗李昂之弟。李炎接手时候,大唐已经不太行了,他爹唐穆宗李恒不干正事,他哥哥唐敬宗李湛更不干正事,他另外哥哥李昂还挺对的起这份工作的,很勤勉。

拓跋焘 灭佛,灭佛先锋拓跋焘(9)

当时宦官势力已经尾大不掉了,李昂就想诛杀宦官仇士良,事情败露,被仇士良幽禁,郁郁而终。李炎就被宦官们推举出来了,李炎聪明有谋略,果敢有大度。

(李炎心狠手辣,为剔除潜在威胁,他把哥哥的妃子儿子赐死。为了遏制仇士良势力,他重用宰相李德裕,让两个人龙争虎斗,不做声色地将仇士良军权解了。)

那唐武宗为什么灭佛呢?

拓跋焘 灭佛,灭佛先锋拓跋焘(10)

其中的原因跟之前那两位差不多,但是还有不同地方。

因为老子李耳是李唐祖先,在唐朝建立之初就明确表示道教为国教。之后武则天为了打击李姓宗室势力,就崇尚佛教抑制道教势力。虽然李唐复辟,但是清心寡欲的道教还是竞争不过佛教,在晚唐佛教势力又起来了。

(李唐这一支出自陇西李氏,宰相李德裕这一支出自赵郡李氏,都是老子后裔,当然要支持祖先的了。)

还有一点就是当时知识分子大都不喜欢佛教,比如韩愈还专门写《论佛骨表》(韩愈在唐宪宗活跃,死在唐穆宗)

(唐宪宗迎佛骨这事闹的比较大,引起了轰动)

在会昌年间,命杀天下摩尼师,剃发令著袈裟作沙门形而杀之。唐武宗还下令让违戒僧尼还俗,没收全部财产,拆毁没有敕令的寺院、佛堂。在会昌五年,还不允许天下寺院建立庄园,检查所有寺院僧众、奴婢、财产的数目,之后灭佛终于领来高潮。

拓跋焘 灭佛,灭佛先锋拓跋焘(11)

全国全面开展灭佛运动,令僧众全部还俗,一切寺庙全部拆毁,铜像全都毁了铸钱,铁器铸成农具。

灭佛成果喜人,拆毁四千多所寺庙,还俗僧众二十六万余人,拆毁兰若(供人静修地方,一个人或几个人,)四万多所,收良田数千万顷,奴婢十五万余人。

(这次灭佛余波范围很大,比如景教(基督教)、密宗,之后在中原彻底绝迹)

之后一年,唐武宗因服用丹药而死。

周世宗柴荣

柴荣跟北周武帝一样也是悲情英雄,让人可惜。

拓跋焘 灭佛,灭佛先锋拓跋焘(12)

柴荣出身很普通,他姑母是后唐庄宗妃嫔(可能不是妃嫔,比妃嫔要低)。后唐庄宗李存勖驾崩后,他姑母被赶出来,后来遇到小兵郭威,两人就结合了,所以柴荣是郭威外侄。郭威跟刘知远南征北讨,后汉成立后,官居要职。结果刘承祐登基之后发疯要杀郭威,郭威索性反了。

刘承祐狗急跳墙,把郭威和柴荣留在开封家人都杀了。郭威击败刘承祐,之后黄袍加身,做了皇帝。因为郭威儿子都死了,没继承人啊,就把外侄柴荣当继承人。

柴荣性情敦厚,性情沉稳,有大气度,尤其喜爱黄老,这也是他以后治国的方针。

柴荣为什么灭佛呢?

拓跋焘 灭佛,灭佛先锋拓跋焘(13)

道理跟前几位一样,后周缺钱缺人,不灭佛灭谁?

他跟之前不一样,他有计划的灭佛,有敕额的寺院他不灭,没敕额的他就把寺庙拆了,把和尚还俗。

(这样方法不错。佛教一直存在,就有存在的道理。但是寺庙不是法外之地,不能你想不交税就不交税,大家都不交税,还要什么天下啊。)

这次灭佛成果喜人,拆了寺庙三万多所,还俗有六万人,也对寺庙僧众做了梳理。

第一你和尚必须要背一定经卷,才算和尚。你剃个光头,就冒充和尚,就不交税,哪有那么好的事。

第二:不允许毁钱铸铜像,家里有五斤以上铜像,直接死刑。直接毁钱铸铜像,经济还要不要了啊。

最让我佩服一点,周世宗柴荣有一句话:

卿辈勿以毁佛为疑。夫佛,以善道化人,苟志于善,斯奉佛矣。彼铜像岂所谓佛耶?且吾闻佛在利人,虽头、目犹舍以布施。若朕身可以济民,亦非所惜也。

可惜的是当大军要准备收取幽燕时候,柴荣病重,班师回朝,第二个月就暴卒而死。

(五月病重,六月就病死,可惜!)

倘若佛陀有灵,为什么对苦难百姓视而不见;倘若无灵,一代雄主为何都遭此横祸呢?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