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的尾声,一个群体的哀思,一段质朴的回忆勾起记忆的韵味。《钢的琴》聚焦于中国工业改革大背景,再现小人物现实夹缝中谋生存,他们在日复一日毫无生机的日子里,努力激起生的火花。

钢的琴表达了什么哲学(一个时代的落幕)(1)

《钢的琴》是由张猛导演,王千源、秦海璐主演的一部文艺剧情片。该电影以小见大,看似在讲述一位父亲为了留住女儿努力为她制造钢琴的故事,实则是借此反映在时代大背景下,底层人物为了明天、为了生存、为了感情所经历的种种无奈。影片气氛看似诙谐,但色调暗淡,低沉的仿佛如黎明前浓稠的黑暗,仿佛是一个时代最后的喘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正逢时代变革,改革浪潮下的他们无处遁形,日日奔波。奔波在明天的转角,奔波在情感的缺口。正因如此,《钢的琴》这部电影,唤醒了无数人时代的记忆,打开了情感的阀门。那些过去的、褪色的回忆一点点清晰起来。

电影以主角陈桂林和妻子争夺女儿抚养权开篇,灰蒙蒙的天空,破败的工厂,此时的陈桂林面临的是妻子要离婚并且要求地到女儿的抚养权。于是,这部电影的第一层面----父爱,由此展开。对于陈桂林而言,女儿是自己过去生活里最大的慰藉,也是最重要的精神信念。这部电影冠上了父爱之名,于是陈桂林接下来的所作所为都变成了有枝可依的伟大。为了留住女儿,陈桂林答应为女儿制作一架钢琴。由木板做的模型琴到偷学校钢琴再到最后陈桂林自己研究制作真正的钢琴。这一系列转变是父爱一次次的升华,是一位父亲最后的坚强。从表层来看,贯穿电影始终的这条情感线足以打动人心。是怎样的伟大,才能够支撑着一位父亲自学制造钢琴只为留住女儿。书上的俄文一串串排列着、跳动着;阴潮的工厂,机器发出低沉的吼声;窗外是永不放晴的黯淡。就这样,陈桂林这位父亲亲手制作出了世间独一无二的钢琴,只属于自己女儿的钢琴。

钢的琴表达了什么哲学(一个时代的落幕)(2)

电影的第二层面,时代的呼喊,底层人物的无助。在时代变革的风浪下,陈桂林等人蜷缩在通往明天的路口,显得卑微又无助。明天,仿佛遥远得像很久的以后;而今天,又好像缓慢得在爬行。残酷的现实,潮湿着、阴暗着,他们如何拾起自己的精神家园?如何度过日复一日的枯燥?于是,有了陈桂林、淑娴等人为生计谋生而组成的小乐队。这个乐队的建立,对于这样一个群体来说,是对现实的顽强抵抗,是对自我精神的再塑造。时代变革,工厂倒闭,现实的问题接踵而至。顺应时代潮流,对于这些底层小人物而言遥远得不切实际。而蜷缩在现实面前,毫不作为又将会把他们推向另一个深不见底的深渊。所以,为了自己,为了缅怀过去的岁月,陈桂林、淑娴等人组建了乐队,在另一个领域开拓着不知通往何处的未来。他们也会害怕现实,也会退缩在角落,但心中的崇高从未被打破。于是有了陈桂林奔走在一个个婚嫁场合;有了淑娴一袭长裙在舞台亮相;有了一群人喝酒唱歌、谈天说地。

钢的琴表达了什么哲学(一个时代的落幕)(3)

电影的第三层面,关于淳朴的感情,关于一生的追随。这部影片以陈桂林和妻子离婚开始,妻子为了更好的物质条件与卖假酒的商人在一起,选择与陈桂林离婚。对于妻子而言,感情敌不过物质,曾经抵不过生活。妻子是物质的追随者,是现实的奴隶。而淑娴则恰恰相反,她是感情至上者。在和陈桂林的相处中,淑娴扮演的角色是朋友、是知己、是亲人。她理解陈桂林,愿意走近陈桂林,包容陈桂林的所有。陈桂林偷钢琴,淑娴为他放哨;陈桂林造钢琴,淑娴为他做饭。放到时代背景下看,这是两个孤独的灵魂抱团取暖,是底层小人物彼此间最真挚的感情。拉回到个人来讲,这是彼此一生的坚定与追随。

钢的琴表达了什么哲学(一个时代的落幕)(4)

电影的第四层面,关于时代的革新,记忆的掩埋。电影中昏暗的色调,破败的工厂,老旧的理发店......这些场景,这样的陈设代表着的是一代人的记忆,是被时代淘掉的过往。如今,高楼耸立、人潮拥挤,没有人去刻意回头窥探岁月尘埃下的往昔,没有人去挖寻那代人的记忆。这部电影将曾经的种种场景一一呈现,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视觉感受,更重要的是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对时代精神内涵的体会。那段暗日下依旧向前的人物,值得当代人永远铭记。

钢的琴表达了什么哲学(一个时代的落幕)(5)

《钢的琴》实际是一部极具悲剧色彩的电影,剧中的每个人物代表着的都是来自生活的悲哀,所有的结果也都暗藏着不完美。但本片出彩之处在于运用冷幽默处理悲剧,如电影结尾钢琴制作好了,烟囱也被炸了,女儿也要跟着妈妈走了。但是这一看似悲剧的结尾却以陈桂林和妻子谈论女儿出生时的体重结束,遗憾又不失温情。而陈桂林这一人物形象更是凸显了电影的独特,身为无法控制明天的底层人物,陈桂林却有仰望未来的勇气与执着;虽面临婚姻失败,却又与淑娴相遇相知;虽买不起钢琴,却可以自己制造独属的钢琴。陈桂林在现实面前每每都会有另一条道路,另一种方式。挽留不住的就放掉,走不通的路就换一条。所以,最终陈桂林的结局看似悲哀但其中也不乏柔情。这也是本片塑造上最大的出彩之处。

钢的琴表达了什么哲学(一个时代的落幕)(6)

新旧交替的时代,变革的浪潮,底层小人物无声的呐喊,这是一个时代的落幕,这是另一个明天的开始。这是一群人的无声呐喊,也是一群人的顽强抵抗。时代更替奏响了挽歌,过往扬起尘土,掩掉的是一代人的精神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