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有很多意思,对于孩子来说,代表的是落落大方,无私大气。

走红网络的一段教育局长魏书生的视频,说的是每个孩子必须做家务,每天都要做,哪怕一分钟,只有心疼父母的孩子,长大才能承担责任,才能爱国爱人民。

孩子分担日常家务,就是一种慷慨,一种从小就要培养的优秀品质。只有让孩子参与家庭生活,才会知道家庭是由一个一个的劳动细节组成,每个人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孩子也不例外。但是,我们无论出于哪种原因,往往在这一点上,都做得不够,有社会的原因,也有我们自己认知局限性的原因。

参与是一种奉献,是把孩子具备的简单能力奉献给家庭的慷慨,是需要从小培养,一直延续的习惯。

撇除性格,孩子的慷慨还表现在待人接物上的态度,那就是落落大方,这是一种行为习惯。比如,孩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声音洪亮,清晰,而不是小声嘟哝。与他人交流的时候,说话一板一眼,即使与父母沟通问题时,也应该是坦然自信。这一点,差别很大的情况,往往是孩子在父母面前,各种理由,各种智慧,都能表达清晰,而与父母之外的人,进行交流事,却表现出另一种模样,畏不敢言。甚至一些孩子,害怕在课堂被老师提问,即使回答问题时,也是声如蚊呐,脸红害羞。

如何让孩子能够以落落大方的慷慨模样面对各种沟通,交流,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锻炼。通过日常与孩子的沟通时,教会方法,通过孩子与他人的沟通,学会方法,并养成习惯,养成慷慨的品质。

而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这一点并不是必须的,因为沟通的方式,更多的是由孩子先天性格决定,去修正、弥补,并不是最好的方法,而应该客观看待,花精力在其他优秀品质的锻炼和培养上,更容易达到培养孩子的理想效果。

踏实谦逊的品质培养(培养优秀的品质---慷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