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成本控制方法:万科集团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标准(1)

万科集团设计阶段

成/本/控/制/标/准

为了应对目前房地产行业的严峻形势,落实集团确定的“保证楼盘品质、降低工程成本” 的发展战略,特别制定: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标准。

各专业设计人员在本标准执行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国家和地方有关设计的新规范、新标准和有关新材料、新设备及新工艺的应用,并及时总结经验为充实完善和适时更新本标准提供意见和建议。

第一部分:土建工程

万科成本控制方法:万科集团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标准(2)

1.设计单位选择

1.1 初步设计原则由万创设计中心完成;

1.2 成熟产品的设计任务,可委托给国内优秀设计单位承担。

2.产品前期定位

2.1 产品定位前备好多种设计方案的技术资料,参加营销管理部召集的、有集团主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产品定位论证会议,一旦形成决定不再作重大调整;

2.2 户型调整应该在进行施工图设计之前完成。

3.总平面设计

3.1 总平面设计应该在与各相关专业及物管部门有关人员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进行。

3.2 规划设计应该尽可能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和植被、景观;竖向设计必须考虑场地土方平衡,尽量减少土石方挖填量。

3.3 高大建筑物避开深填方区域及高边坡区域布置;物管用房、泛会所、体育设施、幼儿园、老年人及

儿童活动场地、垃圾站及公厕等,应该布置在经济价值较低,并不影响住户和商业的价值区域;

3.4 物管收费处、值班室和消防控制室应该设置在业主接待大厅内,以方便业主办事并节省物管人手;

3.5 环境坡地应尽量设自然边坡,必须设置挡墙的应尽量减小挡墙高度,必要时可以设置多级挡墙;

3.6 10万方以下的小区原则上设两个出入口(不含消防通道)、10~40万方的小区原则上最多设三个出入口(不含消防通道)。

3.7 小区内道路应该人车分流、线路便捷畅通。小区内的双向车行道道路宽度统一为6米,消防车道宽度只做2.5米宽硬质道路,两侧各设0.75米宽的草坪。

3.8 应尽量减少小区不可销售的建筑物及设施,人防地下室、消防站、中小学校等尽量异地建设;

3.9 在建筑总平面图和竖向布置图中必须明确或增加以下内容:

3.9.1 小区主入口及次入口、地下车库车行及人行出入口和消防紧急出入口的准确位置,其中哪些是建成后不使用的;

3.9.2 各种管井及生化池的位置、大小、高度等;

3.9.3 各单体首层的室内及室外标高;

3.9.4 所有车行道、人行通道、消防回车及扑救场地等;

3.9.5 注明有高差的场地是挡墙还是放坡,那些由园林处理;

4.地下车库

4.1 小区车库的车容量按规范最低限控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做地面车库、露天停车场或半地下车库;原则上不在住宅楼的下方设带人防的地下车库;

4.2 防火分区在2000方以内,且通风面积达到2%的地面或半地下车库不设防排烟系统;各车库的防火、防烟分区面积尽可能取规范上限值,以减少消防设备及设施;

4.3 车位均摊车库面积(含设备用房及车道)按以下原则控制:不带人防地面车库28平方米/个;不带人防住宅下方地下车库35平方米/个;带人防住宅外地下车库30平方米/个;

4.4 室内车库尽量采用8米柱距和3.9米以内层高(安装完成后有效净高为2.2~2.5)、 车道宽为5.5米。

5.住宅建筑

5.1 为减少电梯用量的住宅建筑控制楼层数:多层建筑5(+1)层:小高层建筑11(+1)层;中高

层建筑18(+1)层;超高层建筑33层(或32)或100米高度内。

5.2 通过与相关专业人员沟通,优化住宅建筑的楼梯间、电梯间、设备间、水电管井及公共走道的布置和面积以控制公摊面积。

5.3 住宅每单元内的水管井净面积控制:多层0.25平方米、二类高层0.5平方米、一类高层0.8平方米;高层住宅强弱电合用井的净尺寸控制:每层5户1600×800、每层6—8户2000×1200;住宅内水、电井门洞尺寸统一为1600×600。

5.4 建筑体型系数:点式住宅控制在0.4以内,板式住宅控制在0.35以内;

5.5 住宅建筑朝向尽量以南北为主;窗墙比控制在0.25以内;

6.户型设计

6.1 户内应干湿分区,厨房、卫生间尽量相邻布置,管井及管道尽量共用;相对室内板面,卫生间结构板下沉400、厨房和阳台结构板下沉100。

6.2 上下层房间尽量对齐,避免柱、梁柱转换;

6.3 室内交通流线应该尽量减少明走道的长度和暗走道占用空间,走道净宽控制在1米左右。入户玄关及走道顶板允许现梁。

6.4 各种户型的厨房和卫生间砌筑墙厚度应为100(采用烧结页岩实心砖砌筑);中、小户型的其余户内隔墙厚度也可以为100(采用烧结页岩空心砖砌筑)。梁和柱应该现在厨房、卫生间及走道内;

6.5 入户门洞统一为1200×2100(中高档住宅,子母门)及1000×2100(中、小户型)、室内卧室门洞统一为900×2100、厨房和卫生间洞统一为800×2100;所有门原则上都应设不小于100门垛、门洞口设构造柱;

6.6 阳光窗台板距离室内地面的高度统一为500,以免增加护栏高度;

6.7 厨房的尺寸控制:

套内面积小于90平方米:1600~1800(开间)×2700~3000(进深);

套内面积90~120平方米:1800~2300(开间)×3000~3900(进深);

套内面积大于120平方米:2400~3000(开间)×3300~4200(进深);

6.8 卫生间的尺寸控制:

次卫:套内面积小于120平方米:1500~1700(开间)×2400~2700(进深);

套内面积大于120平方米:1600~1800(开间)×2700~3000(进深);

主卫:套内面积小于90平方米:1600~1800(开间)×2700~3000(进深);

套内面积90~120平方米:1800~2000(开间)×3000~3300(进深);

套内面积大于120平方米:2100~2400(开间)×3300~3900(进深);

7.商业建筑

7.1 住宅小区应该尽量少建商住两用楼房;

7.2 商业建筑必须注意设置经营通道、室外停车场,以及空调室外机位、广告位及消火栓箱的位置;

7.3 餐饮用房必须注意排烟管井、排水管井和设备间、水电间的设置。

7.4 商用房扣除梁高及设备层高度后的楼层净高,一层以3.6米为宜、二层以3.3米为宜;开间以8.4米为宜;

8.建施图

8.1 建筑与结构的柱子位置、大小、梁的高度必须一致;

8.2 建筑、设备、结构各种管井的位置、大小、高度,各种管井的开孔必须一致;

8.3 墙、柱、梁、板上的所有预留洞(如空调留洞、卫生间排气洞等)水平和竖向位置均应在建施图上标注清楚,并且必须与结施图及设施图吻合一致;

9.其他控制措施

9.1 建筑专业在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之初,两次分别向各相关设计专业提供建筑总平面图和竖向布置图(不做报建使用),以便于各相关专业设计交叉协调一致,避免专业冲突和错、漏、碰、缺;

9.2 密切关注和准确掌握有关新政策和新规范,及时并制订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最大限度地应用其中有利于降低成本的规定。

9.3 在设计中采用集团标准化设计成果,如:门窗标准化、栏杆标准化、防止工程质量通病做法、建筑、结构、水、电各专业的相关标准化等,以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9.4 在新产品开发及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应用之前,必须对其性能和经济两方面进行全面考察和综合论证后再决定。

9.5 外立面装饰用料必须进行多种材料比选,对于效果接近但成本差异较大的材料,必须优先选用其成本较低者。

万科成本控制方法:万科集团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标准(3)

第二部分:结构设计

万科成本控制方法:万科集团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标准(4)

1. 规划方案阶段

1.1 禁止采用B级高层住宅;

1.2 避免在3、4类地基上布置高层建筑;

1.3 避免在高切坡周边布置高层建筑;

1.4 避免在坚硬岩石地基上挖地下空间;

1.5 避免在新近深填方内布置永久性建筑;

1.6 山地建筑尽量避免高切坡和深填方;

1.7 尽量不设结构转换层。

2.初步设计阶段

2.1 结构选型应进行多方案对比,估算结构经济指标,为设计合同签定经济指标控制提供依据。

2.2 结合建筑平面功能,优化结构平面,力求结构平面简单、规则、对称;

2.3 竖向布置尽量避免高位转换和刚度突变;

2.4 高层建筑尽量避免过大的外悬挑结构(>2.1m);

2.5 高层建筑尽量避免开设转角阳光窗,转角阳光窗外挑梁的长度短向不宜超过1.5m,长向不宜超过3.0m;

3.施工图设计阶段

3.1岩土勘查报告

3.1.1 《岩土工程勘查报告》的内容应满足《岩土工程勘查规范》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3.0.3条的规定;

3.1.2 《岩土工程勘查报告》应分别按重庆地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06)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或《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两个标准,提供岩石天然及饱和两种状态下的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也按两种状态区别提供);

3.1.3 18层以上(或带转换层)的高层,每栋楼至少布置6个探孔,并分别提供每栋楼基础设计所需各项参数。

3.2桩基础

3.2.1 桩的承载力计算采用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泥岩)及饱和单轴抗压强度(砂岩);

3.2.2 普通桩基础桩身的配筋率一般为0.2%~0.25%;普通单桩如有承台,承台一般按构造配筋。

3.3独立柱基及条型基础

3.3.1 当泥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饱和值)太小时,根据现场情况,可以采用泥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天然值);

3.3.2 当基础位于岩石上,不考虑基础抗剪计算;

3.3.3 当桩顶位于裸露岩石上时不设置地梁。

3.3.4 剪力墙下采用桩基加托梁方式支承时,如符合深受弯构件条件,可按深受弯构件计算和配筋;托梁与桩之间计算时应按铰接,梁按连续梁或简支梁计算。

3.4施工图设计阶段

3.4.1 梁:d≤10用HPB235级钢筋,fy=210N/mm2;

d=12、14用HRB335级钢筋,fy=300N/mm2;

d≥16用HRB400级钢筋,fy=360N/mm2;

3.4.2 板:冷轧扭钢筋,其标称直径为6.5、8、10、12、14,fy=360N/mm2;

3.4.3 当转换层楼板70%以上的板为构造配筋时,应通过调整板跨将计算配筋部分调整为构造配筋,并优先选用热扎I、II级钢筋。

3.4.4 柱:纵筋采用HRB335(fy=300N/mm2));箍筋构造配筋时采用I级钢筋、计算配筋时采用Ⅱ级钢筋;

3.4.5 墙:抗震等级1-2级的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箍筋采用II级钢筋,构造拉筋≤250厚的墙采用I级钢筋6.5、>250厚的墙采用I级钢筋8;

3.4.6 空调板及凸窗板等:按实际情况采用一级或二级钢筋,不采用三级钢和冷扎扭钢筋。

3.5混凝土强度等级:

3.5.1 桩基础不宜超过C35;独立柱基、条型基础及地梁不宜超过C30;

3.5.2 地下室挡土墙不宜超过C30、梁、板C25~C35、框架柱不宜高于C50;

3.5.3 上部结构梁、板:C25、C30(转换层除外);

3.5.4 剪力墙砼起用等级:当上部结构高度<60m时不宜高于C40、≤80 m时不宜高于C45、>80m时不宜高于C50;

3.5.5 框架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与同层剪力墙相同。

3.6主要构件截面:

3.6.1 梁截面:上部结构梁宽一般采用200;建筑外围梁高统一采用500、阳台梁高采用400、内部梁高采用500(在有墙体处梁高可以适当增减);

3.6.2 楼板厚度:一般卧室、餐厅、厨房、厕所、阳台厚100mm;

客厅≥120mm、带转角阳光窗的房间≥110mm(均按计算确定);

内筒走道(电梯间、楼梯间周围):110mm~120mm;(考虑埋设管线等)。空调板厚统一为80mm;

阳光窗竖板为80mm厚现浇板。

3.7荷载输入值统一标准

楼、屋面外荷载统计(不包括楼板自重)

万科成本控制方法:万科集团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标准(5)

3.8构造措施:

3.8.1 框架梁的负弯矩钢筋原则上按照分离方式配置;

当其顶层角筋直径不大于16或其跨度不大于4米时,顶层角筋应该通长配置;

当其跨度大于4米且顶层角筋直径大于16时,顶层角筋在跨内截断并采用212架立钢筋搭接。

3.8.2 梁宽不大于400时采用两肢箍、梁宽大于等于400时采用4肢箍。

3.8.3 当梁端在与墙或柱相交的节点内,梁上部纵筋的水平锚固长度不满足0.4LaE时,该支座应设为铰节点计算。

3.8.4 所有楼盖和屋盖板的板面均增加抗裂构造配筋:

板厚不超过120mm的板面通长配置双向t6.5@150~200负筋;

板厚在130~150mm的板面通长配置双向t8@150~200筋。

负筋按以上配置不足的,在以上钢筋网空格内补设t6.5、或t 8、或t 10的分离式负筋(在计算跨度的四分之一处截断);

上述构造钢筋均按受拉钢筋锚固在梁内、墙内或柱内。

3.8.5 (除计算配筋剪力墙外)构造配筋剪力墙见下表:

3.8.6 在两侧均无楼板约束的剪力墙的楼层标高位置设暗梁,暗梁高取2倍墙厚,并按构造配筋。短肢剪力墙长度为1m以内墙肢的水平钢筋仅配大箍;长度为1m以上墙肢的水平钢筋除配大箍外,端头边缘约束部分套8小箍。

4.其它控制措施

4.1 同一房间天棚内不现梁、客厅和餐厅相连的分界线一般不设置结构梁;

4.2 层数一致、户型一致,其结构布置构件截面及配筋等应一致;

4.3 微调结构计算模型、优化构件截面,概算结构经济指标用量是否正常;

4.4 对抗震要求设计的墙、柱出现计算配筋量超过构造规定配筋量的50%时要找出原因;

4.5 对于场平标高、地基基础、地下室挡墙、高切坡及高边坡等重大课题,先由设计单位提出初步方案、组织相关各方及技术专家召开专题论证会议优化确定方案、再由结构专业负责人组织实施;

4.6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设计人员必须主动跟踪与地质、地貌有关工程的实施过程,及时发现设计与现场实际不符的情况,并调整和优化设计;

4.8结构专业必须与相关专业协调,完成地下突出地面的人行出入口、车行出入口以及景观及水体等的结构设计;

4.9必须按集团公司《防止工程质量通病技术规定》要求贯穿在施工图设计中;

4.10结构专业必须与建筑专业协调,把墙体构造柱的具体位置标注在建筑平面图上,并由结构专业审核;

4.11在结施图中标注留设在结构上的设备及电气预留孔洞、预埋套管、消防、空调穿墙管等的位置;

一.建筑门窗及部品

建筑门窗主要包含外门窗及分户门,建筑部品主要栏杆、空调百叶及窗护栏等。

1. 建筑门窗

1.1外门窗主要采用铝合金及塑钢型材制作所采用的铝合金和塑钢型材及五金配件,除特殊需开模者外一律选用国家标准系列型材;除厨房、卫生间窗玻璃及玻璃幕墙外,一律选用普通双层中空玻璃。

1.2外门开启可以选用平开及推拉方式;外窗开启可以选用外平开、内平开、内开内倒、内开上悬及推拉等方式。

1.3所有外门窗的设计都必须经过结构计算和热工计算后确定。对于同一门窗中仅有部分长度或受力较大的杆件,可以局部采用加强型材;对于尺度较大的商铺外门窗,可以局部采用型钢进行分格。

1.4所有组装外门窗的加工商和型材及配件的制造商,均应选择经过重庆市建委有关部门认定的企业。

1.5各种档次的住宅建筑外门窗配置标准如下:

1.5.1高档:

塑钢门窗方案:

型材选用上海维卡、宁波三A、安徽海螺等双色共挤(PMMA)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

五金配件选用坚朗、立兴杨氏、骆驼、北新五金等品牌;

外平开门窗扇采用角部铰链连接;执手样式由**确认;

铝合金门窗方案:

型材优先选用多腔节能铝合金型材(如广汉三星、辽宁忠旺),也可选用福建闽铝、西南铝材料;

五金配件选用坚朗、立兴杨氏、骆驼等品牌;外平开门窗扇采用铰链(四连杆)连接;执手样式由**确认;

1.5.2中高档:

塑钢门窗方案:

型材选用宁波三A、大连实德、安徽海螺、北新建树等双色共挤(PMMA)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

五金配件选用和合兴、坚朗、山东国强等品牌;外平开门窗扇采用角部铰链连接;执手样式由**确认;

1.5.3中档:

型材选用宁波三A、大连实德、安徽海螺、北新建树等双色共挤(PMMA)或白色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

五金配件选用和合兴、瑞德、山东国强等品牌;外平开门窗扇采用角部铰链连接;执手样式由**确认;

1.5.4分户门:

别墅及花园洋房采用1200×2100尺寸子母门,胡桃木色成品高级防盗门,可选盼盼、美心等品牌;

高层住宅采用1000×2100尺寸单扇门,胡桃木色成品高级防盗门,可选美心、大川、步阳等品牌。

1.5.5电梯前室防火门:

江景高层住宅采用:成品胡桃木色钢木防火门,可选美心、盼盼等品牌。

普通高层住宅采用:成品胡桃木色木质防火门,可选美心、大川、步阳等品牌。

2.建筑栏杆

2.1建筑栏杆主要采用铝合金构架玻璃栏板、钢构架玻璃栏板及纯钢构架等类型,一律采用工厂制作现场装配结构;

2.2建筑临边栏杆扶手离地高度:多层建筑为1050、高层建筑为1100;楼梯栏杆扶手离地高度均为900;

2.3所有阳台栏杆的钢构架(尽可能采用常规型材)表面,一律采用工厂酸洗除锈热侵锌、现场装配后作一底二面涂层处理;所有铝合金构架阳台栏杆在现场装配后,铝合金表面一律作粉末喷涂二遍;

2.4所有公共楼梯和护窗栏杆的钢构架表面,一律采用工厂酸洗除锈并刷防锈底漆一遍、现场装配后作一底二面涂层处理。

2.5各部位栏杆的配置标准如下:

2.5.1 观景阳台及露台栏杆:

花园洋房、别墅及江景高层住宅观景阳台及露台采用钢构架、6+0.76 6夹胶玻璃栏板,价格约400元/米,详见附图;

以上住宅观景阳台及露台也可以采用铝合金构架、6+0.76 6夹胶玻璃栏板,价格300~400元/米,详见附图。

普通高层住宅观景阳台采用纯钢构架栏杆及扶手,价格约200~300元/米,详见附图。

2.5.2 生活阳台栏杆

花园洋房、别墅、江景高层住宅生活阳台采用纯钢构架栏杆及扶手,价格约150~200元/米,详见附图。

普通高层住宅生活阳台,采用砖栏板或部分砖栏板+部分纯钢构架栏杆,详见附图。

2.5.3楼梯栏杆

所有住宅楼梯栏杆均采用纯钢构架栏杆。

花园洋房、别墅、江景高层住宅楼梯栏杆,详见附图;

普通高层住宅楼梯栏杆,详见附图。

2.5.4入墙扶手:

样板房采用不锈钢支座加实木扶手或不锈钢扶手,详见附图;

其他普通消防楼梯采用型钢支座加型钢扶手,详见附图。

2.5.5窗护栏

阳光窗、落地窗护栏均采用简易纯钢构架护栏,价格约60~80元/米,详见附图。

2.5.4商业建筑栏杆:

商业建筑临街走道、平台、露台及楼梯栏杆均采用纯钢构架栏杆,价格约200~300元/米,详见附图。

3.空调百叶

3.1别墅空调百叶采用铝合金扁管叶片,叶片截面为50×10×1.0、间距为70,价格约250元/平方米,详见附图。

3.2花园洋房及高层住宅空调百叶采用铝合金扁管叶片,叶片截面为30×10×1.0、间距90,价格约200元/平方米,详见附图。

3.3商业建筑采用铝合金扁管叶片,叶片截面为60×1.0MM、间距120,价格约130元/平方米,详见附图。

二.住宅公建装修

住宅公共区域主要包含住宅大堂、电梯厅、楼梯及走道等部位。不同档次住宅室内公共区域的装修做法大致相同,主要以装饰材料的价格来区分档次。

1.花园洋房:

1.1大堂

1.1.1 地面:600×600或800×800玻化砖及配套砖踢脚,玻化砖价格120 ~200元/平方米;

1.1.2 墙面:墙面腻子基础白色乳胶漆.

1.1.3 天棚: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腻子基层面油白色乳胶漆;

1.1.4 吊灯:价格2000元左右;

1.1.5 信报箱及奶箱:统一采用亚光不锈钢制作,分为上下两排嵌入墙体100。每户信报箱的宽×高×深尺寸为300×135×200、每户奶箱的宽×高×深尺寸为135×135×200;

1.2高档花园洋房电梯厅

1.2.1地面:600×600或800×800玻化砖,嵌150-200宽进口浅啡网纹云石边带。玻化砖价格100 ~150元/平方米;

1.2.2墙面:600×600玻化砖墙面、或白色乳胶漆墙面配玻化砖踢脚线,造价100~180元/平方米。

1.2.3天棚: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 腻子基层面油白色乳胶漆;

1.2.4电梯门套:进口浅啡网纹云石门套线,大样如下图:

1.3 楼梯及通道:

1.3.1地面贴中高档600×600玻化砖配玻化砖踢脚线,价格约100元/平方米;

1.3.2墙面及天棚:腻子基层面油白色乳胶漆;

1.4 水、电井门:木质防火门(含门套),油白色浑水漆或索胡桃木色油清水漆;

1.5 消火栓箱:箱体半嵌入或全嵌入墙体内,木质饰面板包门及实木门套线,油白色浑水漆或索胡桃木色油清水漆。

2.高层住宅楼:

2.1 大堂

2.1.1地面:800×800玻化砖饰面,天然石材拼花, 价格150 ~250元/平方米;

2.1.2墙面:800×800或600×1200玻化砖或天然石材,价格150 ~300元/平方米.;

2.1.3天棚吊顶: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造型吊顶,面油白色乳胶漆

2.1.4信报箱及奶箱:统一采用亚光不锈钢制作,每户信报箱的宽×高×深尺寸为200×135×300、每户奶箱的宽×高×深尺寸为135×135×300。根据住宅楼的具体情况分组配置信报箱及奶箱,如果实际情况与以上尺寸不符,可以参照上述标准作适当调整;

2.1.5吊灯:价格2000元左右

2.1.6配饰家具:沙发、工艺画及花艺配饰等,共计不超过15000元。

2.2 电梯厅

2.2.1地面:600×600玻化砖及配套砖踢脚, 嵌150-200宽进口浅啡网纹云石边带。玻化砖价格在100 ~150元/平方米;

2.2.2墙面:腻子基层面油白色乳胶漆;

2.2.3天棚: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 面油白色乳胶漆;

2.2.4电梯门套:进口浅啡网纹云石门套线,大样如下图:

2.3 楼梯及通道:

2.3.1地面:楼梯梯步贴普通成套梯步砖,价格约20元/套、通道地面600×600玻化砖,均配玻化砖踢脚;

2.3.2墙面:腻子基层面油白色乳胶漆

2.3.3天棚: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 面油白色乳胶漆;

2.4 强弱电井门:木质防火门(含门套),油白色浑水漆或索胡桃木色油清水漆;

2.5 消火栓箱:箱体半嵌入或全嵌入墙体内,木质饰面板包门及实木门套线,油白色浑水漆或索胡桃木色油清水漆。

3.普通高层住宅楼:

3.1 大堂

3.1.1 地面:800×800玻化砖, 价格100 ~120元/平方米;

3.1.2 墙面:800×800或600×1200玻化砖, 价格100 ~120元/平方米;

3.1.3 天棚吊顶: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造型吊顶,面油白色乳胶漆;

3.1.4 信报箱及奶箱:同中高档住宅标准;

3.1.5 吊灯:价格1500元左右;

3.1.6 配饰家具:沙发、工艺画及花艺配饰等,共计不超过8000元。

3.2 电梯厅

3.2.1 地面:600×600玻化砖部分拼花、100高玻化踢脚, 玻化砖价格约60元/平方米;

3.2.2 墙面:腻子基层面油白色乳胶漆;

3.2.3 天棚:600×600矿棉板吊顶或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 面油白色乳胶漆;

3.2.4 电梯门套:国产浅啡网纹云石门套,厚度4公分,宽度18公分,门套大样图如下图:

3.3楼梯及通道:

3.3.1地面:瓜米石水泥浆找平;

3.3.2 墙面:白色乳胶漆

3.4强弱电井门:木质防火门(含门套),油白色浑水漆或索胡桃木色油清水漆;

3.5消火栓箱:钢制消火栓箱,箱体半嵌入或全嵌入墙体内。

万科成本控制方法:万科集团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标准(6)

第三部分:安装工程

万科成本控制方法:万科集团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标准(7)

强电设计

1. 规划方案阶段:

重点控制楼盘总用电规模、开闭所及变电所的容量、数量、位置、供电范围和高压线路布置:

1.1住宅负荷计算取每平方40—50W。

1.242万平方以下的楼盘只设一个开闭所。

1.3变电所设置在负荷中心以便高压电缆就近引出;总用电规模在6000KVA以下的楼盘,优先考虑从楼盘附近的开闭所引出高压电缆供电。

1.4在规划设计阶段,**电气工程师必须按照以上原则自己先设计1-2个供配电方案,然后与设计院的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和优化,必要时可组织专家评审,力求经济合理的最佳方案;

1.5在电业局进行二次设计时,**电气工程师必须准备相应的技术资料与电业局交涉,防止电业局有关人员放大总用电容量、开闭所及变电所的数量造成浪费。

2.施工图设计阶段:

2.1电器设备和主材原则上选用合格的国产品牌(合资品牌产品如ABB、西门子、施耐德等比国产品牌产品贵2—3倍):

2.1.1高低压配电屏及开关等电器国产品牌选用常熟、北开、TCL等;

2.1.2一线品牌电梯选用天津奥的斯、三菱GPS—3、通力、广州日立、蒂森等、二线品牌电梯选用LG、三

菱HOPE—2、永大日立等;电梯内装饰也按照楼盘档次分档。

2.1.3电缆主要选用VV或YJV型号。

2.2电气用房控制指标:

2.2.1开闭所面积为100—120平方米、800KVA变电所面积为67平方米、2×800KVA变电所面积为88—100平方米、发电机房面积为36—120平方、消防控制室面积为20—40平方米。除消防控制室外,以上房间高度控制为3.9米。

2.2.2每层5户高层住宅强弱电合用井的净空尺寸为1600×800mm、每层6—8户高层住宅强弱电合用井的净空尺寸为2000×1200mm;电井门洞尺寸一般为1600×600mm。

给排水及通风

1. 规划方案阶段:

1.1 一个二次加压供水的经济规模不小于150户,加压泵房应该尽量布置于须加压楼层的中心;水专业工程师应该根据地面标高和楼层层数估计出须二次加压的户数,配合建筑师控制建筑物的供水标高。

1.2 水专业工程师应特别注意建筑规划中道路的布置、走向和标高、及雨、污水接口位置和标高,对综合管网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

1.3 根据渝建发(2006)19号文,在已运行污水处理厂收集范围内的楼盘,其住宅楼及办公楼等非经营性建筑的一般生活污水可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需要修建生化池的范围按每户3人、每人每天用水200升计算总用水量,再按60%折减后确定生化池容积;生化池必须在远离人行出入口等公共区域隐蔽设置。

1.4 按照消防新规范规定,一类商住楼(无正压送风系统)的住宅部分不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5 住宅楼下的餐饮门面必须分别设置排污水管道及排油废水管道(管径不得小于DN200)每个门面都应该设置隔油池;按照厨房面积的0.8%-1%设置排烟通道,每个门面都应该设置油烟处理设施;

2. 施工图设计阶段:

2.1 地下车库顶板梁下设备的安装空间不小于700;通风管道的厚度尽量不大于350,通风管道安装位于喷淋管道下方。

2.2 采用机械防排烟的地下车库,其新风换气量按排烟的50%设计,风机采用价格便宜的轴流风机或混流风机;

2.3 室外管网中的检查井分布间距,尽量按规范的允许最大值设计。

2.4 在施工图中必须明确材料及部品的规格、型号和主要技术指标。如:消火栓箱为21型;水表为旋翼式;管道及阀门等标明材质、壁厚及压力;

2.5 商业门面及物管用房的水表尽量集中设置;

2.6 地下车库的排烟口及出风口按10米/秒风速取值、入风口按7米/秒风速取值。排烟及出、入风井口突出地面200,并与园林专业协调在保证功能和经济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隐蔽及装饰。

2.7 落差、长度较大的园林水景必须考虑分级循环;水景管道管径必须认真核算。

2.8 室外检查井的位置必须与景观设计图纸吻合,不能影响环境美观;

2.9 必须认真核定消防水池、消防水泵的位置及参数;18层以下建筑尽量采用双消火栓;

2.10中挡楼盘的污水立管可以放置外墙上、高档楼盘的污水立管在不影响美观的情况下也可放置于外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