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港口区委统战部以市委统战部提出了“情系港城,共建侨乡”为工作载体,以企沙镇华侨村归侨侨眷工作为切入,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打好“侨牌”,积极探索“汇聚统战优势,服务和谐侨乡建设”的新路子,为确保港口区侨界稳定,为本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全市的共建侨乡工作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防城港市发展向海经济理念?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防城港市发展向海经济理念(防城港市港口区)

防城港市发展向海经济理念

近年来,港口区委统战部以市委统战部提出了“情系港城,共建侨乡”为工作载体,以企沙镇华侨村归侨侨眷工作为切入,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打好“侨牌”,积极探索“汇聚统战优势,服务和谐侨乡建设”的新路子,为确保港口区侨界稳定,为本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全市的共建侨乡工作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精心谋划,精准切入。结合市委统战部的“情系港城,共建侨乡”为统战工作四大活动载体之一的工作部署及“关于做好全市基层统战工作规范化建设试点乡镇”的工作要求,港口区选定华侨村为工作切入点,制定出台了《华侨村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情暖侨心”-系列服务活动方案》、和《基层统战工作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将工作细化分工,注重发挥统战资源优势、特点作用,以同心思想为引领,以聚集各方力量改善华侨村民生福祉为目标,通过开展创建活动,组织发动统战成员单位、“五侨”部门、民主党派、工商联等统战团队为“情暖侨心”活动、为华侨村的建设献计出力;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参与扶贫帮困感恩社会活动,将华侨村搭建成他们感恩社会的一个实践平台,提升了非公人士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了他们感恩党,感恩国家、感恩社会的自觉意识。

强化措施,成效显著。一是极力争取各级各级各部门尤其是“五侨”部门的关心关怀,得到了各级侨办、侨联、侨界人士多批次的物资、资金支持;二是调动广大统一战线人士的积极性,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把华侨村搭建成他们感恩社会的一个实践平台;经过几年的创建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一是以办实事为载体,实施归侨侨眷“关爱工程”。推进村改二期工程开工,二期工程占地20亩,投资2500万元,建设面积15000平米,可解决140户侨民居住;助力三期村改的进程;二是加强侨法宣传。三年来共开展侨法宣传活动3次,发送宣传资料20000余份,营造依法护侨社会氛围;三是开展“伏季休渔渔民海上避险自救和应急救护知识讲座”、“文化补习班”等6期,发放价值数万元的医药物品;四是引导非公企业人士为华侨小学捐赠数万元多媒体教学设备一批;五是组织“澳大利亚魏基成夫妇捐赠物资发放仪式”,共发放御寒衣物300件,价值4.5万元;六是每年组织各级慰问了归侨侨眷200户共计金额45000元,组织民主党派开展送医送药活动3次;七是做好侨务信访和工作,共受理来信来访5件次,妥善处理好重点涉侨信访和纠纷2起;确保了侨界的稳定。八是疍家文化重现异彩。由港口区委统战部、宣传部主导策划的“港口区疍家开海民俗活动”,活动表演项目有祭海、织网、摇艇仔、升帆、喷索,以水、渔船、小艇、渔网等生产生活工具为载体,由30多名土生土长的华侨村渔民、村干部、学生和其他群众进行原生态情景表演,再现疍家风俗传统,情感世界和劳动生活,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近年来,统战部注重深挖和打造统战文化品牌,组织在华侨村开展“疍家文化”研究基地建设,组建了华侨村文艺队,积极挖掘“疍家人”文化内涵,不断丰富侨民精神文化生活,华侨村被自治区文联评为“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疍家文艺村。(石武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