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是怎么形成的(阜阳为何叫阜阳)(1)

先问个小问题,“阜阳”的“阜”,念什么?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不是念fǔ?

其实,“阜”只有一个读音,fù。

早在甲骨文时期,就有“阜”字。《说文解字》说“阜"的字形像一座土山的形状。至于如何像一座土山,段玉裁注解:“象可拾级而上。”意思是为了上下山坡的方便,把山坡的路修成有阶级的形状,所以用以代表山。

可阜阳地域辽阔,多为一望无际的平原,是怎么和“阜”搭上关系的呢?“阳”又是什么含义呢?

这就要从最早出现“阜阳”二字的临泉黄岭说起了。

阜阳是怎么形成的(阜阳为何叫阜阳)(2)

东汉永初二年(108年),汉顺帝封济南简王刘错之子刘显为阜阳侯,他的侯国也就是今天的临泉黄岭镇。

古代封候,多以地名为头衔,阜,字面上理解还有土丘的意思,但是黄岭并非如亳州有一处高高的地面。也不是在水之北,何况还属于凹陷地面。

但从人文地名上就可以理解了,“阜阳”二字乃是吉语。

“阜”字含有强健、高、丰厚、富有、敦厚、旺盛、看重、安定、繁衍生息等多种意义。常用词汇如“物阜民丰”,义为物质丰厚,人民富有;“俗阜民和”,指风俗淳厚,人民和睦;“阜财解愠”,是说民安物丰,天下大治。

《周礼》:“以阜人民”,是说帮助人民生息休养;还有“阜通货贿”、“政阜民暇”、“殷民阜财”等,这些“阜”字的含义都是美好的。

“阳”字有刚猛、强大、阳亢之气、鲜明、复苏、开放、发扬等义。刘禹锡《天论上》:“阳而阜生,阴而肃杀。”

《易经•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

所以汉顺帝从人文地名角度出发,选用吉祥字眼以表达美好愿望,也是合乎情理的。

所以,取吉利而为名,也就可以理解了。

阜阳是怎么形成的(阜阳为何叫阜阳)(3)

后来,朝代更迭,吉利的“阜阳”,也更名为更容易理解的“颍州”。

颍州,顾名思义,这座城市有叫做“颍水”河流经过。古代就是如此,有平地、有河流即可为城。

它还被称做过汝阴、汝坟、清丘、信州邓名。南宋时期,它叫顺昌,也就是南宋时期十大战役之一,顺昌大捷的主战场。

刘锜,南宋时期与岳飞、韩世忠齐名的抗金名将。公元1140年,刘琦率兵3万到东京上任副留守,途径顺昌,遇到金兀术率金兵南侵,于是他决定在此留守。

为了表示守城抗金的决心,刘琦下令凿沉船只,并将自己的夫人安置在一座寺院里,寺门前堆满了柴草,准备如果打败了就以自焚来保全名节。随后以2万宋军与金兀术的10万精兵血战顺昌城下,大败金军,取得顺昌大捷。

这是历史上南宋抗金的第一次大胜。

而百姓为了纪念此次抗金胜利,也为了感谢刘琦大败金军,使百姓免遭一场金兵浩劫,而修建了刘公祠以示纪念。

阜阳是怎么形成的(阜阳为何叫阜阳)(4)

画家储洪刚创作《古颍州风景》

时光流转,“阜阳”之名渐渐掩藏在重重的历史之中,似乎快被人遗忘了。直至清雍正王朝,将颍州赐名阜阳,乾隆则正式列为阜阳县(现在的阜阳市,亳州市全境)而且包括六安霍邱县的大部分地界,都属于阜阳县管辖范围之内。

然而,雍正为何赐名“阜阳”则成为历史之谜,几百年来成为许多史学者孜孜不倦的研究,及至今天还不能解惑。

但若从人文地名角度出发,就如同汉顺帝一般,似乎也就能理解了。

当年雍正皇帝有意治用阜阳侯国之名,意识这地方物阜民富,政通人和,既“ 阳而阜生的意义 。”

雍正皇帝考虑到自己的政绩,再从人文意义出发,寄托吉祥的文字来表达对未来的美好的愿望。正所谓“ 一阴一阳谓之道”,即在自己在执政时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合乎情理,寓意鲜明。

阜阳是怎么形成的(阜阳为何叫阜阳)(5)

阜阳没有辜负这个好名字。

这里既流行“合关西大汉握铁简板放喉高歌大江东去”的豪放激越之音,如戏曲中的豫剧、京腔,妇孺能歌,也间有“合二八女郎执红牙板浅吟低唱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缠磨婉约之韵,黄梅、越调亦常有耳闻。

从远古称淮夷部落之始逐步为胡子国、汝阴、汝坟、颍州、清丘、信州、顺昌及至阜阳。

从这里走出的名人,太多太多。

从临泉走出来的姜子牙,是齐鲁文化的开启者,他是兵、法、商、儒、道等败家文化的开源者;

从颍商走出来的管仲,作为百家之祖,更是江淮文化的代表。

这座城还在一个特定的时空点上曾经有幸与两位文学巨擘结缘。他们便是大名鼎鼎、令人高山仰止的欧阳修和苏东坡。

这两个人在阜阳留下的文采足以支撑起一方文化。

近代的阜阳儿女们也不逞多让。例如威名赫赫的“一级杀敌英雄”、“模范共产党员”、“战斗英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的王克勤,又例如著名作家戴厚英。

阜阳是怎么形成的(阜阳为何叫阜阳)(6)

除人以外,阜阳的物也是极好的。

阜阳剪纸、颍上花鼓灯、界首彩陶等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阜南县出土的商代青铜器龙虎尊被列为中国十大国宝青铜器之一。

无阜不成徽,就在于,阜阳的地理位置在区域文化之中,起着承上启下以及输入和输出的功能。

如今的阜阳,正因其承东接西、呼南应北的独特区位优势,是安徽三大枢纽之一。

响应国家号召,建设大美阜阳,扶贫济困迈小康。高铁,西湖,阜阳的经济在飞速发展,谁能不说阜阳好?这就是1700多万人热爱的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