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吃茄鯗 侧写荣国府的豪侈生活

在午宴上,凤姐和鸳鸯两个人又去灌刘姥姥喝酒。因为刘姥姥说手里拿着这个瓷杯子怕摔了,她们两个人就琢磨拿那个大的竹根抠的大酒杯来灌刘姥姥,刘姥姥本来爱喝甜甜的酒,心想多喝几杯也无妨。而贾母和薛姨妈还是劝止他们不要这么做。当刘姥姥捧着大酒杯喝酒的时候,贾母就命令王熙凤把茄鯗(音xiang)搛些喂给刘姥姥。

凤姐就笑着对刘姥姥说:"你们天天吃茄子,也尝尝我们的茄子弄的可口不可口"。刘姥姥吃到嘴里,嚼了几口,不相信这是茄子:"别哄我,茄子跑出这个味儿来了,我们也不用种粮食,只种茄子了,姑奶奶,你再喂我一些。这一口细嚼嚼。"细嚼了半日,说"虽有一点茄子香,只是还不像茄子,告诉我是什么法子弄的,我也弄着吃去。"凤姐就说:"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去了皮,切成丁,用鸡油炸了,加上鸡脯子肉、香菌、蘑菇、五香豆腐干、各色干果子,切了丁,用鸡汤煨干,用香油一收,糟油一拌,盛在瓷坛子里。封严了,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丁一拌就行了。"刘姥姥一听,"我的佛祖,吃个茄子,倒得十来只鸡来配它,怪道这个味。"

红楼梦刘姥姥角色对比(红楼梦小人物系列)(1)

这一道茄鯗曹雪芹或者带有理想的、夸张的手法写的,生活在平民家庭的我,也和刘姥姥一样,看到这种做法,也只有念佛了。但这也说明了,生活在底层的人无论如何不知道贵族生活是多么的豪侈和讲究。也有人从这方面说说,百二十回本后四十回一定不是曹雪芹写的。后四十回的饭菜,多像一般人家的家常菜了,既没有前八十回中宴会的场面,也没有前八十回菜品的极致。

王熙凤喂刘姥姥吃茄鲞的画面,让人看了也倍生温暖。贵族管家太太,并没有嫌弃穷苦的刘姥姥,虽然为了逗贾母开心,有闲取乐作弄刘姥姥的意思,但本意并不坏。贾母也亲自领刘姥姥逛园子,按王熙凤的话说,老太太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由于想领刘姥姥到处看看,到走了多半个园子。

红楼梦刘姥姥角色对比(红楼梦小人物系列)(2)

板儿和巧姐相遇

吃过早饭,贾母和刘姥姥到探春房间里去聊天。在探春的花梨木大理石大案子上还有一个紫檀木的架子,里面有娇黄玲珑的佛手,洋漆架子上有比目磬和小锤,板儿就要小锤来敲那个磬。丫鬟不让他敲,板儿看到了佛手,又要佛手吃,探春给他拿了一个,说不能吃,拿着玩吧。就在板儿抱着佛手玩儿的时候,王熙凤的女儿巧姐来了。巧姐手里面抱着一个大柚子,她一眼看到板儿抱着的佛手,就非要佛手。丫鬟就过去哄板儿,拿这个柚子换他的佛手。板儿一看,这个柚子又香又圆,还可以当个球来踢,就同意交换。但是这个小细节,却暗藏着这两个小孩未来的人生结局。

红楼梦刘姥姥角色对比(红楼梦小人物系列)(3)

板儿想敲比目磬,这就暗示他想比翼齐飞,而柚子和佛手,又预伏了巧姐的结局。脂砚斋在评语当中说,柚子又有一个名叫香櫞(音yuan),而香"櫞"又通着姻"缘"的字音。佛手,指点迷津也。这样一来,这两个小孩交换柚子和佛手,就成了千里伏线,暗透脉络:贾府败落后,巧姐不幸流落于烟花巷,是刘姥姥和板儿把巧姐救出来后嫁给了板儿。

红楼梦刘姥姥角色对比(红楼梦小人物系列)(4)

板儿和巧姐两小儿相遇 伏线后事姻缘/87红楼梦

贾府、王熙凤等和刘姥姥广结善缘

刘姥姥说在这待了两三天,从来没有见过的也都见过了,从来没有经过的也都经过了,现在我得回家了。刘姥姥还表示,老太太、姑奶奶,还有小姐们都这么怜贫惜老的照看我,我回去没有别的可以报答,我就每天给你们念佛,保佑你们长命百岁。

我相信她说的是真心话,因为她想不到贾府这么高高在上的国公府的人对她这么好。

刘姥姥这次本来是来还礼的,没想到等到这么多,光银子就得了108两:王夫人给了一百两,说回去后可以做些小买卖,另再求亲告友的,王熙凤也给了八两。贾母给了两个金小元宝。其他人比如平儿和鸳鸯也给了她些东西,王熙凤还给了她很多物品,总堆了半个炕:有御田大米,有衣服、绸料子,有皇室造的点心,有常用的药物,还有大观园的果子。特别是还有贾宝玉向妙玉讨来的,在明朝已经价值连城的成窑五彩盅。

刘姥姥是自己扛了那些枣、瓜果,送到荣国府来的。她走的时候,王熙凤叫小厮们雇车给她装上。

贾府从上到下,从贾母到王夫人,从王熙凤到贾宝玉,都和刘姥姥广结善缘,深结善缘。冥冥之中,相当于贾府众人为自己的女儿巧姐提前准备了一份嫁妆。

红楼梦刘姥姥角色对比(红楼梦小人物系列)(5)

贾府送给刘姥姥的物品/87红楼梦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是什么样子的?

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曹雪芹的描写我们看不到了,但是根据脂砚斋的评语,刘姥姥三进荣国府时看到了贾府被抄的惨状,巧姐被卖进了妓院,而刘姥姥把她救出来,叫她嫁给板儿。我们猜测,刘姥姥救巧姐,可能是受到王熙凤的拜托,王熙凤当时已经在狱神庙了。或者也可以猜测,刘姥姥也见上了贾母最后一面,然后贾母在贾家被抄时受到惊吓而死。

刘姥姥在小说结构上有着重要作用。她一进荣国府是求帮助,二进荣国府是还恩情,三进荣国府是解困扶危。

"刘姥姥"也是是文学作品中一个非常成功的形象,"刘姥姥进大观园"已经作为一个常用语被人们广泛引用。

红楼梦刘姥姥角色对比(红楼梦小人物系列)(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