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灯亮了行人能过马路吗(行人过马路按钮)(1)

走在北京街头,可以看到许多斑马线两侧信号灯杆上,都安装了过马路按钮。但是这些按钮究竟有没有用,什么时段按动最有效,很多市民都不清楚。经常有人抱怨,这些当初被誉为“行人过街神器”的按钮,已经沦为摆设。

连日来,记者分多路走访实测发现,由于不清楚原理,许多市民放弃使用过街按钮。便民措施如何真正用好,提高行人、机动车通行效率和安全感?

实测1

按不按等候时间都一样

黄灯亮了行人能过马路吗(行人过马路按钮)(2)

张自忠路和东四北大街交叉路口西侧200多米,有一条南北向斑马线。两侧路边各设立一个红绿灯,灯杆靠下位置有一个不锈钢按钮,上面标注着“行人过街按钮”。记者观察了一刻钟,并没有人去按这个按钮。如果不按按钮,行人信号灯红灯时长约两分钟,然后变绿时长35秒,行人必须快速通过斑马线,动作慢一点的,可能还没走过马路,灯就红了。

记者尝试按下按钮,发现信号灯确实会有一些反应——下面计时显示屏变成了“等待”两个红字。但是信号灯并不会马上变绿,依旧保持着红色。直到两分钟之后,才变成绿色,让行人通过。记者反复试了几次,皆是如此。可以说,这个行人自助过马路的按钮似乎只是个摆设,按与不按等候时间都是一样的。

在内蒙古大厦和同仁医院之间,一条东西向斑马线亦是相似情况。灯杆上“轻按按钮绿灯通行”的提示挺显眼,有一家三口尝试按了一下,红灯并没有变化,大约一分钟后才变绿,绿灯时间只有30秒。如果不按这个按钮,记者观察,红灯时间同样是一分钟,绿灯30秒。

实测2

一天中,过街红绿灯配时不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安装了过马路按钮的信号灯,在一天中不同时段,仿佛接到了指令一般,不断自动调整红绿灯配时。

北京东方美爵酒店门前,也有一个过马路按钮。酒店所在的交道口东大街,西临热闹的南锣鼓巷,东接繁华的簋街,晚上8点多,不时有行人穿行。但不管行人是否按动灯杆上的按钮,只要在路边等待47秒,信号灯就会自动变成绿灯。信号灯的手控功能,似乎并未开启。晚上11点20分,路上已行人稀少,记者再次来到此处发现,同一个过街红绿灯配时周期发生了变化。三小时前,需要等待47秒才会变绿,此时只需要等待37秒即可过街,配时周期明显被缩短。

在方家胡同西口,不到三个小时内,同一个信号灯的过街绿灯时长由58秒,缩短到了36秒。即使没有行人过街,信号灯也会间隔一定时间自动变灯一次。“这个红绿灯的等待时长,每天好像会变化好几次,感觉是根据这一片区域的交通情况来调整的。”家住交道口的严女士告诉记者,一般在路边等待三四十秒就能过街,大家已经习惯了,很少有人会去按灯杆上的按钮。

实测3

不按按钮,夜里多等三分半

并不是所有的过马路按钮都形同虚设,有些路段是必须要按,才能少些等待时间。

黄灯亮了行人能过马路吗(行人过马路按钮)(3)

晚上9点,在西城区太平桥大街与什坊小街交叉口,仍不时有人三五成群地等待过马路,此处毗邻金融街商圈,夜里也有不少居民遛弯儿。由于过街需要穿越六条机动车道以及两条非机动车道,距离较长,路中央还设置了二次过街岛,路两侧和过街岛上三处信号灯均有过街按钮。红灯时按下按钮,信号灯下方会立刻出现红色“等待”俩字。

记者在半小时内数次计时发现,如果刚变成红灯就立刻按过街按钮,等待时长约为1分23秒,信号灯会变绿,绿灯通行时间固定为38秒。一次等候中,红灯亮起两分多种后有人按过街按钮,最终共等待了3分26秒绿灯亮起。等候最长的一次,红灯亮起三分半才有人想起按过街按钮,最终共等待了4分50秒。而就在这次漫长等待中,先后有七八名行人失去耐心,闯红灯通过马路。

从测试情况看,夜间时段如果不按过街按钮,要多等很长时间。而由于不了解过街按钮的用途,或者不相信按钮有用,很多家住附近的居民都认为这处信号灯配时不合理,等候时间太久,自己闯红灯是无奈之举。市民邓先生建议,交管部门需要引导行人正确使用自助按钮,别让行人过街按钮沦为摆设。

释疑1

变灯前提:用完“最小通行时间”

行人信号灯按钮发挥作用,全凭随机?交管局科信处民警给记者做了解释:“人行过街信号灯的按钮,按动之后,就是给系统发送了一个信号,表明‘这里有人要过马路’,系统会记录这个需求,但是是否能够立即调整,则要看当时这个区间内的整体调度。”

以普通市民最能明显感受到按钮发挥作用的“夜间时段”来说,夜间过街行人少,晚上9点之后,人行横道信号灯的控制方式是“如果没人按动按钮,则机动车方向长时间绿灯,行人按动之后立即调整,优先保障行人通行”。但是,如果人行横道信号灯刚刚由绿变红,行人马上再来按动,信号灯也不会变,仍然要放行机动车方向。

民警解释说,每一个周期内,都会给行人和机动车双方一个“最小通行时间”,机动车也要保证一定时长的绿灯,在这个“绿灯最小时长”过去之后,再按按钮,人行横道方向就会红灯变绿灯。

释疑2

等待时长,夜间白天差距很大

记者同时了解到,为了减少夜间红绿灯“空放”,信号灯配时方案中专门有一项是“夜间小周期”,这样的目的是尽可能避免“某个方向上已经没车却还长时间绿灯”的现象。在官园、崇文门等大路口,早高峰期间一个红绿灯周期多在200秒——220秒左右,夜间小周期的时长多在150秒左右。普通城市道路上的中小路口,白天和夜间的信号灯长度周期的差距会更加明显。

据介绍,2020年,交管部门对全市信号灯进行过大规模调整,全市各医院和学校周边区域内,行人分配到的路口绿灯时长平均增加13%。当然,本市很多立交桥下和大路口,因道路过宽且缺少行人二次过街和行人安全岛设施,行人过街距离较长,行人和机动车依然存在大量冲突。交管部门通过多项举措,力图缓解此项矛盾,但给行人带来一定方便的同时,势必也会压缩机动车通行的时长。交管部门表示,在“绿色优先、公交优先、慢行优先”的交通管理思路下,本市正在尽一切技术上的努力,争取获得最佳的平衡。

黄灯亮了行人能过马路吗(行人过马路按钮)(4)

释疑3

晚上过路口,建议按过马路按钮

市交管局科信处强调说,行人过街绿灯信号的长短,与周边路网的综合情况有直接关系。

在高峰时间,城区主干道上实施整条道路的协调配时方案,在满足行人过街的同时,也要保障主干道机动车交通畅通,避免司机频繁停车。在低峰和夜间,路段行人过街,大多运行行人按钮感应申请控制,减少行人空放,也就是说,晚上过这种路口,行人一定要注意去主动按动这个按钮。这也需要通过广泛宣传,让更多的市民了解按钮的作用。虽然信号灯是法定的交通语言,但是交通参与者的安全还是更要依靠每个参与者的安全意识,以营造出一个更好的文明交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