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打造美丽乡村已成为各地实现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城镇绿化的一个重要部分。那么如何避免少走弯路,尽可能地利用原有乡村的多种植物资源,和原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有乡村原有生态自然的风貌,已成为大家议论和关心的大问题,笔者就以下几点谈谈我们的看法。

村镇绿化要尽可能多的保留原有的自然风貌。长期来不论是城市绿化,还是乡镇绿化的布局与建设,由于缺乏生态意识的缘故,不少地方模仿大中城市的绿化理念,大力从外地引进新的绿化树种,而对当地形成的自然景观植物材料,忽略不用,任意丢弃,而去照搬照抄城市的绿化布局,结果是造价提高,树种的适应性相对降低,失去原有自然清新的绿色风味,弄得似是而非的现象几乎随处可见。

美丽乡村景观规划方案(打造美丽乡村要尽量保持自然生态景观)(1)

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建设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美丽乡村建设同样是应遵循这一原则。因此,笔者认为应多保护与保留,尽量少一些改造,要把一个乡镇长期形成的自然植被、坡地、湿地、湖汊等,视为自已的宝贵资源,把它作为村镇弘扬个性、彰显特色的最大优势。要保护好自然植物群落和自然留下的痕迹,对原有村镇的自然景观如林坡地、湖湾、湿地,小溪等河湖水体,应多做一些生态保护,尽量加以保留,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按照现在的流行说法,那就是要望得见山、看得到水、留得住乡愁。

美丽乡村景观规划方案(打造美丽乡村要尽量保持自然生态景观)(2)

因此,在村镇绿化中,一定要切实做好规划,使之让原有的自然景观多留下来,合理地利用,科学地改造。比如能够利用的古树名木和大树,尽量多作保留,有意地变为村镇永久的人文景观。在规划时使之与村镇绿化设计的要求,科学地衔接起来,形成一个自然的、完整的、多样化的绿地体系,形成良性循环,而不是随心所欲地去践踏、破坏。村镇生态系统,真正实现节约型村镇绿化建设的目标,而不要在规划中,违反科学规律去否定一切,视原有自然景观于不顾,彻底推倒重来,这是全盘否定的错误态度,完全脱离了当地实际。保留原有的自然生态景观,让村民与历史相融、山水相亲,与自然相近,尽情地去回味和欣赏与村俱有、俱来的那些美景,见证自己所在村镇新农村建设发展变化的悠远历史,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值得我们认真地去思索。

村镇建设要充分利用适应性强的乡土植物。乡土树种是在一个地方经过长时间的风雨洗礼,经受了恶劣环境的考验而形成的优势种群,具有极大的适应性、养护成本低,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少,并且能完整体现出它的地方特色。因此,在村镇建设中应尽可能多地加以保护和利用,如樟树、桂花树、水杉、芦苇、毛竹、酸橙、构树、银杏、杨柳等等,在沅江市无论是城市绿化中,还是在村镇的绿化与美化中,这些植物都得到了广泛的利用,并体现了它在当地绿化与美化中,发挥了独特的的绿化效果,得到了村民的公认。有的还把它们作为市树、市花和村树、村花,成为挥之不去的永久记忆。

美丽乡村景观规划方案(打造美丽乡村要尽量保持自然生态景观)(3)

正是由于它的保留和种植,不仅保持了原有树种的多样性,提高了绿地的稳定性,降低了绿化管理费用,而且使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喜欢在乡土树种上栖息的八哥、斑鸠、喜鹊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好地繁衍生长,保护了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呈现着村镇居民享受的花草繁茂、树木成荫、鸟语花香的仙境般的美好生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育一方树,不论是城市绿化,还是村镇绿化,只有立足于乡土树种的开发利用,才能营造出生态良好的宜居环境,留得住人们的乡愁。实现村镇绿化不可盲目引进名贵、外来树种,而应该是众多的乡土树种,强调生态价值优先,充分发挥本乡本村树种在自然生态体系中应有的多种利用价值。在村镇绿化中,可以有意识地留下一定数量的乡土植物斑块,所谓斑块,是指与周围环境不同、相对均质的区域,以斑块的形式将少部分乡土植物留下,对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应该做到在村镇城市建设中,一定要在土地地消失之前,当地的那些与村与民同在的年代久远、丰富多样,具有一定自我更新能力的乡土植物,一定要加倍珍惜并多作保留。利用乡土植物作为公共绿地建设的同时,也可把它放到农户的庭院绿化上来。不断开展花园式单位、园林式单位、绿色小区、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把它与创建美丽乡村、绿色村镇的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展乡土植物的利用领域。一句话,创建森林城市也好,创建美丽乡村也好,不可盲目崇拜高档名贵、外来树种,不能少了享誉村镇的众多的乡土树种的身影。

村镇绿化要选对可行的发展模式。村镇绿化是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村镇绿化城乡绿化一体化中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成为打造美丽乡村的得力举措。构建乡镇植物景观,需要进行乡镇自然要素和社会历史要素分析,整体规划定位和布局,充分考虑特殊功能和经济性、生活方式、养护管理等等多方面要求,在视觉特征、文化特征、季相变化等方面,应体现出与城市有别的清新风格,不可简单地去仿效、追寻。村镇绿化不是简单地植树种草、农民也不只是单纯为了经济效益而去绿化自己的家园。

实行城乡一体化,村镇绿化虽已融入城镇绿化的大范畴,但村镇各有其自身特点,长期来它没有城市的繁华与喧嚣,留下的是古朴、原始和粗犷,必须更多地体现田园风光、贴近自然风貌,比如多利用具有代表性的果树,在景观建造中便可多加考虑,体现季相的彩叶树种,可以有选择地科学配置,形成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色相景观,在村镇建设与绿化中,这些条件是城市无法比拟的,应充分地运用到极致,何必盲目花钱去外地,照用照搬别人的模式,引进那些没有把握的外来树种,造成欲种不能、欲弃不忍的局面呢!生态环境的恶化与环境污染,已成为当今全社会共同面临的危害,在进行整体规划时应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发展模式,放在主流模式上,这是人们环境意识整体提高的体现,村镇绿化也毫不例外。

因此,在村镇绿化中,要注意乔、灌、草三者的配置,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的结合,观花与观叶植物的搭配, 使其在绿化中充分的发挥各自的作用,做到层次有变化、色彩丰富、四季有绿。还可充分利用村镇原有的自然景观(河、湖、林等)为背景,创造出更为丰富的、突出当地特色的乡村园林景观。此外,在村民庭院绿化中,提倡垂直绿化,垂直绿化是园林绿化的新形式,是利用攀援植物在建筑物上攀附,它可以充分利用空间,节省土地,村镇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村镇的可持续发展、村镇的长远利益及居民的切身得益。

村镇绿化在城镇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农村城镇化进程提供了环境基础条件,创作出舒适悠美的乡村园林环境,村镇绿化还可以与生态旅游相结合,不仅满足了城市居民的需要,而且美化了农村环境,也造福于子孙后代。忽略了村镇绿化,城市绿化搞得再好,也不过是沙漠绿洲,难以形成城乡一体化局面,难以创造出人类更加美好的生存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