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有一部电视剧正在热播,它的剧情和人物刻画都深深地扣人心弦,在观众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部电视剧便是《甄嬛传》。它是一部反映我国清朝宫廷生活的电视剧,剧中人物的刻画和语言艺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像眉庄的端庄、大气,甄嬛的单纯、顽强,槿汐的成熟和工于心计等等,让清朝时期的宫廷生活在观众面前表现得活灵活现。

甄嬛回宫前槿汐对她说要狠心(槿汐极可能是果郡王的卧底)(1)

特别是剧中一些人物细节的刻画,对剧情经常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你比如甄嬛身边的贴身丫环崔槿汐,她本是皇宫内院一个资历颇深的宫女,在甄嬛一生的宫廷生活中,崔槿汐可谓是甄嬛的启蒙老师。然而,据小编看来,崔槿汐表面看来好像是甄嬛的人,但实际上,槿汐极有可能是果郡王的卧底,几个细节现端倪。

首先,崔槿汐的性格特点与众不同。在整个皇宫中,除了皇后与端妃,她应该是第三号的厉害人物了。资历深厚、心思慎密而身份却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你看她后来陪着甄嬛回宫后,一路上“过关斩将”,但她却能做到熟视无睹、波澜不惊!这说明她是经历过“大风大浪”之人,而且甄嬛的很多行为可以说是在她的怂恿下促成的。

那么,为什么说她不一定是甄嬛的人呢?这在皇后拿“纯元故衣事件”来陷害甄嬛时便可看得出来。甄嬛当时自己的吉衣遭人破坏,槿汐就应该想到了有人在伺机陷害甄嬛,偏偏那个时候便有人“雪中送碳”,让宫女送了另外一件吉服给甄嬛,而槿汐在看见这件吉服时,竟第一时间发现不对劲,并轻轻磨叽一句“这件衣服我好象在哪里见过”。

甄嬛回宫前槿汐对她说要狠心(槿汐极可能是果郡王的卧底)(2)

但她为啥不提醒甄嬛呢?或许在她心里早就马上想起了那是“纯元故衣”了。而且槿汐很可能也想到是皇后一派的人故意为之。因为当时的甄嬛,年纪轻轻就锋芒毕露,一下子就被雍正封“妃”,这对后宫里的皇后来说,已经是不小的威胁了。但所有的一切,作为宫廷生活颇有阅历的槿汐来说,她肯定也想到了这一层。

如果她是真心将甄嬛当作“小主”的话,她肯定会将这层厉害关系说与她听,警告她不要锋芒太露,或者是选择“激流勇退”,等自己生下皇子或在自己成熟一些后再作打算。可她却选择了听之任之!让甄嬛因“纯元故衣”而获罪,并使甄嬛与雍正的关系从此断裂,纵然是后来甄嬛再次回宫,他们的关系也只是“貌合神离”。

其次,甄嬛与果郡王的“私情”是槿汐一步步促成的。前面说到,甄嬛因“纯元故衣事件”与雍正的感情破裂后,槿汐便着手给果郡王创造机会,为什么甄嬛负气去甘露寺修行,槿汐也随之而去呢?她既不是甄嬛的陪嫁丫环,凭她在宫内的资历也不愁在别的部门谋份差事,为何也会去过那种“清灯古佛”的生活?

甄嬛回宫前槿汐对她说要狠心(槿汐极可能是果郡王的卧底)(3)

原因只有一个,甄嬛离开了皇宫,槿汐便更有机会施展自己的“计划”,不然,为何甄嬛一入甘露寺,果郡王立马就现身了呢?因为槿汐知道,甄嬛此时正处于“失恋期”,感情也最脆弱,只要有一个陌生男子“雪中送碳”地来关心她,她很快便会迷失自己,从这一点来看,崔槿汐可真是够“坏”的!

而事实也确实这样,甄嬛也很快中了槿汐的“局”,甄嬛一进甘露寺,便受到甘露寺尼姑的虐待,剧情明面上好像说是皇后授意所为,可谁又能肯定不是果郡王与槿汐联合而设的“局”呢?毕竟作为一代皇后,她会为了一个皇帝的“废妃”而不辞辛苦的来宫外赶尽杀绝么?所以弄不好这就是果郡王与槿汐设的一个“英雄救美”之计!

第三、崔槿汐将甄嬛从一个纯情天真的少女,一步步诱导上权力的顶峰,其居心何为?甄嬛在甘露寺与果郡王坠入爱河之后,竟然怀上了果郡王的骨血。可这时果郡王却误传“死讯”,让甄嬛痛苦绝望,然后才决心怀着果郡王的骨血重回皇宫来忽悠雍正。可这样的想法和决心都离不开槿汐的“旁敲侧击”。

甄嬛回宫前槿汐对她说要狠心(槿汐极可能是果郡王的卧底)(4)

这也可从后面槿汐为了让甄嬛回宫。竟然不惜牺牲色相勾引苏培盛而看出。这叫“一石二鸟”,既让甄嬛为此感动而更加信任她,又将苏培盛降伏,为己所用!阴险吧!可又有谁敢肯定这不是果郡王授意槿汐所为!诸位试想,如果甄嬛进宫后当上了皇后,她所怀的果郡王的骨血被忽悠成皇子,那么,宫内有槿汐帮甄嬛出谋划策来运作。

宫外有果郡王在朝廷上打点,而被忽悠了的雍正却蒙在鼓里,那么,果郡王的骨血就可能被立为太子,那样的话,后果就不堪设想了!难怪后来雍正会逼着甄嬛给果郡王喝毒酒,这也证明雍正也不是省油的灯,早就识破果郡王的毒计了!只有甄嬛还为果郡王悲伤,想替他一死,喝下那杯毒酒。

甄嬛回宫前槿汐对她说要狠心(槿汐极可能是果郡王的卧底)(5)

殊不知果郡王临死还利用甄嬛向他的皇兄反施一计,他假装很难过地夺回毒酒一口喝下,并告诉甄嬛:“你还有孩子”,然后毒发身亡,这让甄嬛从此更加仇恨雍正了!后来的雍正不是也被甄嬛给活活气死了么?这样看来,兄弟俩都不是啥好人!倒是难为了甄嬛,让他们当棋子使,大家怎么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