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读书会整理(读书摘要之牧誓逖矣)(1)

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 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

狄,1、古代北方部族。2、秦汉以后,中国对北方异族的统称。3、古代最下级的官吏。4、有力的麋鹿。5、古同“翟”,乐舞所用的雉羽。6、姓氏。

狄的甲骨文,写成大犬,犬为豕尾,封而能守的意思,大为神变,守在神变的范围之内,意为守神,极度忠诚之意,这与犬的本性相符,只不过狄更加特殊,是神性的相守。

荀子读书会整理(读书摘要之牧誓逖矣)(2)

狄为北方民族,北,背也,在对立的大环境下要维持统一,非得在神性级别相守不可,极高的忠诚与团结方能防止分裂。

狄通翟,表明了这一层意思,翟者,羽隹,风聚相应,风聚难散易,流变无常,应其聚,不应其散,谓翟,为生之乐,故狄更深层的含义,是忠诚于生命,死守生命之神,永不放弃。

荀子读书会整理(读书摘要之牧誓逖矣)(3)

故逖,止于狄,忠诚团结,维护生命之意,非远之意。

逖矣,西土之人!

来自西土的人们,你们是多么的忠诚和团结啊。

武王牧誓,首要条件,即是将士们的忠诚和团结。故王曰:逖矣!西土之人。

#典籍里的中国##读书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