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上午,黄河博物馆吸引了亿万黄河儿女的目光。黄河标志和吉祥物正式发布,古老的黄河文化自此跨入超级IP时代。

由九条指纹组成的黄河标志彰显黄河儿女集体宣誓保护母亲河、建设幸福河,寓意中华文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黄河吉祥物由六个分别以“少年轩辕黄帝、少年河洛郎、仰韶彩陶娃、少年黄河龙、黄河鲤鱼、镇河铁牛”为创意,被亲切地叫做“黄小轩、河小洛、宁小陶、天小龙、夏小鲤、平小牛”的“河宝”组成。这组可爱的萌宠天团,与“黄河宁天下平”主题口号相呼应,将向世界生动传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愿景。

黄河哪里是含沙量最大的地方(黄河宁天下平)(1)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需要新话语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国的母亲河,她孕育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

未成年人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基因的重点群体。在新媒体风行的时代,硬性灌输、枯燥说教的传统宣教模式很难让主旋律在青少年群体中入脑入心、行稳致远。黄河文化囊括了5000年中华文明史,博大精深。讲好黄河故事,让黄河文化真正动起来、活起来,知易行难,让广大未成年人自觉传承弘扬更富挑战性,需要从青少年抓起、从方法入手,在创新话语方式方面下大力气破解瓶颈和难题。

每届奥运会、冬奥会都有会徽和吉祥物,对传承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黄河标志和吉祥物全球征集活动组委会负责人表示:“我们在开展黄河文化遗产保护调研期间发现,黄河流域目前尚没有形成广大民众普遍认可的主标识和文化符号,导致黄河文化的传承缺少有效的载体和坚实的抓手,难以满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广大人民群众的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

黄河哪里是含沙量最大的地方(黄河宁天下平)(2)

全球征集好创意

标识和吉祥物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受众面广,是激活黄河文化密码的利器,可在讲好“黄河故事”、构建黄河话语体系方面发挥出独特有效的作用。去年11月3日,黄河标志和吉祥物全球征集活动在郑州启动,以中、英、日、韩、法五种语言发布了征集公告。本次征集活动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黄河水利委员会新闻宣传出版中心、河南省文联、河南省科协、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对外友协、郑州市政府、中国保护黄河基金会、河南省漫画家协会等机构共同举办,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全国著名美术学院作为学术支持机构,旨在举全国乃至全球艺术设计界之力,推出能够彰显中国精神、中国气派的黄河文化符号,以实际行动助推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为帮助广大设计工作者深入了解黄河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推出高质量的作品,2020年12月26日,征集活动组委会在郑州举办了黄河文化符号设计论坛,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琪以及2022北京冬奥会吉祥物设计团队专题授课,新华网、央广网进行了视频直播。组委会办公室根据专家学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起草并发布了黄河标志和吉祥物设计提纲,为打造精品力作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截止今年2月3日,共收到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应征作品1829件。

黄河哪里是含沙量最大的地方(黄河宁天下平)(3)

千里挑一:打造世界级IP

3月11日,黄河标志和吉祥物初评工作会议在郑州举行,来自历史文化、艺术设计、动漫文创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初评委员会,对应征作品进行了评审论证,40件黄河标志和40件黄河吉祥物设计方案入围;3月13日-19日,入围作品通过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光明网、学习强国、黄河网、掌上黄河、河南省漫画家协会微信公众号面向公众投票,共有215万人次参与投票;3月22日-28日,组委会邀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以及水利部、黄河流域九省区水利厅共46名专家学者对入围作品进行了复评。

5月18日上午,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江凌听取征集、评审情况汇报,并要求主创团队为黄河吉祥物每个角色赋予鲜明性格特征。

6月2日,河南省政府副省长何金平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会上,向黄河流域九省区通报了黄河标志和吉祥物征集、评审情况。

7月4日,黄河标志和吉祥物终评工作会在郑州黄河迎宾馆召开,来自黄河流域九省区水利系统代表以及历史文化、艺术设计、动漫文创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35人,组成终评评审委员会,对优秀入围作品进行了评审论证,并向组委会提交了终评结果。组委会立即召开工作会议,对终评结果进行了确定。7月5日上午,举行了优秀作品发布会,各大媒体进行了深入报道,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为切实做好黄河标志和吉祥物深化设计工作,组委会办公室成立了由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徽区旗设计者肖红、中国动画学会原会长余培侠任组长的专家组,根据各领域专家学者所提意见建议,指导主创团队对黄河标志和吉祥物优秀作品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深化设计。10月26日,各主办单位共同签发了《关于发布黄河标志和吉祥物的公告》,正式确定黄河标志和吉祥物设计方案。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徽区旗设计者肖红指出:“黄河标志和吉祥物文化内涵丰富、设计新颖、充满活力,在体现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发展愿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兼具国际化审美和跨媒体传播要素。”

中国动画学会原会长余培侠表示:“在新时代新征程推出黄河标志和吉祥物,是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时代价值的新探索,是延续历史文脉、向世界讲好黄河故事的新尝试,是让黄河文化焕发更强大的生命力、赋能母亲河幸福河更加出彩的新举措。”

黄河哪里是含沙量最大的地方(黄河宁天下平)(4)

黄河标志:黄河文化的高度凝练

黄河标志设计灵感来自于指纹和彩陶纹组合,寓意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极具生命力的指纹与彩陶涡形纹相融合,象征母亲河注入炎黄子孙的血脉,象征亘古不变的基因传承,彰显黄河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不断的密码,寓意中华文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按指印是中国人最庄重、最神圣的承诺表达方式,将指纹元素导入黄河标志,寓意中华儿女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集体宣誓保护母亲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整体图形呈天圆地方之势,构图稳健有力。由九层涡形指纹组成的“几”字形代表奔腾不息、百折不挠的黄河精神,内嵌“人”字则寓意黄河是充满活力、孕育文明的母亲河,彰显九九归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文理念,凸显“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人本思想。 黄河标志总体呈现黄色系,代表黄河、黄土、黄种人。九层涡形代表黄河流域九省区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在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黄”字取九鼎纹样,彰显国家战略、中国文化、中国气派、中国精神;“河”字结合“九曲黄河”体现了黄河主题,体现了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突出了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黄河哪里是含沙量最大的地方(黄河宁天下平)(5)

黄河吉祥物:传播黄河精神的使者

黄河吉祥物是一组承载深厚文化底蕴和洋溢时代精神的动漫形象,组合名为“河宝”,凸显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6个吉祥物分别取名“黄小轩”“河小洛”“宁小陶”“天小龙”“夏小鲤”“平小牛”,与“黄河宁、天下平”主题口号以及黄河标志相呼应。

“河宝”穿越历史时空,胸怀美好梦想,与中华母亲河的重要地位和精神特质相契合。6个可爱的好伙伴组成萌宠天团,将作为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传播黄河精神的使者,向世界传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愿景。

“河宝”融合黄河代表性文化符号

“河宝”融合了黄帝文化、河洛文化、仰韶文化、中华龙文化、鲤鱼吉祥文化以及镇河铁牛和“三牛精神”,囊括黄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自然生态和精神标识。

其中,“黄”字相对应的吉祥物是少年轩辕“黄小轩”。轩辕黄帝是人文始祖,是黄河文明的奠基者。设计少年轩辕黄帝卡通形象,寓意中华民族永葆青春、生生不息。“黄小轩”代表的是“开创”,胸怀万民、功峻德崇,拥有大无畏的开创精神。

“河”字相对应的吉祥物是少年河洛郎“河小洛”。“河洛郎”为中原南迁后裔,是讲闽南语的群体,在“台湾四大族群”中,人数位居首位,对河洛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弘扬做出了巨大贡献。设计河洛郎卡通形象寓意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该角色拟融入“河图洛书”、二里头遗址以及河洛古国等重大考古发现诸元素。“河小洛”代表的是“智慧”,文明智慧、传承守中,神秘的智慧点亮东方文明火把。

“宁”字相对应的吉祥物是仰韶彩陶娃“宁小陶”。仰韶文化是黄河文化的主根脉和早期重要的文化符号。以仰韶彩陶纹设计卡通形象,有破解黄河文化密码、中华文明薪火相传之意。“宁小陶”代表的是“勤劳”,质朴厚重、朴实无华,黄河黄土孕育出千年不变的勤劳本色。

“天”字相对应的吉祥物是少年应龙“天小龙”。取黄河巨龙、龙的传人之意。应龙是帮助大禹治水的神龙,又称黄龙,是大禹治水的功臣。设计黄河应龙卡通形象,意在激励作为龙的传人的黄河儿女持续弘扬大禹治水精神。“天小龙”代表的是“勇敢”,中华儿女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下”字相对应的吉祥物是黄河鲤鱼“夏小鲤”,取鲤鱼跃龙门之意。鲤鱼是黄河最具代表性的物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夏都在河南,“鲤”与“礼”谐音,取名“夏小鲤”也是“豫之礼”,是为了纪念夏禹治水。鲤鱼是夏帝禹治水后送给华夏儿女之礼,有母亲河、幸福河惠及百姓之意。“夏小鲤”代表的是“仁义”,谦谦君子、奋发有为,彰显礼仪之邦天下和合的中国精神。

“平”字相对应的吉祥物是镇河铁牛“平小牛”。镇河铁牛是黄河儿女惨遭水患后不屈不挠治水历史的见证。将其作为吉祥物,旨在引导黄河儿女持续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三牛精神”,奋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永久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平小牛”代表的是“奉献”,不忘初心、甘于奉献,体现了克己奉公,鞠躬尽瘁,无私无我的 “三牛精神”。

面向全社会普及应用

黄河水利委员会新闻宣传出版中心主任张松表示,黄河标志和吉祥物是对黄河文化的高度凝练和现代表达,是母亲河与公众重要的情感纽带,更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象征。黄委新闻宣传出版中心将会同全流域各省区和社会各界,把黄河标志和吉祥物普及应用贯穿到黄河治理各场景、全过程。

在30日举行的发布会上,黄河标志和吉祥物与普及应用办公室发布公告称,为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黄河流域九省区机关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事业单位等非营利法人或者组织,经黄委新闻宣传出版中心、黄河标志和吉祥物普及应用办公室许可,均可以使用黄河标志和吉祥物知识产权。

黄河传奇:六“河宝”向世界开讲黄河故事

10月30日上午,由央视动漫集团、黄河水利委员会新闻宣传出版中心、河南小樱桃动漫集团联合出品的大型电视动画片《黄河传奇》开机制作。该片共104集,主要讲述六个可爱的“河宝”齐心协力,帮助他们的小主人黄河河神冰夷(河伯)奋勇向前的动人故事。在“河宝”和大禹、后羿等人的鼎力相助下,冰夷在逆境中成长,在挫折中战胜自我,找回自我,以天下苍生福祉为重,大公无私,奋发有为,终于挫败邪恶的九隆,夺回河图,还大河安澜、天下太平。该片融合“鲤鱼跳龙门”“河伯献图”“河图洛书”“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后羿射河伯”“水月洛神”“伏羲画卦”等黄河流域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旨在打造一部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气派的动画精品,谱写一曲新时代壮丽的黄河史诗。

六大工程:激活黄河文化基因宝库

发布会上,河南省漫画家协会主席、黄河标志和吉祥物普及应用办公室执行主任张国晓介绍了《黄河标志和吉祥物普及应用总体方案》框架。该《规划》锚定黄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总目标,将重点实施“六大工程”,通过黄河标志和吉祥物在全流域深度普及应用,深入传承黄河文化基因,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超级IP,持续构建中华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新形态、新场景、新模式、新高地。

一是实施“这里是黄河”地标普及工程。配合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推动黄河标志和吉祥物在全流域黄河文化遗产廊道、黄河生态廊道、河长公示牌、重点治河工程、水文站等治河场景深入普及应用,综合运用现代信息和传媒技术手段,加强黄河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弘扬,在有效提升保护母亲河意识的同时,激发公众的家国情怀,汲取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进一步砥砺为民初心,强化同根同源的文化认同。

二是实施黄河动漫“双百”工程。着力活化黄河文化遗产,以《黄河传奇》百集电视动画片、《黄河故事》百部动漫绘本为抓手,通过黄河吉祥物“河宝”唤醒和激活黄河文化遗产资源,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其中,《黄河故事》百部动漫绘本由《黄河岸边的中国神话》《黄河岸边的中国精神》《黄河岸边的中国非遗》《黄河小英雄之考古探秘》《黄河小英雄之九省寻宝》《黄河小英雄之九省揽胜》六个书系组成,陆续在中央媒体连载,并以多语种在国内外出版发行。

三是实施《海晏河清》精品文艺工程。着力深入传承黄河文化基因,重点做好《黄河清风贯古今》《黄河文化中的廉洁故事》《焦裕禄》等黄河廉洁文化精品的创作与传播,为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提供坚实内容支撑,系统阐发黄河文化蕴含的精神和时代内涵,建立沟通历史与现实、拉近传统与现代的黄河文化创新传播体系,使广大干部群众不断从浩瀚的黄河文化中汲取前行力量。

四是实施《河宝科普总动员》科普动漫创作传播工程。着力国家创新高地建设,加大科普创作与传播力度,围绕黄河治理、应急管理、生态环保、交通运输、乡村振兴、卫生健康、气象等领域科普工作需求,持续组织创作一批集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的科普精品力作,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坚实科普支撑,打造与幸福河建设、现代化河南建设相适应的科普创新体系。

五是实施黄河文化“走出去”工程。着力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结合“中国黄河”国家形象宣传推广行动,制作“河宝和您在一起”系列动漫微视频,有效增强黄河文化亲和力、感染力和辐射力。在国家文化年、中国旅游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黄河文化月等活动中融入黄河标志和吉祥物元素,打造黄河文化对外传播符号。

六是实施黄河交通指引工程。在沿黄九省(区)与黄河交会的干线公路设置由黄河标志和吉祥物组成的交通指引标牌。同时以黄河标志和吉祥物为依托,打造“黄河号”中欧班列、高铁专列、城铁专列、地铁专列以及黄河文创主题车站,提升公众对黄河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三大行动: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

“十四五”期间,黄河标志和吉祥物普及应用办公室还将会同全流域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开展“三大行动”,合力打造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新高地。

一是开展黄河超级IP“七进”行动。鼓励全流域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积极普及应用黄河标志和吉祥物,合力助推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黄河标志和吉祥物为创作素材,持续创作一批动漫公益广告,推进黄河文化和黄河精神“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教材、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活动,大力营造“保护母亲河、建设幸福河”的浓厚社会氛围。

二是开展黄河超级IP赋能实体经济专项行动。以建设黄河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实验室为基础,组建黄河文创联盟,全力推进“黄河 ”融合发展战略,面向全流域甄选优秀消费品、日用品企业持续推出一批能够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黄河标志和吉祥物联名产品,重点做好黄河文创产品研发和黄河主题航班、主题银行建设,让全流域的好产品插上文化和创意之翼,让古老的黄河文化以青春的姿态、爆款的流量跨越千山万水、飞入千家万户。

三是开展世界吉祥物大会筹办行动。会同国际友好省州、友好城市开展吉祥物民间外交,邀请近几届奥运会、冬奥会、世博会吉祥物以及米老鼠、熊本熊、布朗熊等全球主要城市的吉祥物和动漫明星齐聚黄河河畔,与黄河吉祥物共同唱响黄河大合唱,持续推出跨国联名动漫作品和文创产品,并筹办全球文创论坛,着力构建完整的国际文创交流和传播生态链条,为国际话语体系建设贡献“河宝”智慧、提供“河宝”方案。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世界大势,浩浩荡荡;华夏文明,横亘古今。黄河标志和吉祥物的揭晓发布,是落实领袖嘱托的宣言,是共鸣、是知遇、是召唤。扎实搞好黄河标志和吉祥物的普及应用,是全体黄河儿女的共同责任,接下来还有很多路要走、还有很多事要办。相信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再过不久,黄河沿岸的城乡景观,黄河抢险队的队旗、队服,黄河儿女家里的日用品、电视里的动画片、网络世界的AI虚拟主播,小朋友手里的玩具、吃的喝的用的,都将随处可见黄河吉祥物可爱的卡通形象,黄河文化会变得生动有趣、入脑入心,黄河故事一定能实现从“要我听”到“我要听”的转变,呈现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唱响黄河大合唱的绚丽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