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HR朋友会让我推荐测评工具,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测评工具,往往不知道怎么办?实际上测评工具说多是多,说少也少,我曾经推荐过的测评工具,恐怕一支手可以数出来。

有哪些第三方测评工具(线上测评的效度从哪里来)(1)

在我介绍自身比较认可的测评工具的过程中,很多HR也会问我信效度的事情。有些HR经常被0.8以上,甚至更高的效度所震撼。其实我想讲的是:所有测评公司给出的测评工具效度大都是自己给的,很少有第三方认证的。少数经过英国心理学会,或者美国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会认可的工具,效度上是有保证的,这方面,比如嗨优测评(GBA)、KF等企业的测评工具效度有比较高的可信度。

有哪些第三方测评工具(线上测评的效度从哪里来)(2)

预测效度

既然说到这里,那么测评工具的效度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我这里首先普及下什么是效度。效度主要分为表面效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实证效度(效标效度)。除了表面效度没有价值,其他三种效度都是有价值的,可以证明效度本身。

如果你去翻看各家知名测评公司的技术手册(或者我们叫信效度证明),你会发现结构效度和实证效度(效标效度)是经常被提到的,我们今天重点讲后一个效度,实证效度。

有哪些第三方测评工具(线上测评的效度从哪里来)(3)

实证效度(效标效度)中又可以分为预测效度和同时效度,所谓预测效度,就是这个员工过了半年或者一年,把员工的工作表现和之前的测试结果做一个相关。这种方法现在中国很少企业在做,包括在培训项目中真正用前测和后测的公司也较少。测评公司做的难度就更大,因为投入的成本比较大。但是也有国外的公司在研究时曾这么做,比如国外有个研究表明高绩效人群中高潜力人群少于40%,这个研究就是潜力的预测效度设计。

但是我个人其实一直比较怀疑潜力这个设定,这本身有点像逻辑陷阱,你说短期不能体现潜力,那么到底多久能体现潜力呢?所谓的千里马和伯乐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比如任正非曾说,人才是打出来的,这又是一篇可以写的文章。

有哪些第三方测评工具(线上测评的效度从哪里来)(4)

同时效度

而同时效度,则是我们用的比较多的。比如我们在验证效度时,会把测验的成绩和主管的评估进行比较,看他们的吻合度,这是一种设计;再比如我们会把测验的成绩直接去和当期绩效比较,这也是一种设计(类似人才盘点,只不过目的不同)。

再比如,我们会去考察不同测评相似维度的相关度(这句话有点晕)。举例说,为了验证某个人格测评的效度,我们会让这些测评对象去做CPI、EPPS这些测评,看看其中类似的维度(比如灵活性)相关性如何,如果超过0.6,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结果。这有点刻舟求剑的味道,但不是贬义。好的测评一定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测评的传承性是非常明显的。有时候会发生不是所有的维度都能找到的情况,比如有些测评包含了同智商相关的维度,非人格类的维度,如果数量不多就没有大的影响。

有哪些第三方测评工具(线上测评的效度从哪里来)(5)

目前,我们所谓的效标效度主要是来自于同时效度。以上三种设计,特别是第一和第三种是常用的。

当然,看完这篇文章,你可能仍然对效度的来源云里雾里,但是没有关系,你只要知道效度主要是来自测评公司自己的证明——基于用户数据组的分析报告或研究成果。有了这些证明,至少可以帮助我们去打破测评公司的面纱,了解他背后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作者:韩文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