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战术

让外行人也能看“门道”!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1)

影视&游戏

在上一集中,我们说到了目前现代战争类题材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所面临的武器外观版权问题: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第一集)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2)

其实武器的版权问题并不仅仅是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才有,任何“次世代”、以现代战争为背景的游戏可能都会有这样的问题,举个例子:皇牌空战7(Ace Combat 7)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3)

作为游戏开发商的万代南梦宫(对,就是那个为了感谢上海警方打假,而送了上海警方一款“黄金独角兽”模型的“模型大厂”,这个厂子也是做游戏的……)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4)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5)

(上海警方估计收到这个高达模型的时候,都是懵逼的……)

万代南梦宫的的确确是拿着很多家飞机制造公司的授权,才敢把游戏放出来: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6)

(毛子的米格系列应该也有,只不过貌似没把授权协议放出来)

他不敢不拿到授权,因为之前就吃过一次官司,毕竟,“东半球最强法务部”虽说也是在日本,但却在任天堂,而不是万代南梦宫……

所以说,外观版权和名称版权这一块,是现代战争题材下的任何军事游戏,不管主体是天上飞、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可能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当然,作为一个相对于电影来说,电子游戏的确还算是个新潮的娱乐方式,再加上这个行业有着清晰可见的独特性,有一些法律纠纷再正常不过了,况且枪厂与游戏厂商的矛盾并不尖锐,除了上法庭之外,外观版权和名称版权的问题当然也可以解决。

比如说,有些游戏厂商会先从自身下手,对自己的数据先砍一刀,使其避免大部分的法律纠纷,举个例子:维尔福集团(Valve)。

你可能没怎么听说过这家公司,但是他们的游戏却很有名。

在上一期中的评论区,也有很多朋友们提到了Valve的反恐精英(Counter-Strike):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7)

作为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领头羊,CS的影响力自不必说,但是如果各位是枪械爱好者的话,基本上可以发现,从CS初代,一直到使用更高级画面引擎的CS起源(Counter-Strike:Source),有些枪的建模和贴图,一直都是有问题的: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8)

(拉机柄和抛壳口在左边的AK……)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9)

(拉机柄在左边的AWP……)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10)

(抛壳口和助推柄都在左边的M4……)

以上三把枪,无一例外地全部左右镜像了,虽然说这个问题全在最新的CS:GO(Counter-Strike: Global Offensive)中解决了: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11)

(CS:GO中的AK)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12)

(CS:GO中的AWP)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13)

(CS:GO中的M4)

所以很让人怀疑,期初CS把枪械建模给左右镜像,主要就是为了规避版权问题。至于为什么CS:GO中改回来了,那么很可能就是武器的外观版权问题解决了咯……

维尔福的这种做法没有引来法律纠纷,于是一些预算不足的、或者拿不到外观授权的游戏公司,也就只能出此下策了。

比如《战地4》(Battlefield 4)中,开发商Digital Illusions CE(EA是发行商!不是开发商!)因为没有取得卡拉什尼科夫武器公司(Kalashnikov)旗下的伊孜玛什公司(Izhmash)的外观授权,所以对出现在游戏中的AK-12初始型,也只能采取这种镜像大法: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14)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15)

(战地四中的AK-12初始型,拉机柄和抛壳窗都在左边)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16)

(实际中的AK-12初始型,拉机柄和抛壳窗都在右边)

只不过两方都没有想到,2020年排版的最终型AK-12,均不是以上两个样子……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17)

(AK-12最终版:哈哈,没想到吧!)

既然镜像大法有用,那么干脆有些游戏厂商,会把枪械修改得“人不人、鬼不鬼”,让你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什么枪,“有内味了”,但是仔细看,从外观到刻字,都不是……举个例子:《僵尸世界大战》(World War Z):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18)

(你以为这是MP7?亦或者TP9?游戏厂商:都不是,但都可以,也都是你以为就行!)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19)

(你以为这是MP5?仔细看!并没有哦!)

当然,如果外观一定要正确,那么我还是可以从名称下手的,比如《战地4》(Battlefield 4)里面的狙击手的顶级武器:SRR-61。

对,你是不是没有听说过这把枪?

其实这把枪长这样: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20)

额?这不是美国CheyTac产的M200干扰(Intervention)狙击步枪么?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21)

Digital Illusions CE表示:不是哦,我们是根据其配发编号来命名的。(军队一般不会对公发编号的产品深究其版权,比如等下你会看到“95式”……)

众人:啥?M200这种枪还有军队配发的编号?配发给哪个部队了?

Digital Illusions CE答:约旦第61特种侦察团!(Jordanian 61st Special Reconnaissance Regiment,这个缩写正好就是“SRR-61”……)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22)

(按照这样的说法,实际上M200也有蛮多特种部队使用的)

CheyTac:我……!你……!算了,不生气……

所以,改名字,也变成了游戏厂商规避版权的一个方式之一,而我国也有一个这样的例子:《少女前线》(Girls' Frontline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23)

相传比利时的国营赫斯塔尔公司(FN)在美国加州起诉《少女前线》的制作方云母组(Mica),认为其未经授权使用FN国营赫斯塔尔公司武器属性数据,侵犯了自身权益。

FN赫斯塔尔同时指出,该司自2018年8月起多次尝试联络云母组,希望能够就枪械数据用于娱乐产品的许可证问题达成共识,但并未得到回复。

而该许可证成本FN赫斯塔尔声称只有500美元上下。

首先,这是个假消息!小编当时去原网站想继续找找详情,却发现根本没有这个网址。

况且,虽然小编不怎么玩《少女前线》,但是还是知道,游戏中的FN公司产品,比如说FNC,其在国际版中的名称,其实叫做:FCB……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24)

(FNC尚且如此,其他一些可能有版权问题的枪械,也完全可以改改名字)

而且《少女前线》的表现主体是少女,武器其实可以不那么精细,即便《少女前线》换个名字,不换妹子,一切都木有问题。

至于《使命召唤6:现代战争2》(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 2)里面的Gluke手枪: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25)

《使命召唤8:现代战争3》(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 3)里面写作“95式”(Type 95),实际“97式”: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26)

《僵尸世界大战》(World War Z)的: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27)

(你以为这把是犀牛转轮(ChiappaRhino)?不像哦!而且连下挂的那个枪灯,看起来像不像神火(Surefire)的

(看起来像不像神火(Surefire)的X300?也不像哦!)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28)

(这个就不必多说了,都懂的……)

都是各种从名称与外观上规避版权。

但是武器名称这个事情,也的确不能随便开玩笑,当初HKM4那事情,直接逼得HK公司把研发出来的新型AR类步枪,改名为HK416,只能说明“M4”这两个字母的名称版权,在柯尔特(Colt)手里,而且还牢固得很。

不过现在,在中国,M416可比HK416出名: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29)

至于上期中我们提到的98K,嘿嘿嘿,这个的确是版权到期了,所以PUBG敢打全名: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30)

(PUBG里面的98K其实是打得全名Kar98K,只不过98K更为简短)

好,说完了通过修改外观规避的、修改名称规避的,那有没有不通过修改任何数据、模型、甚至根本不规避的方法?

有啊,买授权啊。

当然,现在游戏厂商找枪械厂商买授权,比如上文评论中一些朋友提到过的《霹雳小组4》(SWAT4):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31)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32)

在游戏的开头,就有柯尔特(Colt)、伯奈力(Benelli)的授权文件: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33)

只不过有时候,武器公司也是看人下菜,你大游戏公司赚钱,我武器厂商自然多要一点更好,毕竟自己可以多赚一点。

而有些小的游戏公司也想要授权,但武器公司觉得榨不出啥油水,也懒得麻烦,干脆就不理他们了。

这就苦恼了大小游戏公司了:都想省钱,但还是要授权,这咋办嘛?

其实还有一条路:问真枪厂家买不到授权,可以问Airsoft厂家买嘛!

比如在Airsoft界大名鼎鼎的气枪制造厂商:法国Cybergun以及德国Umarex,这两家的产品,就是以全比例、全刻字为主要卖点,因为他们就买到了基本上上面上大部分主流枪械的外观授权: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34)

(Cybergun公司LOGO)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35)

(比如说Cybergun就敢在他们家官网直接挂上FN的LOGO开卖,有授权就是这么豪横)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36)

(小编一朋友就是不折不扣的全比例、全还原的Airsoft与装备党,当时在德国的Cybergun展台,把玩着他们拿到I

(把玩着他们拿到IMI授权制造的沙漠之鹰气枪)

而Umarex更不必说了,人家一个1972年成立的专门生产非致命性武器的老牌德国公司,在1993年就收购了Walther Arms(瓦尔特武器),Walther的外观版权就很好解决了,至于什么HK: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37)

贝雷塔(Beretta):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38)

都不算什么大事了,要外观数据,一句话的事情。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39)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40)

(小编那朋友当时也在德国的Umarex和Walther Arms展台,把玩着还没有上市的G19X气枪和HK417与HK416A5气枪,

(手感的确不错)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41)

(当时旁边不远处就是Glock展台,直接能把玩到真枪的G19X)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42)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43)

(然后旁边的HK真枪站台上,就摆着这HK417和HK416的民用版本:MR308和MR223……)

游戏公司可以直接问他们购买外观授权,这两家公司的授权费也的确便宜实在、童叟无欺、不玩虚的。

(Umearex也经常与一些气枪厂,比如VFC这种气枪厂进行合作。其实一般这种合作,都是Umarex把真枪数据给VFC,VFC生产后运回Umarex,然后Umearex进行打标、贴牌、销售,没办法,真枪数据只有Umarex和Cybergun最齐全、最准确)

若是有人问这游戏的枪械版权问题,游戏厂商可以直接大方地回答:“我的授权就是这个Airsoft公司给我的,我们也是拿着他们提供的气枪来建模的,跟真枪没啥关系,真枪我们不懂。”

就一句话,关系两清,岂不快哉?

当然,这类的游戏公司也很实诚,直来直往,没往别处想,非常正常。

但是在2007年,一种游戏厂商和枪械厂商的新商业合作模式被拓展了出来,并且得到成功地运用,使得在那之后,现代战争题材的游戏就雨后春苏般地一个又一个地出现,玩家们能玩到的枪也越来越多了。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44)

那么具体是什么方法呢?

我们下期再来讲述吧!

祝君阅读愉快

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欢迎评论点击在看分享转发

极·战术 ∣做有料的军警频道

不被限制的射击游戏(多数射击游戏绕不过的坎-版权问题)(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