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灭亡原因,是一个吝啬又精明的国王,拼命压榨民众导致崩溃

隋朝的灭亡跟秦朝的灭亡一样,都是属于强盛而迅速衰亡的典型。从国家整体实力来看,均拥有强大的物资储备和严整的军队部署,但是在很短时间内却被起义军攻陷,导致土崩瓦解迅速灭亡。

聪明的王后和古怪的国王(是一个吝啬又精明的国王)(1)

1.国富民穷,强大而吝啬,没有跟民众共享强大果实是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隋朝府库充盈,到处屯粮,看起来国家十分富强,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众遭遇灾害,哀鸿遍野,朝廷却一味索取,不知赈济,最终导致反叛者都以开仓放粮作为诱导民众的口号。以李密的瓦岗军为例,自从攻占了隋朝的洛口仓之后,缴获的粮食够400万人整整吃上一年,由此李密拥有了这个反抗隋朝的强大饭票,力量得到了迅速加强。

聪明的王后和古怪的国王(是一个吝啬又精明的国王)(2)

同时,这样的实例还不是孤例,在隋朝末年,朝廷积累在各地的粮仓,均被反叛的领袖和原来的隋朝官员,当做招兵或者善后的手段。不得不说,吝啬的隋朝政府积累丰富粮仓和造成的民变之间,具有显然的因果关系。只要哀鸿遍野的境况和重门紧闭的粮仓成为社会矛盾的爆发点,政权的崩溃指日可待。

聪明的王后和古怪的国王(是一个吝啬又精明的国王)(3)

2.将民间社仓改为官办之后,信息的不畅和管理的繁琐成为隋朝矛盾积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社仓本来是民间公共积累应对灾荒的方式,通过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的方式以应对不时之需,应该说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民间的智慧。隋朝政府看中了这块肥肉,认为社仓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可以加以利用,所以把社仓改为官办。

聪明的王后和古怪的国王(是一个吝啬又精明的国王)(4)

这样,民众自发的互保行为成为了政府的公器,政府认为老百姓不珍惜社仓的储备,总是对社仓储备轻易使用,所以改变了相应的管理方式。但是这种僵硬的管理方法跟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别,且由于古代信息不畅通,中央和地方交流繁琐,导致社仓形同虚设。饿殍遍地的情况下地方官员没有朝廷的旨意也不敢轻易开仓,由此造成了民众和政府矛盾的爆发。

聪明的王后和古怪的国王(是一个吝啬又精明的国王)(5)

3.隋朝大兴土木,修建了很多重大工程,但不惜民力,百姓苦不堪言

隋朝末年的社会危机,在很大程度上跟自然灾害有关,但与修建大型工程也有必然的联系。特别是隋炀帝修建南北大运河,修建东京洛阳城等,都是非常巨大的工程设施,尽管对历史贡献很大,但也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聪明的王后和古怪的国王(是一个吝啬又精明的国王)(6)

因为在修建工程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便是需要民工的付出,特别在古代的社会条件下,民力付出是实实在在的事实。隋朝工程浩大,但修建速度却非常快,说明这样的建设中全国的男丁都要参与其中,而且工程修建完全没有考虑到农闲和农忙的问题,工程一口气修完了,农事也耽误了,由此激发了更大的矛盾。

聪明的王后和古怪的国王(是一个吝啬又精明的国王)(7)

概而言之,隋朝灭亡的原因有三:

其一,国富民穷,激发民变,隋朝国力强盛,府库充盈,但流民饿殍哀鸿遍野,最终反叛者以开仓放粮号召起义;

其二,社仓变质,需求脱节,社仓本是应付灾荒的民办行为,改为官办后,管理繁琐,需求脱节,最终积累矛盾;

其三,大兴土木,徭役繁重,隋朝多项重大工程没有考虑实际,竭尽民力,导致徭役繁重,百姓苦不堪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