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医王清任说:“古人立方效者,必是亲治其症,屡验之方。”

其创制的血府逐瘀汤,正是他和后世医家屡次效验,可治多种病症的好方。

血府逐瘀汤在疑难杂症中的应用(一味清代名方血府逐瘀汤)(1)

有关"血府"的说法,《内经》早有记载:“夫脉者,血之府也。”这里所指的血府是脉。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简称血管。

血液在脉中循行于全身,所以将脉称为"血府"。血府逐瘀,便是逐血中的瘀滞,让脉行顺畅。

但王清任创制的血府逐瘀汤,针对的是“胸中血府”。中医认为,心肺位于胸中,肝位于胸胁。

血府逐瘀汤在疑难杂症中的应用(一味清代名方血府逐瘀汤)(2)

心行血肝藏血,肺朝百脉,肺心肝功能失常易产生血流方面的病变,或出现气滞血瘀的病候,甚至因气机不畅引起精神类疾病。

表现为:

血瘀胸中,气机阻滞,清阳郁遏不升,造成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且有定处。

胸中血瘀,影响及胃,胃气上逆,故呃逆干呕,甚至水入即呛。瘀久化热,则内热目眩昏厥,入夜潮热。瘀热扰心,则心悸怔忡,失眠多梦。郁滞日久,肝失条达,故急躁易怒。

另外,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均是瘀血征象。

血府逐瘀汤在疑难杂症中的应用(一味清代名方血府逐瘀汤)(3)

结合《内经》之血液在脉中运行不息,贯通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包括布于胸中这一点,血府逐瘀汤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不但可治胸中血瘀、血行不畅,还可通治一切气滞血瘀之证。

那么气滞的原因是什么呢?

气是一种流动的状态,受寒可导致气滞,受伤可导致气滞,甚至手术都可导致气滞,但尤以肝郁气滞为多。

肝为木,肝木如同树木制造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有着调理气机的作用。若是肝郁,情绪不佳,气机不得正常运行,容易影响血流的行进。形成气滞血瘀。

血府逐瘀汤在疑难杂症中的应用(一味清代名方血府逐瘀汤)(4)

因为妇女受肝气不舒影响最大,而肝经循行经过女性生殖系统,所以,应该说,气滞血瘀的情况,在女性身上反映的是最明显的,而女性的妇科是重灾区。

比如,对于女性不孕症患者,经期少腹及腰部疼痛,月经量少,色紫黑夹块,胸闷不舒,胁肋及乳房胀痛。

舌紫暗,有瘀斑,脉沉涩等症状的,可以判断为肝气不舒引起的气滞血瘀,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味调理,效果不错。

血府逐瘀汤在疑难杂症中的应用(一味清代名方血府逐瘀汤)(5)

另外,对于痛经的患者,如果有情绪不佳,急躁,同时月经来潮时腹痛难忍,血量少,色紫黑有块,下腹按有痛感,舌质颜色暗淡或者青紫,脉沉迟等症状,则可以判断为气滞血瘀。

可以用血府逐瘀汤调理,调畅气机,活血化瘀、通经止痛,则经通而痛自止。

所以,此类妇产科疾患,如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输卵管不通、不孕症、子宫外孕、闭经、更年期综合征、流产后腰痛出血、乳腺增生症等疾病,如果有肝气不舒的症状,同时有瘀血指征者,可以使用本方调理,或者阶段性地使用本方,调畅气机,活血化瘀,将局面打开,再去调理其他,则见效更快。

血府逐瘀汤在疑难杂症中的应用(一味清代名方血府逐瘀汤)(6)

且看血府逐瘀汤组成:

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穹、牛膝。

来一起观摩各位如何逐瘀。

前面提到,治胸中血瘀,主要是指心肝肺之血瘀,且更多的是针对肝郁气滞。

当归是血中圣药,行心之血,调肝之气,养血和血,可预防它药活血而造成耗血,故而王清任大人点兵点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它。

血府逐瘀汤在疑难杂症中的应用(一味清代名方血府逐瘀汤)(7)

另有桃仁、红花、赤芍、川芎这些归属肝经的重要人物。

桃仁破血行瘀。

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川芎搜肝气,补肝血,润肝燥,行气活血。

互相配合不伤肝,温和有力逐血瘀。

血府逐瘀汤在疑难杂症中的应用(一味清代名方血府逐瘀汤)(8)

且赤芍,桃仁,川芎红花还在心经行血,既行心血,又畅肝气,既让气中之血活动起来不淤滞,又让血中气机活动起来不凝滞,让血液如一潭流动的活水,祛瘀生新,逐走滞塞。

而柴胡,疏肝升阳和胃,由于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头痛身重等。柴胡之升阳,能使浊气随降,既能解表退热,又能调畅气机散气滞,气行血便也活起来了。

血府逐瘀汤在疑难杂症中的应用(一味清代名方血府逐瘀汤)(9)

牛膝,治肝阳眩晕,引药下行。不仅能让治疗的病位往下,更可让所逐之瘀血下行。就像古代流放犯人,牛膝就是那个押解犯人的衙役。是本方逐瘀之点睛。

加上生地清热滋阴凉血,可令上药行气又无伤阴之弊,并可防血热引起头晕止眩,甚至瘀热于心引起失眠心悸等。

桔梗,担负着通肺理气的重要职责。而枳壳是归属脾胃经的,看起来与前述兵将不合拍,但用方讲究排兵布阵,环环相扣,脾胃位处中焦,担负着运转之责,就像一个交通枢纽,调畅上中下之气机,并可防胃气上逆引起干呕等。

血府逐瘀汤在疑难杂症中的应用(一味清代名方血府逐瘀汤)(10)

桔梗枳壳与牛膝相遇,相当于桔梗在上游,枳壳在中游,牛膝在下游,每一河段都有人负责,整个的气机血液便运转起来了。

由此,血府逐瘀汤既能升达清阳, 又可降泄下行,逐瘀滞,使气血和调。全身与之相关的病症都可用其治疗。

而为了让更多人方便用药,血府逐瘀汤被制成了多种制剂,比如胶囊、丸剂等。若对症,常可收到比较快的效果,且无副作用。

血府逐瘀汤在疑难杂症中的应用(一味清代名方血府逐瘀汤)(11)

但既为逐淤,非瘀血证的患者长时间使用本方,有的会出现全身虚弱感、肌肉软而无力等症状。故而辨证很重要。

提醒提醒: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中提到的方药,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