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录音影像 孙中山存世流传的唯一声音(1)

今天是国际档案日。随着时光的流逝、世事的更迭,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原始档案的价值与日俱增。孙中山生前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字档案资料,但其存世流传的语音资料却仅有一段。

▲这是孙中山先生在逝世前一年留下的、其一生中仅有的一次录音留声

诸君,我们大家是中国的人,我们知道中国几千年来,是世界上头一等的强国……那么为什么我们这个国家正在落到这个地步,我们是中国人应该要赶快想想办法……

鲜为人知的是,当年为孙中山先生演讲录音的是一个如皋人——时任《中国晚报》社社长的沈卓吾先生,他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制作音像档案第一人”

孙中山录音影像 孙中山存世流传的唯一声音(2)

▲沈卓吾在留声机旁

1924年5月,孙中山正在广州白云山养病。当时,上海《中国晚报》组建留声部,社长沈卓吾为宣传革命学说、扩大报纸影响力,决定为孙中山先生演讲录音。获得对方同意后,他带着技师赶往广州。

沈卓吾一行人抵达广州时,孙中山先生正卧病在床。沈卓吾提前做好了一切准备,在广州南堤(现在沿江中路)临时设立了录音室。近一个月后,孙中山病情初愈,这才得以录音。当日,孙中山先生拿着事先写好的文稿,对着留声机开始演讲。

从筹备到录音,其过程十分艰难。在《中国晚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四周年出版的《中山先生留声纪念集》中,刊发了于右任先生的回忆文章,其中提及此事:“余在广州遇沈同志卓吾,讶其焦困特甚,询知卓吾携技师数人,欲得总理讲演制为留声机片,使国内外无由亲聆总理之音者,藉此话片如闻面命。”

孙中山录音影像 孙中山存世流传的唯一声音(3)

民国十三年五月三十日《总理留声话盘国语演说词》

孙中山录音影像 孙中山存世流传的唯一声音(4)

民国十三年五月三十日《总理留声话盘粤语演说词》

为了让更多民众能够听懂演说的内容,孙中山先生的演讲专门录制了国语和粤语两个版本。

沈卓吾将孙中山的演讲制成全套三张(国语两张、粤语一张)每分78转的胶木唱片,由大中华唱片厂对外发行。第二年,孙中山在北京病逝,这段录音便成了他存世流传的唯一声音。

孙中山录音影像 孙中山存世流传的唯一声音(5)

▲孙中山先生演讲的录音留声片

在个人日记中,沈卓吾详细记述了为孙中山先生录音时的经历。其原文如下:

民国十三年五月四日,上午九时,自沪乘日轮静冈丸起程,风平浪静,欣治、庆三两位录带技师同行。

五日,航行甚稳,波平如镜。

六日,航仍平惟舟行渐南,暑热渐增,船员均改御夏服。

七日,下午一时抵港(香港),晚十时,换乘英船赴港,船上有英兵警备。

八日,上午六时抵广州,投宿泰安旅馆,多蚊,夜不成寐。

九日,迁居东亚旅馆,室仅容膝,然较昨舒适多点。

十日,孙大元帅身体不豫,颇以为虑。

十一日,孙大元帅仍卧病,收音时日不能定。

十二日,谣传孙大元帅病笃,愈觉焦躁不安。

十三日,偕技师往南堤俱乐部视察,准备布置收音室。

十四日,将所携收音机件运往南堤俱乐部。

十五日,收音机件装置完成,是日起,作种种准备。余忽患痢,仍每日力疾赴俱乐部,天复多雨,殊觉烦闷。

二十二日,许崇智将军就任总司令,孙市长哲生莅临俱乐部,视察收音设备,谈悉大元帅已痊可。

二十五日,欣治君亦患病,热度高至三十九度。

三十日,接大元帅侍从室通知,本日可以收音,下午五时,孙大元帅果由大本营乘以汽艇莅俱乐部,扈从仅二人,并无戒备。余早已率同技师,屏息以待;孙公服灰色中山装,身高五尺一寸,当将收音喇叭高度校正,并敬谨禀告收音上一切心得,当蒙首肯,旋即起立演讲,态度从容和蔼,发音高低适中,计收国语四面、粤语两面,孙公虽在病后,毫无倦容,共历四十分钟而退,仅最后略现气急而已。

六月五日,上午抵沪,此行已逾一月,大功告世,可喜也已。

……

从这段日记可以看出,沈卓吾为完成孙中山先生的录音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世纪唱片”现存不足10套

沈卓吾极为看重为孙中山先生录音一事,他要求在《中国晚报》报头上加印一行字:“国父声音之所寄托”,并将自己开办的唱片厂命名为中山留声厂,连续十余年向海内外发行孙中山演讲唱片。

孙中山录音影像 孙中山存世流传的唯一声音(6)

▲1924年11月18日上海《申报》载《孙中山抵沪纪》云孙中山北上到上海受到热烈欢迎,二排右二为陈兴汉、右三沈卓吾。

据沈卓吾之女姚沈美德回忆,她于1937年春将孙中山先生留声片的铜模亲捐于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1949年姚沈美德迁居台湾后一直藏有全套唱片。1955年12月,在中山先生九十诞辰之际,她呈准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商请以原片重录,一切务求存真,以广流传。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磨洗,孙中山演讲唱片完整保存下来的已寥寥无几。据收藏界人士估计,现存于世的不超过10套。除宋庆龄故居纪念馆、上海博物馆等几家文博单位外,民间很少能见到此物。

沈卓吾的一生虽是短暂的,但他也是一位伟大的革命者、务实的实业家和敬业的传媒人。他为孙中山录制了唯一的一段存世录音,成为中国唱片史上的“王中之王”。

图文音频提供 | 市档案局周丽君

编辑 | 佘记南

校对 | 吴海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