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遥感数据处理大赛(商界英杰吴双在航天遥感卫星应用领域)(1)

但开展国际航天高端合作并不是一帆风顺,从开始我们的专家遭遇签证拒签、技术屏蔽,到中外专家合作解决111个技术难点,我们经历了一系列挑战,也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国际航天合作经验。

“十二五”期间,卫星及应用产业被列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我们也再次冲击新的目标,在北京一号基础上,启动第二代卫星计划。

我们执着的信念和对产业前景的坚定信心,赢得了国家和北京市等支持,成功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北京二号成为我国第一个民用商业遥感星座项目。

随后几年,我们跨越了国内外融资、关键技术攻关、航天商业模式创新等一道道难关,2015年7月11日,北京二号星座成功发射。该星座由3颗0.8米高分辨率卫星组成,可对全球任一地点1-2天内进行重复拍摄,星座数据的获取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今天,我们的遥感卫星运行、大区域影像获取技术等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但可更好地满足国家对高分遥感卫星数据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国际上,我们也已实现面向全球的商业服务。去年,我们在印度和澳大利亚与国际顶级公司同台竞标,成功胜出,提升了我国在国际卫星遥感数据市场的影响力。

卫星遥感数据处理大赛(商界英杰吴双在航天遥感卫星应用领域)(2)

拍得好,更要用得好。多年来北京一号、二号遥感卫星,为我国资源动态监测、城市精细管理、灾害应急等提供了大量遥感信息。如:我们连续十余年为国务院办公厅提供全国沙漠化土地动态监

测;为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等提供海量的遥感数据;为北京市政府提供遥感创新公共事务管理支撑,等等。

24小时365天全天候值守,是我们卫星运行保障团队的工作要求。在北京奥运会、G20峰会等重大活动以及汶川地震、江苏盐城风灾、四川茂县新磨村山体滑坡和泰国曼谷洪灾等国内外重大灾害中提供了快速的空间数据支持,得到相关政府及国际组织的高度评价,特别是亚太空间合作组织还专门向我们派发了照会文件,表示感谢。

其实,在这个领域,我们越是沉下心来钻研,越是感到幸福和自豪。一位北大毕业的年轻同事的话让我感动,他说,以为毕业没有当上公务员,就不能直接为国家效力了,没想到在我们企业依然可以用遥感技术直接为满足国家重大需求服务。

正是国家鼓励民间资本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的政策支持,才使得我们凭借技术优势,进入到这样一个原来难以企及的航天技术领域,成为首个民营遥感卫星运营企业,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引领我们实现了稳步和跨越发展。

我深深感到,一个人、一个企业的成长,离不开时代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更离不开对理想信念的坚持坚守。

上世纪90年代有人劝我,建个寻呼台赚钱更快,前几年也有人说投资房地产回报更高。面对不同行业高额利润的诱惑,我和我的团队没有动心;面对技术难关和市场挑战,我和我的团队没有动摇,始终专注研发和创新,在坚持科技引领的道路上,攻坚克难,一步一个脚印,追寻着我们的科技报国梦。

我们坚信,科技强则国家强!

随着“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推进,我们企业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将不忘初心,坚持科技引领发展,践行科技报国理想,在航天遥感卫星应用领域不断探索,为祖国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