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五十知天命但求岁月静好(方知天命不可违)(1)

人生在世命也•运也四十不惑•五十知命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两千多年前,在一次与弟子的对话中,说出了此话!

这句话,也成了很多人的一个人生标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对照一下自己是否达到这样的标准!

其中一句“五十知天命”,是很多信命的人常说的一句话!

那么什么是“知天命”呢?这是不是就是人们常说的“宿命论”,是叫人不去努力奋斗了呢?其实不然,正确的“知天命”,应该是这样的!

“知天命”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

所以,“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五十之前,全力以赴希望有所成就,而五十之后,虽然仍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但对个人荣辱已经淡然。

“知命,依命”,不是告诉人们不去努力奋斗,而是告诉人们要乐观积极地去努力奋斗!

人过五十知天命但求岁月静好(方知天命不可违)(2)

一个朋友说:《命学》专门宣扬“唯心主义”,束缚人们的手脚,不去为改变命运而奋斗!

我这样回答他道:

有些人,不知《命学》的深刻道理,只图其片面含义,还妄图去教化世人,那不是误人子弟,使人误入歧途吗?

我们一味地告诉孩子要努力,告诉伴侣要努力,告诉伙伴要努力,认为努力就一定能够得到好的结果!

纵观历史上下五千年,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谁人不努力呢?

蝶蛹尚知破茧成蝶,更何况是一个人呢?

《命学》里讲:努力是成功的标签,而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在古代打仗的时候,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人和才位居第三位,如果把人生比作是战场,那我们又如何只能告诉自己和别人拥有“人和”就能取得胜利呢?

理解《命学》的含义,就不会心生妄想,遭遇困难之时,也不会迷茫,《命学》是告诉人们,生活就是“苦并快乐地活着”!

人过五十知天命但求岁月静好(方知天命不可违)(3)

一个朋友问我:《命学》里传达的内容,总是给人的感觉有点伤感,给人以消极之意,感受不到那种朝气蓬勃的力量,这是什么原因?

我这样回答他道:

“水利万物而不争”,水的形态是多变的,但是大多数的水都是平静的,悄无声息的滋润万物,《命学》也是如此,因为众生皆苦,所以就必须要让人们懂得这个真相,人总是要在经历一些事情以后才能知道“命”的存在!

人生在世,要经历多少的悲欢离合呀?父母会离开,爱人会离开,自己也会离开,孩子也会离开!

世人若都能明白这点,那还有多少爱恨情仇放不下呢?那还有多少恩怨纠葛放不下呢?

人生在世,若能与过去和解,与自己和解,方得智慧人生!

人过五十知天命但求岁月静好(方知天命不可违)(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