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啊么”,在西北方言中,根据不同的语境,有三种不同的含义:一是熟人见面时相互打招呼的常用语,意思是“吃了吗?”二是食客之间的询问语,意思是“吃什么?”三是餐饮服务员招呼食客的常用语,意思是“吃吗?”

“民以食为天。”“吃啊么”一词,包含着中国食文化以人为本、以味为尊、体贴周到、服务优良、美美与共的精神理念。

相传唐代的马周在穷困落魄之际,走在长安大街上,只见街道两边的小吃摊上摆满了新鲜美味的各色小吃,其中大多数是当地人最爱吃的凉皮、粉皮等,摊主们一个劲地喊着:“客官,吃啊么?”马周饥肠辘辘,垂涎欲滴。随后,他投靠到权贵常何门下,常何以丰盛的酒肉招待他。酒酣之际,他问常何:“大街小吃摊上商贩们喊叫的那个‘吃啊么’,是什么东西?”常何笑着问他:“那个‘吃啊么’,先生也想‘吃啊么’?”马周笑着点头。常何于是派人到大街上买来两大碗凉皮和粉皮,让马周吃了个痛快。不久,马周得到唐太宗的赏识,平步青云,位至宰相。后来,马周与长安街上的一位女子相爱了,那女子是制作凉皮和粉皮的高手,人们传说,她家有祖传秘方。

民族品牌日记 品牌故事吃啊么(1)

民族品牌日记 品牌故事吃啊么(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