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r一往而深

纵观历史,但凡做出一番了不起的事业的人都有强大的气场。或许普通人无法分辨,但凡有慧眼者必能“惊为天人”。

清朝光绪年间,清政府腐败无能,列强肆意妄为,有识之士纷纷出国留学。

有一个广东青年就是这样的有识之士,他对中国的未来有很多自己的构想。有一次青年路过武昌总督府,想见见一直在搞洋务运动的两广总督张之洞,就让门卫传了张便条。便条上写的是:“学者××求见张之洞兄。”张之洞见此人称自己为“兄”,就问门卫:“你看他是个什么人?”门卫回答:“只是个书生。”张之洞毕竟久居高位,因此对这个青年的冒昧有些不太高兴,但见字条上的字迹十分周正漂亮,又有了几分兴趣,便提笔在便条上写道:“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门卫将字条递给门外的青年,青年看后,也要来笔墨,在便条上写道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

门卫再把字条交给张之洞,张之洞一见大惊,忙道:“快把他请进来。”于是,两人就中国的未来展开了一番长谈。

后来,青年做了几年医生,再后来发表了一些激进的文章,被清政府通缉,便流亡日本。他回国后领导了革命,成为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

这个青年的名字叫孙中山。

张之洞从孙中山的对联中就能看出此人不凡,这也来自孙中山的自信以及他的气场。很多古代帝王或伟人,为何能让本领比自己强的人士肝脑涂地?也是源于他们的气场。我们可以想象,为何张良能在刘邦落魄之时对他忠心耿耿?诸葛亮为何能在刘备无权无势的时候出山辅佐?因为他们被对方的气场所影响,他们认定对方必定不是等闲之人。即使当时刘邦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刘备曾是织席贩履之人。

事实证明,张良和诸葛亮的眼光没有错。古往今来,但凡成就功业的人,都有一个异常强大的气场。

20世纪末,(信息技术)业巨头微软公司为了扩展中国市场的业务,决定招收一名高级管理人员。

经过几轮筛选,只有三个人进入最后一轮面试:一个是名牌大学的博士,现在已经拥有多项发明专利;一个正在另一家电子公司担任要职;一个是女性,做过护士,没有正规的大学学历。

第一位面试者是名校博士。这轮面试在一间很大的屋子里进行,微软中国区的几位负责人坐在一张大桌子后面。他们指了指前方,对面试者说你好,请坐。

但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桌子前方根本没有椅子、凳子或任何可以坐的地方。这让博士极为尴尬。而另一位考官又说了句:“请坐下来谈。”博士马上被催促得不知所措。

几位考官互相看了看,其中一位说:“那好吧,站着谈也行。”这样博士才稍稍平复了心情,用紧张的语言复述了一遍自己光鲜的简历。三分钟后,面试结束。

第二位面试的是那位曾担任要职的人。他一进考场,也同样被考官要求坐下来谈。而他的表现比第一位博士好,他露出谦卑的笑容,主动说:“没关系,站着谈也行。

于是他向考官们复述了一遍自己的优势。这场面试持续了五分钟。

最后面试的是那位前女护士。她一进门,四处看了看,发现屋子里没有多余的椅子,便马上道对不起,我能去外面搬一把椅子吗?”

女士搬了把椅子,而考官们与她聊了整整一个小时。

三天后,她成了微软中国区的一位总经理。很多人不理解,她是女性,没有傲人的学历,没有光鲜的履历,怎么可能胜任这样重要的职位呢?

微软的几位负责人这样回答:“连自己搬一把椅子的勇气都没有,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开拓市场?没有自已的思想和见解,一切经验和学识都毫无价值。”

事实证明了他们的看法。这位女士用三个月就完成了全年销售额的百分之一百三十,成功帮助微软打开了中国市场,她就是打工皇后吴士宏。

那几位负责人并不看重一个人的履历,他们重视的是一个人的气场。

所以,前两位看起来很出色的竞争者均遭淘汰,就是因为他们的气场不够强大。正如负责人所说:“连搬一把椅子的勇气都没有,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开拓市场?”

确实,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历很多这样的场合。你做了一件正确而且平淡无奇的事,但由于环境和人为的因素,这件小事竟有了特殊的意义—搬椅子就是这样的小事。

此时,选择向环境和人为因素折服的人,往往气场较弱;而坚持自我坚持做完那件正确的事的人,必定拥有强大的气场。

优秀的人内心强大(都有强大的气场)(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