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报网讯: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江门、惠州等九市组成的城市群,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经写入十九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作为国内重要湾区之一,粤港澳三地地理位置相近而各有优势,产业结构上也各不相同。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

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结构较均衡,电子信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蓬勃发展,拥有华为、腾讯等全球著名科技公司。但相对另外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的结构仍待进一步完善。

粤港澳大湾区一般分为湾区西岸、东岸以及港澳地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西岸主要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带,以装备制造业 农业为主。其中包括新材料、新能源、农业产品、电子加工等。东岸主要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带,以新兴产业 高科技为主,其中包括互联网、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等。沿海则为生态保护型产业带,包括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同时,东岸、西岸、沿海城市群加强联系与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构建产业结构。

东莞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深扒粤港澳大湾区)(1)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其中,广东制造名城东莞成为重要的一部分。东莞市立足产业自发集聚基础,结合产业发展空间需求,以营造产业生态与推动产城融合为导向,为东莞重点新兴产业在空间尺度上构建“一核三带十区”的发展布局,打造十大产业集聚区,升级东莞产业发展新阵列。

人口与面积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因地处广州之东,境内盛产莞草而得名。东莞市毗邻港澳,处于广州市至深圳市经济走廊中间。截至2016年,西北距广州市中心区59千米,东南距深圳市中心区99千米,距香港中心区140千米。东西长70.45千米,南北宽46.8千米,全市陆地面积2460.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4.1平方千米。

人口方面,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年末东莞市户籍人口211.3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4.71万人,出生率为22.22‰;死亡人口1.03万人,死亡率为4.8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3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34.2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49.66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89.86%。

东莞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深扒粤港澳大湾区)(2)

数据来源:东莞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生产总值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以不到全国万分之三的土地,创造了超过全国百分之一的工业总产值,被称为广东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精彩缩影,被列为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

东莞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深扒粤港澳大湾区)(3)

近年来,东莞市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据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17年东莞生产总值(GDP)7582.12亿元,比上年增长8.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3.36亿元,下降0.3%;第二产业增加值3593.84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3964.65亿元,增长7.2%。三次产业比例为0.3:47.4:52.3。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2%,批发和零售业增长4.8%,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8%,金融业增长3.9%,房地产业增长2.0%,其他服务业增长12.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1329元,增长7.5%,按平均汇率折算为13527美元。

对内投资

近年来,东莞出台多项政策、规划以吸引投资。其中包括《东莞市招商引资重特大项目奖励办法》、《关于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1)》、《东莞市高质量利用外资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若干措施》等。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东莞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

据统计显示,2017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71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0%。按投资主体分,国有经济投资193.39亿元,增长60.3%;民营经济投资1146.97亿元,增长8.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314.30亿元,增长7.2%。

东莞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深扒粤港澳大湾区)(4)

从产业投向看,投资集中在第二、三产业。第二产业投资647.22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工业投资647.09亿元,增长14.4%;第三产业投资1065.16亿元,增长7.6%。基础设施投资265.69亿元,增长20.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5.5%;先进制造业投资368.34亿元,增长20.1%,比重为21.5%;高技术制造业投资282.33亿元,增长24.5%,比重为16.5%。

对外贸易

东莞市国内著名的制造城市,所接的订单包括国内外著名企业、品牌,进出口贸易活动十分活跃。据统计显示,2017年全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2264.37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进口5236.99亿元,增长7.6%;出口7027.38亿元,增长7.4%。“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2099.94亿元,增长5.5%。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4202亿元,增长13.5%。

东莞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深扒粤港澳大湾区)(5)

按出口的地区分,对亚洲出口3692.82亿元,比上年增长4.1%;对北美洲出口1637.89亿元,增长6.9%;对欧洲出口1277.71亿元,增长15.9%;对拉丁美洲出口245.63亿元,增长22.2%;对大洋洲出口92.08亿元,增长13.8%。

其中,2017年与香港进出口总额达1750.98亿元,增长1%。

旅游引流

东莞市既有滨海秀色、稻海蕉林、荔红荷香、旗峰胜迹等自然风景,又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近代史开篇地、东江人民抗日根据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也是众多游客会选择的旅游地。

据统计显示,2017年年末全市有星级酒店33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4家。全市有旅行社133家,全年接待国际及港澳台游客403.6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其中接待外国游客112.54万人次,增长1.7%;接待港澳台游客291.13万人次,增长0.8%。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5.96亿美元,增长2.7%。全年接待国内游客3738.18万人次,增长10.2%。旅游总收入488.90亿元,增长9.6%。全年东莞组团外出旅游162.34万人次,增长9.7%。其中,国内旅游146.95万人次,增长11.9%;出境旅游15.39万人次,下降8.0%。

东莞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深扒粤港澳大湾区)(6)

产业结构

东莞依托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家具制造等“五大支柱、四大特色”产业不断优化升级,新一代电子信息、机器人、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以及散裂中子源大科学装置等科技创新载体的前瞻布局,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7582亿元,位居全国19名,五年来年均增长8.39%,是唯一列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地级市。

东莞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深扒粤港澳大湾区)(7)

东莞市作为制造名城,制造业自然支撑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东莞市五大支柱产业增加值持续增长。据统计显示,2017年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五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2288.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9%。而工业四个特色产业也得到持续发展,2017年完成增加值321.37亿元,增长5.6%。

东莞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深扒粤港澳大湾区)(8)

东莞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深扒粤港澳大湾区)(9)

产城规划

东莞市的产城规划立足产业自发集聚基础,结合产业发展空间需求,以营造产业生态与推动产城融合为导向,为东莞重点新兴产业在空间尺度上构建“一核三带十区”的发展布局,打造十大产业集聚区,升级东莞产业发展新阵列。

(一)构建“一核”

依托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及众多集聚发展的新型研发机构,构建以松山湖高新区科技研发创新和高技术产业为源头驱动的重点产业发展核心区,完善松山湖片区创新创造集聚功能,发展总部基地、创新平台、服务中心等,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二)打造“三带”

突出东莞区位特色,发挥产业集聚带动作用,南联港深、北接广惠,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西部高端高新产业带。发挥水乡新城、滨海湾新区的“临海”优势,对接深圳西部发展轴,在深度、广度拓展新兴产业发展新空间,集聚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智能终端。

——中部创新创造产业带。依托松山湖高新区,融入港深莞“世界新硅谷”活力高能带,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集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机器人。

——东部智能制造产业带。依托东莞临深片区,积极对接深圳东部、中部发展轴,发挥制造业集聚优势,集聚发展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

(三)集聚“十区”

“十区”包括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集聚区;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工业机器人产业集聚区;高端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聚区;先进材料产业集聚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高性能电池产业集聚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发挥松山湖高新区的集聚作用,加大对国内外优质医疗器械企业的招商力度,培育孵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

此外,值得关注的还有东莞市滨海湾新区。滨海湾新区于2017年10月正式揭牌,是东莞实施园区统筹组团发展战略中滨海片区的先行区和片区中心,更是东莞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地区。

东莞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深扒粤港澳大湾区)(10)

来源:滨海湾新区

滨海湾新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是珠江口东岸主轴唯一连片待开发区域,规划面积83.2平方公里。滨海湾新区由交椅湾、沙角半岛、威远岛三大板块构成,重点发展现代海洋产业、智能制造业、高端现代服务业。其中,交椅湾板块,面积20.3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国际科技创新服务,打造创新总部经济带以及智能制造等高新科技创新研发合作示范区。沙角半岛板块,面积33.5平方公里,将利用深水港的天然禀赋,重点发展远洋航运业务、海洋精密制造以及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以新湾渔港小镇为基础,布局文体休闲娱乐产业;结合虎门南站(滨海湾站)的大交通枢纽站点建设,以TOD城市开发模式打造东莞高品质、高品位的现代都市区。威远岛板块,面积29.3平方公里,将以“智慧”为核心,引入国际城市设计理念,聚集高等科研教育、健康医疗、生态旅游等优质资源要素,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岛。

此前,广东省编制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依托复合型交通通道,集中穗莞深创新资源,连城一个产业联动、空间联动、功能贯穿的创新经济带,旨在打造成为“中国硅谷”,而滨海湾新区是其中十大核心创新平台之一。滨海湾新区将积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历史机遇,把握世界最新产业和科技发展趋势,深化莞港澳合作,主动向前海、南沙、横琴三个自贸区看齐,努力推进交通一体化、产业市场化、环境国际化,构建开放型经济引领发展新高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规划,共建东莞滨海湾粤港澳协同发展先导区,打造湾区“新门户”、“新纽带”、“新明珠”。

总的来说,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快速发展中,产业集中、结构优化、多地加强交流与合作,未来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将越来越突出及重要。粤、港、澳三者在大湾区中扮演角色不同,东莞市紧密与粤港澳其他城市群的联系,加强区域创新合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发展新格局。

更多材料及分析均来自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