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人生都是充满着缺憾,母亲的离去让敬一丹再也没有了生日,这中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从母亲离去的那天开始,敬一丹也开始重新考虑孝顺的定义,这中间到底有着怎样的隐情?

白岩松曾说“敬大姐心很软,批判性地播报她也都是商量的语气,采访需要提一些尖锐的问题时,她总是狠不下心来”。

敬一丹谈为什么坚持做焦点访谈(焦点访谈敬一丹)(1)

她是《焦点访谈》中冷静的咨询者,又是《感动中国》里温柔的诉说者,她就是敬一丹,她的人生非常的精彩令人羡慕,但同时也充满着缺憾。

1955年4月27日,敬一丹出生在黑龙江哈尔滨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检察官,母亲则是公安厅的工作人员,源于父母的工作,所以家庭氛围经常比较严肃。

而敬一丹尤其对母亲比较敬畏,母亲做事一丝不苟,尤其是对他们的教育非常严厉,在这种严格的家庭环境下,敬一丹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

敬一丹谈为什么坚持做焦点访谈(焦点访谈敬一丹)(2)

敬一丹上面有个姐姐,下面还有两个弟弟,自己排行老二,一家六口生活幸福美满。

可好景不长,随着时代的浪潮到来,敬一丹的父母被冠上莫须有的罪名,原本幸福的家庭一下子四分五裂,父母和姐姐都被分配去劳动改造。

而家里就剩下她和两个弟弟,13岁的敬一丹,带着一个7岁,一个10岁的弟弟,担负起了家长的职责。

这个年纪的男孩子正是调皮的时候,整天到处爬到处疯玩,三天两头都要给他们补衣服。

敬一丹谈为什么坚持做焦点访谈(焦点访谈敬一丹)(3)

敬一丹就学着妈妈的样子,用缝纫机补衣服,可没成想一不小心,缝纫机针就穿透了整个食指,吓得敬一丹不敢动弹。

正巧妈妈这天从改造队回来看他们,一推门就看见敬一丹的手被针扎穿。

可母亲并没有心疼地抱着她问“疼不疼,怎么回事”之类的话,而是转头就很严厉地把两个弟弟叫过来。

厉声说道“你们好好看看,你姐姐也还是个孩子,她在替我帮你们补衣服,照顾你们,要是以后你们不对她好,就真丧良心了” 。

敬一丹谈为什么坚持做焦点访谈(焦点访谈敬一丹)(4)

敬一丹本还觉得很委屈,看见母亲就想哭,可听了母亲的话,瞬间就觉得不疼了,那种被肯定的感觉让她觉得我可以,我还可以做的更好。

也正是母亲的这种教育方式,让他们姐弟间多年来感情都很好,相互照顾不分彼此。

当家庭遇到苦难和危机时,母亲没有抱怨也没有哭哭戚戚,而是向他们传递着一家人要团结,积极向上的力量。

苦难总会过去,阳光也总会在第二天升起,很快敬一丹高中毕业了,她被安排到清河林业局当知青。

敬一丹谈为什么坚持做焦点访谈(焦点访谈敬一丹)(5)

在这五年间,敬一丹学会了什么是坚持,性格也变得更加沉稳和坚韧不拔,一切美好的开始也都在不知不觉中不期而遇。

敬一丹的声音很好听,就被安排到了广播站,慢慢地敬一丹发现她爱上了广播,每次播报时她的心情都是愉悦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祖国的发展也日渐强大,我国也开始恢复第一批高考,敬一丹也很意外地得到了一个名额。

她非常兴奋,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北京广播学院,可到了北京她才发现,自己一直引以为傲的普通话,原来就是哈尔滨话,跟正宗的普通话还差着几条街的距离。

敬一丹谈为什么坚持做焦点访谈(焦点访谈敬一丹)(6)

此时的敬一丹一边努力的学习着知识,一边努力的练自己的普通话,每天都要练两个小时,录音读新闻稿,一遍一遍的录,直到自己满意。

坚持了一整个大学后,她不仅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普通话也达到了标准水平,她还考取了研究生,毕业后留校成为了中国传媒大学的一名教师。

教书育人在那个时代是非常好的一个工作,在大家眼里既体面,又是铁饭碗,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敬一丹觉得自己根本就不适合当老师,心里那个播音的火苗一直都没有熄灭,经常熊熊燃烧。

敬一丹谈为什么坚持做焦点访谈(焦点访谈敬一丹)(7)

于是在她33岁那年,敬一丹辞去了“铁饭碗”的教师工作,加入到了中央电视台行列中,这一决定让敬一丹的家人们很吃惊。

但是母亲却鼓励她,忠于自己的内心,要敢于挑战自己,不要总待在舒适圈,母亲的话一直深深地影响着她。

到了央视一切都很陌生,但敬一丹却乐在其中,她热爱主持播报工作,每天她都能心无旁骛地全情投入,每一次的播报也都能让她心潮澎拜。

也正是这份热爱,让敬一丹成为了央视众多主持人中,第一个连续三年获得金话筒奖的人。

敬一丹谈为什么坚持做焦点访谈(焦点访谈敬一丹)(8)

她端庄大气的外形和扎实的主持功底,不仅受到了观众们的喜爱,也深受电视台领导们的器重,还专门以她的名字开设了一档节目叫《一丹话题》。

1996年,敬一丹又跟白岩松一起搭档主持《焦点访谈》,冷静大气的主持风格,让罪恶无处遁形。

事业上如此成功的敬一丹,也有着一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她的丈夫就是当年,跟她一起考研究生的同学王梓木,他们一起考研,一起鼓励对方,共同努力,可最终两人都名落孙山。

敬一丹谈为什么坚持做焦点访谈(焦点访谈敬一丹)(9)

也许正是有了相同的经历,两人才更加的惺惺相惜,感情也在相互了解中迅速升温,很快他们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两人也都同时考上了研究生,同时还生下了他们的爱女王尔晴。

此时丈夫王梓木的事业也发展得很好,据说是一家保险公司的董事长,身价不可估量,但是他们都很低调,不管在哪里,都不轻易提及对方。

敬一丹谈为什么坚持做焦点访谈(焦点访谈敬一丹)(10)

有人说敬一丹的丈夫那么成功,敬一丹为什么不在家做全职太太?

也许这正是敬一丹的可贵之处,从《焦点访谈》到《东方时空》,敬一丹几十年如一日地出现在荧屏上,行走在群众第一线,以亲和温柔的态度传递着温暖。

敬一丹的形象在观众们的心中也越来越伟大,她的形象也成为了“知性,大气,优雅”的代名词。

可或许是老天看她的人生过于顺遂,才会让她尝受下人间疾苦。

敬一丹谈为什么坚持做焦点访谈(焦点访谈敬一丹)(11)

草长莺飞,岁月更替,以前那个英姿飒爽的母亲,也到了退休的年纪,每天听听戏,练字,画画的老年生活过得很好,可没多久母亲的身体就出现了问题。

稍有不慎就会感冒,而每次小小的感冒也都会引起肺部感染,看着经常流连于医院的母亲,敬一丹感受到母亲的衰老,她很怕有一天母亲突然离开自己了。

她不敢想,每次母亲不舒服,敬一丹都要陪同,打点滴也一刻不离身地陪着。

敬一丹谈为什么坚持做焦点访谈(焦点访谈敬一丹)(12)

可就算这样,母亲还是因一次突发心肌梗塞差点离开,把敬一丹吓得再也不敢离开母亲半步。

好在在她的陪伴下,母亲的身体也慢慢好转起来,这让敬一丹心里松了一口气,可惜她似乎高兴得太早了。

在出院时的例行检查中,母亲又被检查出患上了癌症,医生还交代时日不多,再加上她年事已高,医生建议不要过分治疗。

可敬一丹不能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母亲离开而什么都不做,跟弟弟们商量后,他们坚持要给母亲治疗,至少那样母亲还活着。

敬一丹谈为什么坚持做焦点访谈(焦点访谈敬一丹)(13)

之后的母亲,每天都穿梭在各种仪器之中,身上插满了管子,样子非常痛苦。

看着如此痛苦的母亲,敬一丹好几次偷偷跑到卫生间抱头痛哭,可是面对母亲时她还要努力地挤出微笑。

一次次的化疗让母亲已经骨瘦嶙峋,母亲不止一次地跟她说“你帮我把氧气管拔掉,让我走吧”,可这让一个女儿怎么下得去手,面对母亲的苦苦哀求,敬一丹只能哭着说“妈,这不是身为一个女儿应该做的,我只希望你活着,不要离开我”。

敬一丹谈为什么坚持做焦点访谈(焦点访谈敬一丹)(14)

每天敬一丹都在祈祷,祈祷上天用自己十年的命,来换母亲多活一年,哪怕让母亲不这么痛苦也行,可老天似乎听不见。

敬一丹64岁生日那天,在母亲的床边,敬一丹满脸泪水的,吃完了母亲吩咐的那碗长寿面,这碗面吃完,母亲也永远地离开了她。

4月27日,她的生日从此成了母亲的忌日,64岁后,她再无生日,这天也成为了敬一丹心中永远的痛。

敬一丹谈为什么坚持做焦点访谈(焦点访谈敬一丹)(15)

敬一丹放声大哭,她用泪水诉说着对母亲的不舍,也用泪水诉说着对不起,是她不孝让母亲临走时,还承受了那么多的痛苦,她不是一个听话的女儿,没有听母亲的话。

可作为儿女,面对父母的这种请求,到底该怎么做?敬一丹这些年来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在母亲离世的几年里,敬一丹写下了这本书《床前明月光-为亲爱的妈妈送行》,用写书的方式与母亲进行灵魂对话。

敬一丹谈为什么坚持做焦点访谈(焦点访谈敬一丹)(16)

敬一丹的故事不禁让我们思考,当我们面对这种情况,怎么做才算孝顺呢?

有人说孝顺应该是多方面的,不应该局限,听父母的话是孝顺,让父母减轻痛苦也是孝顺,可当我们身临其境时,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留下你对孝顺的理解,究竟怎么做才算孝顺呢?怎么做才能让自己不留遗憾呢?

敬一丹谈为什么坚持做焦点访谈(焦点访谈敬一丹)(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