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科技学院退休教师余春树虽然赋闲在家,但从未停止对家乡的关注和研究前不久,市委书记李建明还在他的一篇文章上作出了批示——,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中年人的乡村记忆博物馆?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中年人的乡村记忆博物馆(七旬老人的香城情结)

中年人的乡村记忆博物馆

湖北科技学院退休教师余春树虽然赋闲在家,但从未停止对家乡的关注和研究。前不久,市委书记李建明还在他的一篇文章上作出了批示——

2015年11月19日,74岁的余春树老人激动地拿着一份咸宁市委书记李建明亲笔批示的信函,来到咸宁报社,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告诉记者,这是自己发表的第305篇新闻稿件,没想到会引起市委书记的重视,作了亲笔批示。

市委书记李建明批示内容为:“请石玉华(市农业局局长)同志阅之。或学习借鉴,或引进合作。”

谏言绿色生态旅游

余老这第305篇新闻稿件标题为《神峰雅趣笑声哗 山庄生态分外佳》,发表于湖北科技学院报,所写的内容大致为:他与我市60名退休人员组成的旅游考察团赴黄冈市英山神峰山庄体验时,对神峰山庄的印象及山庄建设的思考。

神峰山庄将绿色的生态农业、红色的寻根之旅和古老的毕昇文明三种元素有机融合,由游客亲自参与体验,将旅游、农业、生态、观光、销售连成一个整体,这给了余老很大的启发。“我市正在发展绿色生态旅游强市,值得借鉴学习。”余老说。

他认为,我市绿色资源丰富,绿色产业发展大有可为,生态旅游是其中重点。他希望我市能早日建成一个像神峰山庄那样的全国典型生态旅游农庄。

年过七旬的余老是湖北科技学院中文系一名退休老师。2001年,余老退休后,为了心中的文学梦学习电脑、埋头笔耕,先后在中央级、省级、市级媒体发表新闻稿件、论文、评论、报告文学等300多篇。

研究本地历史文化

一杯清茶,一盏台灯,一台笔记本电脑,几本厚厚的资料,写着密密麻麻的笔记,这是余老书桌上的摆设。日前,当记者来到他家中时,余老正聚精会神地在书桌前翻看《石瑛传》。

作为咸宁人,余老对家乡的人与事有着特殊的感情。年轻时,余老就特别喜欢看历史类书籍。退休后更是日夜不休,查资料、翻典故,致力于研究我市历史文化。

2001年,余老开始对石瑛进行系统的研究,赴北京、南京、武汉、通山等地实地考察后,写出的《石瑛:爱国志士有后人》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后又著写《石瑛研究文集》,引起了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省级文化部门的重视,被列为石瑛历史人物研究读物。

凭借着对家乡深厚情感和历史文化的积累、理解,近几年来,余老又对“羊楼洞142烈士”进行研究,受到高等院校及省市媒体的重视和关注。

“我市的历史文化挖掘潜力无限,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应挖掘和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推动文化保护管理事业繁荣发展。”余老说,相关部门应该做出努力。

关心人才教育培养

城市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什么?是人才。在教育行业这么多年的经验告诉余老,咸宁应该不断培养创新人才,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富民、扶贫步伐。

退休前,余老的工作是教别人写东西。为了培养写作人才,不管工作多忙,他都坚持每天看书写稿。

近两年来,余老也常常思考,“众望麻花”能俏销美国、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为何同为我市特色的桂花、茶叶、苎麻、楠竹加工产品却不能享誉全国、走向世界呢?

究其原因,余老说,最根本还是各类管理型、技术型创新人才严重缺乏。

他认为,我市应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并在方式多样“引得来”、环境宽松“留得住”、人尽其才“干得好”等方面狠下工夫,为我市建设留住管理型、技术型、经营型等人才,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记者 朱亚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