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风云变幻,巾帼英雄何香凝的出现,将中国女权运动推向了巅峰。

何香凝的身上富有传奇色彩,她敢于反抗,敢于与不平等的社会斗智斗勇,她接受新思想的洗礼,却在临终前向周恩来总理提出希望自己能土葬的请求。

何香凝临终恳求不火化遗体(何香凝临终恳求不火化遗体)(1)

周恩来总理饱含热泪答应了何香凝同志,在她耳边说出不烧不烧。何香凝为何会如此?她的身上又有着怎样的传奇过往?

一、“特立独行”的何香凝

1878年,香港的茶商家庭当中,一个女婴出世了,而正是因为她的出现,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茶商非常喜欢这个女儿,并给她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何香凝,在何香凝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对她报以殷切希望。

何香凝临终恳求不火化遗体(何香凝临终恳求不火化遗体)(2)

为了能够让何香凝融入所谓的上流社会,在她年仅7岁的时候,何父就逼迫家中女眷为何香凝缠小脚。

而那时的何香凝便表现出了她与众不同的思想,何香凝每天晚上都会用剪刀将缠在脚上的布剪掉。

一开始,何香凝的母亲还会拿裹脚布再次将她的脚缠上,然而小小年纪的何香凝却仍旧用剪刀将裹脚布剪断。

就这样来回争执了几十个回合,何家父母终于接受了女儿的与众不同,也放弃了给何香凝裹脚的念头。

渐渐地,何香凝到了上学的年纪,然而何父却拒绝将她送到私塾里,甚至认为女孩学习就会夺走家中男丁的智慧。

何香凝临终恳求不火化遗体(何香凝临终恳求不火化遗体)(3)

尽管何香凝大哭大闹,但何父的态度却十分坚决,于是何香凝便躲在墙角,听着兄长们的读书声,甚至会偷偷攒一些零花钱去买书自学。

遇到不会的地方,何香凝也会请教自己的兄长或者是家中的老师,兄长们和老师都是接受了先进教育的人,所以他们面对如此渴望求学的何香凝也是非常的心疼。

每当陈香凝拿着课本来问他们知识的时候,兄长们和老师都会将自己的所学全部告诉何香凝。

然而“饱读诗书”的何香凝在长大之后却在婚事上遇到了坎坷。

何香凝临终恳求不火化遗体(何香凝临终恳求不火化遗体)(4)

原来,何香凝因为没有一双漂亮的小脚,遭到了许多富贵子弟的嫌弃,而这也让何父头疼不已。

机缘巧合下,何家得知归侨子弟廖仲恺想要找一个没有裹过小脚的女人做媳妇,何父得知这一情况后欣喜若狂,几乎想都没想救立刻找到媒人,到廖家提亲。

而此时的廖家同样也为儿子的“不走寻常路”感到头疼不已,面对媒婆的提亲也是满心欢喜。

于是何香凝与廖仲恺便在双方家长的催促之下,于1897年正式完婚了。

何香凝临终恳求不火化遗体(何香凝临终恳求不火化遗体)(5)

与廖仲恺结婚的何香凝有了更多吟诗作对、学习的机会,随后更是跟着丈夫来到了日本留学,然而没过多久,廖氏仲恺家道中落,连上学的学费都没有了。

作为妻子的何香凝几乎想都没想,就将自己所有的嫁妆、家具全部变卖,甚至回到香港说服母亲以及一众亲友借了大量的钱财,帮助廖仲恺完成学习的心愿。

好在,苦难当中的夫妻二人仍旧琴瑟和鸣,而在廖仲恺的帮助下,何香凝也认识了孙中山等优秀人士。

自此之后,何香凝夫妻二人正式开始接触新的革命思想,也同时萌生了想要为中国做些什么的念头。

何香凝临终恳求不火化遗体(何香凝临终恳求不火化遗体)(6)

1905年,由孙中山组织的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正式成立,而何香凝便是整个同盟会当中最早的女会员之一。

孙中山十分相信何香凝夫妇,并将组织上的联络、聚会地点定在了何香凝的家中。

任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出生于富贵人家的娇小姐,竟然为了革命成为了一个富有才干的大管家,每当组织上遇到困难时,都会出现何香凝的身影。

而正是因为何香凝的存在,才使得孙中山以及众多留日革命青年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念。

二、投身革命,女权先驱

何香凝临终恳求不火化遗体(何香凝临终恳求不火化遗体)(7)

没过多久,何香凝便跟着孙中山等人回到了中国,正式开始了他们的革命生涯。

在众人的一致努力之下,辛亥革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而何香凝夫妇更是帮助孙中山建立起了中华民国。

然而令何香凝等人未曾料到的是,富有狼子野心的袁世凯竟然以兵权作为威胁,逼迫孙中山交出胜利的果实,随后更是肆无忌惮的想要复辟,做土皇帝。

何香凝等人因此而感到愤慨不已,夫妻二人多次参加讨伐袁世凯的运动以及护法斗争,然而因为种种原因,属于孙中山的时代终将落幕,而何香凝夫妇也心灰意冷。

不过在1922年至1924年期间,孙中山找到了生命当中新的方向,他在苏联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由孙中山建立的中国国民党改头换面,国共两党的第1次合作也就此形成。

何香凝临终恳求不火化遗体(何香凝临终恳求不火化遗体)(8)

在国民党第1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何香凝因其出色的思想以及理念,当选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妇女部主任,主要负责广东省的妇女工作。

为了能够更好地宣传妇女之声,何香凝更是创办了相关的周刊,设立女工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如火如荼的妇女运动。

在何香凝的心中,她十分反感中国封建历史社会对于女性的压榨以及欺压,而且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地位也压迫着女性的自由。

在何香凝的努力下,《中国国民党第1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当中明确地表明了男女平等的原则,而从此刻开始,女性在社会上享受着与男性同等的地位。

如今与女性相关的三八妇女节便是在何香凝的争取之下才得来的。

1927年1月14日,何香凝在湖北省妇女协会联欢会的舞台上说出了自己的一番肺腑之言:

“多年来,女性遭受的痛苦最深,我们在漫长的岁月里遭受了无休无尽的折磨,如今改头换面终于获得了自由,这一切不是我何香凝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全国上下所有女性的功劳。”

而就在同年的3月8日,全中国的女性过了第1个属于自己的节日——三八妇女节。

何香凝临终恳求不火化遗体(何香凝临终恳求不火化遗体)(9)

从此刻开始,所有的劳动女性得到了真正的解放,而女性也可以和男性一样冲到战场上参与革命,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国家。

在取得一系列成就之后,何香凝满心欢喜,她觉得自己的满腔热血终于有了施展之地。

然而令何香凝未曾料到的是,在国共两党联手之后,正式结束了北洋统治之时,中国的天又大变了模样。

蒋介石与汪精卫利益熏心,为了权力,不惜将自己的尖刀炮火对向了昔日的战友,何香凝看着倒在血泊当中的战士,心如刀绞。

何香凝觉得自己应该为组织做些什么,于是在她的号召之下,讨蒋运动兴起了。

何香凝大骂蒋介石是国民党中的败类,是人民群众当中的祸害,然而对于蒋介石来说,这一切不过是何香凝在发牢骚而已。

何香凝临终恳求不火化遗体(何香凝临终恳求不火化遗体)(10)

后来,蒋介石为了能够缓和自己与何香凝之间的关系,大张旗鼓地派出手下,邀请何香凝担任他与宋美龄的证婚人。

何香凝大骂蒋介石无耻,并当场拒绝了这一要求,甚至拒不参加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婚礼。

1928年,蒋介石派专人邀请何香凝来到南京会谈。何香凝当时就知道,这是自己最后一次劝诫蒋介石改邪归正的机会。

当天,蒋介石穿着全套的军装来到何香凝的住处。然而谈话没过多久,蒋介石便遭到了何香凝的痛骂。随后,蒋介石就带着一众手下,灰溜溜地离开了。

从此刻开始,何香凝对蒋介石是彻底的失望了,她心灰意冷地坐着火车回到了上海,并公开表示自己从此以后与蒋介石分道扬镳。

何香凝临终恳求不火化遗体(何香凝临终恳求不火化遗体)(11)

何香凝在当时非常有地位,在社会的影响力也颇高,只要得到何香凝的支持,就能获得大部分上流社会人士的帮助。

而在抗战期间,蒋介石突然意识到了何香凝的重要所在,多次派人前去拉拢何香凝,但何香凝的态度却十分坚决,她表示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和蒋介石和好。

在国共两党第2次合作之后,抗日战争就此而爆发,当时早已到了花甲之年的何香凝不顾身体上的虚弱,奔走在抗日战场之上。

何香凝在各大宣讲会当中更是发出了为了中华的自由解放,全国妇女一定要奋斗到底的呼声。

正是在以何香凝为首的一众女性的支持下,抗日战争取得了突破性的胜利。

何香凝临终恳求不火化遗体(何香凝临终恳求不火化遗体)(12)

然而当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何香凝却并没有被胜利的果实冲昏头脑,她清醒地明白了,蒋介石心中对于权力的渴望是任何事情都无法压制的。

于是何香凝为了全中国的和平,从1949年12月开始,便奔走在全国各地。何香凝积极地组织国民党的民主力量,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独裁、内战政策。

而在此期间,何香凝也意识到了中国共产党才是拯救中国的先进力量。1948年,何香凝以及追随她的各党派人士共同发表声明,宣布他们在此刻正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最后的胜利是属于正义的一方的,在经过了长达三年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并于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何香凝临终恳求不火化遗体(何香凝临终恳求不火化遗体)(13)

而何香凝则在儿女的陪伴之下,颤颤巍巍地来到丈夫的墓前,原来她要将国家胜利的喜讯告知给早已去世的丈夫。

三、何香凝的遗愿

何香凝临终恳求不火化遗体(何香凝临终恳求不火化遗体)(14)

新中国成立之后,组织任命德高望重的何香凝同志担任全国妇联名誉主席,而何香凝同志也从未辜负组织上的殷切希望,为自己未完成的妇女事业继续奋斗。

1953年,何香凝同志在第二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上说到:女性的地位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现如今已经有很多妇女参与了各级政权机关的重要工作。

中国妇女终于突破了两重历史的枷锁,日后妇女们也会全心全意的为祖国的事业做贡献。当时的何香凝同志已经非常老了,但她仍旧奔波在事业的最前线。

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妇女们的权益,何香凝同志经常会在同事的陪伴下,走访各个妇女的生活环境,了解她们在生活当中遇到的一系列具体问题。

每当何香凝同志谈到妇女运动时,她都感慨到妇女运动不仅是中国女性的梦想,更是全人类女性共同奋斗的一个目标。

何香凝临终恳求不火化遗体(何香凝临终恳求不火化遗体)(15)

然而长期的奔波也使得何香凝同志的身体越来越差。1970年4月,何香凝同志因为身体不适被家人送往医院,经过一系列的检查之后被确诊患上了胃炎。

为了能够使得何香凝同志的身体得到更好的救治,组织上要求她暂时的停止工作,在医院里好好养病。

当时,何香凝同志的一对儿女正在国外,组织上便派来了周恩来和宋庆龄对她进行了无微不至的照顾。

而正是在组织的关心下,何香凝同志才脱离了生命的危险,然而一年之后,年过九旬的何香凝同志的病情却越来越重。

何香凝临终恳求不火化遗体(何香凝临终恳求不火化遗体)(16)

那时,何香凝同志就意识到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于是她请求在自己身边照顾的小同志,请他帮自己找来周恩来周总理,说自己要交代最后的遗言。

当时,何香凝同志就躺在床上,她的气息非常微弱,双眼当中又带着些许的迷离。

何香凝同志强撑着自己最后的一丝清醒等来了周恩来周总理,而和周总理一同前来的还有何香凝同志的爱子。周恩来周总理问何香凝老人还有什么遗愿?

何香凝老人攥着周总理的手,微弱的说自己不要被火化,她想要回到南京。

周总理听出了何香凝老人语气当中的一丝恳求,一股热泪从他的眼角流了出来,周总理知道老人想要回到南京,她想要陪伴在自己丈夫的身边。

何香凝临终恳求不火化遗体(何香凝临终恳求不火化遗体)(17)

周围的一众人听到何香凝老人的这一丝请求之后,都不仅皱紧了眉头。原来,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党领导便提倡火葬,甚至有不少领导为了响应这一号召,自己连同其家人都以身作则。

然而何香凝老人此刻的请求已然违反了规定。但周恩来总理却不顾众人的反对,排除众议,对何香凝老人说:“请您放心的走吧,在您去世之后,我们一定会将您运回南京,与廖先生葬在一处的。”

或许是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何香凝老人心满意足的闭上了双眼,永远的离开了人世。

结语

古人皆称天下豪杰须“先天下而忧而忧,后天下而乐而乐”。而这样的思想就在何香凝老人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终其一生皆是为了女性的独立与解放而奋斗,称何香凝老人为女中豪杰也不足为过。而就是这样一个瘦小的女人,却用自己的肩膀为全中国乃至全国际的女性撑起了一片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