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只狐狸的故事(18只狐狸的故事六)(1)

18只狐狸的故事(六)

许多人都听过18只狐狸的故事,但其中蕴含的哲理大家都读懂了吗?今天我们一起来体味这个饱含哲理而又有趣的故事。故事通过18只狐狸吃葡萄的寓言,透过不同狐狸面对葡萄诱惑产生的心理反应与行为,让我们不禁反思现实生活中自已是哪一只狐狸呢?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故事的出处及创作背景。故事出自公元前六世纪伊索所著的寓言集《伊索寓言》,坊间主流说法是由古希腊传奇作家、西方寓言之父伊索创作,后人将古希腊流传的经典寓言故事结集成册,统一归在伊索名下,久而久之便成就了“伊索寓言”的美名。《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少部分以人或神为主,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通常在结尾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它们篇幅小而寓意深刻,语言不多却值得回味,艺术上成就很高。

《18只狐狸的故事》讲的是在一位农夫的果园里,紫红色的葡萄挂满了枝头,令人垂涎三尺。当然,这种厚味也逃不过在果园外安营扎寨的狐狸们,它们早就想享受一下了。

12只狐狸的故事(18只狐狸的故事六)(2)

第十六只狐狸(创伤型)

第十六只狐狸发现想吃葡萄的愿望不能实现后,不久便产生了胃痛、消化不良的情况。这只狐狸一直不明白一向很注意饮食的它,怎么会在消化系统出现问题。

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中我们可以称之为“转化”,即个体将心理上的痛苦转换成躯体上的疾病。这只狐狸是“抑郁症”狐狸的进阶版,情绪已经对身体造成伤害。

此种现象为“抑郁型”的深入版,孩子由心理上的压力转化为身体上的创伤。所以我们应该教育孩子勇敢面对现实,对暂时达不到的目标暂时搁置,着手于查找自己的原因,提高自己的技能技巧,寻找机会实现目标。对于可望不可及的,应该当机立断,另找门路,不在一棵树上吊死,只要积极向上,总有适合自己的东西。反正作为家长老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变化,找到孩子的症结所在,寻找打开他们心灵的钥匙,对症下药,耐心引导,让孩子走出阴影,阳光生活。

12只狐狸的故事(18只狐狸的故事六)(3)

第十七只狐狸(傍同型)

第十七只狐狸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它一撇嘴,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狐狸中已经有人吃过了,谁说只有猴子能吃到果子,狐狸一样行。”

这是一种情绪取向的应对方式,在心理学中称之为“傍同作用”,即当自我评价值低于他人价值时,寻找与自己有关系的人来实现自我价值。很多父母常会把自己年轻时无法完成的事情转嫁到孩子身上,最终取得荣誉感就是这种心理。

俗话说说,人生有三大幸运:上学时遇到好老师,工作时遇到一位好师傅,成家时遇到一个好伴侣。有时他们一个甜美的笑容,一句温馨的问候,就能使你的人生与众不同,光彩照人;生活中最不幸的是:由于你身边缺乏积极进取的人,缺少远见卓识的人,使你的人生变得平平庸庸,黯然失色。所以以自己身边人的成绩为荣,并没有对错之分,只要趁机引导孩子奋发向上,把取得成绩的同伴作为榜样,作为奋斗的方向就可以了,而且在引导的过程我们还可以适宜地进行集体主义、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教育,还可以灌输爱心教育、共享概念,加强孩子之间的互助精神,为孩子建立一个美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12只狐狸的故事(18只狐狸的故事六)(4)

第十八只狐狸(合作型)

第十八只狐狸心想:我自己吃不到葡萄,别的狐狸也吃不到,为什么我们不学习猴子捞月的合作精神呢?于是它动员所有想吃葡萄的狐狸搭成狐狸梯,这样大家都吃到了甜甜的葡萄。

这只狐狸懂得合作的道理,他看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以既有利于自己,又利于大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它和努力学习摘葡萄技巧的狐狸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合作精神”。不靠自已单打独斗,虽然最终都摘到葡萄了,但第十八只狐狸摘的速度或数量都会更多。

我们都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尽管每个人的性格、能力、爱好不同,但只要给他们适当的平台,就能充分地彰显个性,展示魅力。《西游记》师徒四人外加小龙马,虽然差异甚大,但他们是互补关系,取经成为他们共同的方向,让他们成为一个身经百战的团队,最终取得了成功。现在社会分工将会越来越精细,我们就需要培养出各种类型的人才,以适应不同行业、不同时期的社会需要。我们把各式各样的孩子凝聚在一起成为一个班级,就要教会他们学会分工合作,以达到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实现班级的自我管理,让每个孩子都在班级管理中实现个人的自我完善、自我成长。

12只狐狸的故事(18只狐狸的故事六)(5)

有句话说得好,你是谁并不重要,关键的是你和谁在一起。古有“孟母三迁”,足以说明教育环境的重要性。雄鹰在鸡窝里长大,就会失落去飞翔的本领,怎能博击长空,翱翔蓝天?野狼在羊群里成长,也会“爱上羊”而丧失狼性,怎能叱咤风云,驰骋大地?

如果你想像雄鹰一样翱翔天空,那你就要和群鹰一起飞翔,而不要与燕雀为伍;如果你想像野狼一样驰骋大地,那就要和野狼群一起奔跑,而不能与鹿羊同行;正所谓“画眉麻雀不同嗓,金鸡乌鸦不同窝。”这也许就是潜移默化的力量和耳濡目染的作用。如果你想聪明,那你就要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才会更加睿智;如果你想优秀,那你就要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才会出类拔萃。如果你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长处,你就会成为聪明人;善于把握人生的机遇,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机遇,你就会成为优秀者。对他人的成功像对待自己的成功一样充满热情。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借人之智,成就自己,此乃成功之道。和不一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爱情、婚姻如此,家庭、事业也如此。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18只狐狸的故事》合集到此结束,相信大家会从中有不同的体味。《头条》创作不容易,看完的朋友请各位用发财的小手点赞文章,并有劳各位关注一下头条上的“正气满人间”。你们的支持和鼓励就是我坚持的动力,真诚希望能带给大家不一样的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