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五十九正话反说法(高考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五十九正话反说法)(1)

用正面话来表达反面意思,或用反面话来表达正面意思的手法叫反语或正话反说。这种形式在文章中恰当地使用,往往带有较强的讥刺、嘲讽口吻,如鲁迅的《“友邦惊诧”论》:“可是‘友邦人士’一惊诧,我们的国府就怕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鲁迅在运用反语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借用反语,把当时国民党政府的罪恶立场和混蛋逻辑赤裸裸地亮出来示众,痛快淋漓地揭露了他们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所采取的投降主义路线,等于代他们作了一篇卖国罪行的自供状。反语一般有两类:

一、表示讽刺的反语。它在敌对性论战中用得较为普遍,多对敌人或不良风气、现象时运用,特别用在批判揭露方面,具有辛辣讽刺、幽默有趣的效果,使文章富有战斗性和嘲讽性。如2001年高考作文《“诚信灵”新产品介绍书》,运用反语手法对虚假产品介绍书的虚伪性进行了讽剌,是典型的“明捧暗骂”、“假捧真骂”的文章。全文幽默中见讽刺,诙谐中见批判,把当今社会假产品说明书广告书的虚伪性揭露得深刻、到位,读后大快人心。

二、表亲昵、幽默的反语。它一般用于日常生活中,对待同盟者和自己亲近的人运用。这种反语相讥的目的是提醒大家自觉改正错误,它是对人民内部的,是与人为善,治病救人的。所以,反语的运用一定要看对象,要区别对待,防止滥用讽刺。还有用反语表示亲昵色彩,一般是用消极性词语来表现美好的感情。如用“冤家”、“挨刀的”来称呼心爱的人,用“死丫头”、“淘气包”来称呼自己的子女,都是一种反语的昵称。写作中运用这种手法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例文1

河北考生

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令不少父母担心的是自己的孩子是老师所谓的“坏孩子”。具体症状如下:思维活跃,看问题角度怪,立意新,且从不人云亦云,特别崇尚独立思考。如一学生竟把“冰融化后变成什么”这一如此简单问题的答案写成“春天”,让人匪夷所思。本大学急家长之所急,想家长之所想,开办“坏孩子”大学,确保您的孩子无论当初多么活跃,必将在毕业后成为人云亦云的顺民,成为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

本大学特开办如下专业:

限制思维系。此乃我校热门专业,它会使您的孩子思维僵化,毫无见解。毕业后可做秘书一类工作。该系教学特点如下:上课老师拼命灌,学生拼命记,作业如山题如海,只能听众老师意见,若有个人见解,即被老师罚站,倒立等等共“刑罚”36种。开始虽苦,日久天长定有飞跃,该系系主任:榆木头。

限制表达系。该系宗旨:纵有万语千言,绝不能吐露半点。该系学生特点:死板沉闷,属于“三棒子打不出一个屁”型。我系曾有一优秀毕业生,入学前风华正茂,时常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经过在该校的努力学习,终于沉默寡言。具体学习方法来校便知。系主任:哑吧。

此外本学校还有诸如限制运动系、限制交流系等。由于本校业绩突出,被誉为“制造顺民的大工厂”。该校环境死气沉沉,毫无生机,非常适合“坏孩子”学习。

鉴于知识经济的冲击,许多青年人思维异常活跃,以杨志远、李泽楷为榜样,使得学校生源日益减少。我校决定化压力为动力,决定减免部分优秀学生学费,以使本校事业发扬光大。

西谚云:“一千人看《哈姆雷特》,便有一千种不同见解。”在我校统统不适用。丰富多彩的答案在这里变成了固定死板的老师发的讲义。由于思维量大幅减少,必将使你心宽体胖,类似猪圈之中的“猪猡”。

欢迎广大无志青年报名。

报名时间:不限

报名地点:社会市普遍区现实路。

“坏孩子”大学招生办

即日

简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实质是倡导多角度思维和独立思考。本文作者却独辟蹊径,从反面切入,以介绍学校专业的方式,揭露“应试教育”观念与体制束缚学生思维发展,禁锢学生个性、创造性等弊端与危害。全篇正话反说,幽默风趣,让读者在笑声中思考真理。

高考作文语言创新招术之六十多面表达法

叙述要概要平实;议论要凝练精深;描写要形象生动;抒情要真切感人;说明要简明得体。其实在高考作文中,几种表达,不同风格,往往可以糅合统一在一种文体或一篇作文中。近年来,高考命题突出对创新能力的考查,往往只有一个引导性的情境和一个宽泛的话题,鼓励考生大胆创新,表达上不拘一格,明确标示可以记叙经历,可以编述故事,可以抒发感情,可以发表议论,最后还加上“等等”,给考生以极大的发挥自由。所以,只要我们根据自己的表达特长,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就能写出别具新意的好文章。

首先,在记叙类文章中,记叙是基本的表现手法,但也可以有议论和抒情。它一般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是记叙,而开头或结尾部分是议论或抒情;一是边叙边议(或抒情)。不管哪种表达方式,记叙是议论和抒情的基础,而议论和抒情是记叙的深化。通常说来,对人物、事件、景物的描述比较具体,而议论和抒情则应力求精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其二,在议论类文章中,议论是基本的表现手段,但在行文中,也时有记叙。记叙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对议论对象的交待,二是议论时的举例。不管哪一种,议论文中的记叙都要言简意明。

其三,在抒情类文章中,往往寓抒情于记叙之中,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感情。感情是比较抽象的东西,独立的、不依附于其它表现手法的抒情手段是不存在的。抒情总是通过议论、描写,叙述等来表现的。一般说来,抒情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常通过议论感叹的方式来表达,间接抒情通过描写和叙述的方式来表达。不管采用哪种方式,作者抒发的感情应当健康、真切、强烈以激起读者的共鸣。

总之,不论哪种文体,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等相结合,一定要注意内容的内在联系,要注意转换衔接自然,使全文融为一体。

例文1

湖北考生

看云,就是解读生活。看那流云飘忽不定;苍穹底下立着小小的人影,每个人都在看云,每个人都在经历看得见摸不着的生活。

不同的人,看云看出不同的形状色彩;不同的人,对生活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答案。答案千姿百态,人对生活的追求便不一。于是生活便因答案的丰富而多姿多彩了!

生活,一个多大的概念?纵穿古今,横越中外。总之它无处不在无所不包。花木兰的人生字典有“孝勇”二字,这便是她对生活的答案,于是身披战袍的她终于演绎了一首感古动今的千古绝唱!

古今中外,那难以计数永卧沙场的将士,与敌人殊死搏斗从不言退,因为他们对生活的答案就是:是军人,就要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生活便因此抹上了浓重的豪情壮志。

四百年前罗马鲜花广场上被熊熊烈火烧死的那个不屈的灵魂,毕生信守的人生答案便是坚持真理,几百年后的世人在仰望真理的同时,生活里又有了关于真理的动人色彩。不甘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在仕途不如人意的迷惘中,从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中得出了新的答案,于是在广阔山水中挥洒不羁情怀,挥毫成就一篇篇传世文章。

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的一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闪光历程,这也是他对生活唯一的答案,所以当他的骨灰撒向滚滚浪涛时,亿万人民痛哭失声,永远铭记这一伟大灵魂。

唐太宗的目光深远地看到了回纥的牙帐、吐蕃的城堡,他明白,统治的稳定首先要有民族的和睦。他的答案不同于成吉思汗的继任者们。于是皇城的大门打开了,迎来了高原的气息、苍山的风、洱海的浪、东北的大风雪。于是这个封建君主的人生便以独特的姿态立于历史祠堂中。

不同的历史人物作出了不同的人生答案,演绎出的,是一部丰富的历史。而生活的丰富与美好,还在于有差别的创造。当然,它也源于对事物不同的答案。一亩快要丰收的麦子,农人看到的是饱满的麦粒,梵高看到的是生命的激情,诗人看到的是色彩与海浪的组合……于是社会的物质大厦与精神大厦便拔地而起,生活便丰富坚实。

朋友,走过历史的烟云,你对生活有什么答案?你将如何面对现实?你将以什么姿态去面对未来生活的挑战?别忘了,我们正年轻,“看云”的日子不要迷失在天真浪漫中,寻找一个理性的答案,让我们追,让我们飞。生活要我们去创造,美好的未来是我们自己的! 

简评:云,飘忽不定,不同的人看云会有不同的答案,作者从看云谈人生态度联想巧妙、自然。那么,如何对待生活呢?作者举出古今中外众多名人,最后谈了自己的看法。在表达上叙事、议论、抒情紧密配合,旁征博引,流畅严密,显示了过人的文字功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