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论语来表达谢谢(用粤语考证才明白)(1)

图:@视觉中国

怎么用论语来表达谢谢(用粤语考证才明白)(2)

谭世宝教授

怎么用论语来表达谢谢(用粤语考证才明白)(3)

图:@视觉中国

提起《论语》,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即使没有通读过,也经常会说到或写到其中一两句。《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首创语录之体,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一代代流传诵读下来,却很少有人会问:为何这本集子要叫《论语》?“论”是什么意思?关于这个问题,当然有不少学者探讨。在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导、教授谭世宝看来,要用粤语来发音,“论语”这两个字才说得通。近日,谭教授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进行了一场名为“《论语》书名与实际内容新译解”的讲座,吸引了很多老广州人,有人感慨说:“讲了这么多年的粤语,没想到粤语这么博大精深。”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孙珺(除署名外)

“论语”就是“录语”

谭世宝,祖籍广东阳江,出生在香港。1977年考入中山大学历史系就读。后考入山东大学历史学读博士,一心向学,热爱研究,尤其喜欢探究历史中语言的发展变化,于是,又到香港理工大学读了语言学博士,还曾受教于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如今是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导、教授(已退休)。

谭教授追求博古通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要研究中国通史、中国思想史、孙中山历史文献、澳门史、汉字音韵学等。已经出版有关学术专著文集有《天下为公:孙中山的中国梦与澳门》《金石铭刻的澳门史》等,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八十多篇。

谈到《论语》,谭教授认为,要弘扬孔子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首先从语言文字的正确解读入手。近日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进行的这场名为“《论语》书名与实际内容新译解”的讲座,其重要的创新点就是利用粤语方言词较为完整地保留同词异字的阴阳入对转的众多例证,探讨《论语》的书名及其内容的一些字词的正义真音。

例如,有关《论语》的书名,迄今主流解释“论”为“编纂”之义。而南朝梁的皇侃则认为“论语”的“论”有伦(阳平lún)、论(阳去lùn)两种读音,目前主流之音则取“伦”音,但是,皇侃所列“伦”音之义则有:“伦者次也”“伦者理也”“伦者纶也”“伦者轮也”等。在谭教授看来,这各种解释大都是人云亦云,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然的层面。“未能确定‘论’字的形音义及其在后世的流变关系。一般‘论’我们都读为四声,只有在《论语》这里读为二声,这是因为当时记录的是这样的读音,但是为什么这样读却没人讲清楚。”谭教授通过考察粤语同类字中同词异字的阴阳入对转,从众多例子里可以证明“论”与“录”“类”就是同词音转而字异的关系,“论语”就是“录语”,禅宗改为“语录”,朱熹称之“语类”。

论(leon6)—录(luk9)—类(leoi6)是阳入阴对转关系。古今都有人将“论语”的“论”解释为“记录”,但没有将它与禅宗“语录”和“朱子语类”联系起来。“当然,不可以像目前有些书那样,把‘录语’或‘语录’解释为单纯的‘语’的记录。而应按照实际内容解释为‘言行录’。”以论语为代表的古汉语经常有这种‘以偏概全’的表述。例如,“父慈子孝”的“父”并非只指父亲,实际是指父母双亲,其后的“子”实际包含了“(儿)子”与“女(儿)”。所以,“论语”就是“录语”, 而只有“录语”才符合“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本义。

粤方言极利于研究古汉语的历史语言文献

谭教授认为,粤方言对研究古汉语的历史语言文献极为有利。在古代,由于时代发展、朝代更替,加上北方少数民族融合等原因,书面语不断发生变化,很多文字的读音都变了,尤其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很多书面语不存在于“书面”了,变成儒生记忆里的东西。在流传中,就会出现同音异字,渐渐地,字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或者出现有音无字的情况。而粤语地区由于位置偏远,受到的影响反而小,尤其是口语里保留了很多古音。粤语读音的某个字对应于当时北方的某个读音,这样反推回去,就会明白原来那个字最初的写法是什么。比如,广东人都爱吃的“虾饺”,现在多写为“饺”,但有些地方也写作“虾角”。谭教授说,“角”是对的,饺子的形状就是像牛角一样两头弯弯的。“饺子”最原始的字其实就是“角子”。粤语保留了9个音,同一个字对应不同的音,其实源头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流传到外地,落到文字上,就会写成不同的字,以至于后世会认为是不同的意思。比如,澳门,葡语Macau、英语Macao,写作汉字往往会写成马角,也写作马交。其实都是一样的,并不是两个地方。

陈寅恪先生在1933年12月17日致陈垣函说:“岑(仲勉)君文读讫,极佩(便中乞代致景慕之意)。此君想是粤人,中国将来恐只有南学。”这里说的“南学”就是“粤学”。“南学”的先天优势是具有粤方言这个工具,极为有利于研究古汉语的历史语言文献。

粤方言同类型的例证(有音无字者用同音代表)

谭教授经过悉心的研究,还发现了粤方言同类型的一些例证,比如:

1.轮(leon4阳平)—辘(luk1阴入);2.滾(轮、辘的同义)例如,“圆滾”又称“圆辘”(引申:滚水“录”脚、“录”菜),在地上打滚又称“辘地”;3.“累赘”粤语称“轮尽”,这是韵尾阴阳对转(-eoi)—(-eon);4.劳累(-eoi)—劳碌(-uk),这是韵尾阴入对转;5 .花蕾(leoi4)—花冧(lam1),这是韵尾阴入阳对转。

懂得运用阳入阴对转关系,很多古汉语及方言词的同词异写就会看得一清二楚。例如,1.麻雀(zoe8)—麻将(zoeng1)—马吊(雀—鸟diu3);2.澳([ng]ou3)—高([n]gou1)—交([n]gao1)—滘(gao3) —港(gong2)—角(jiǎo、gok8)澳门—马交(高、港、角),珠海的浪白澳(又写作浪白滘)。3.膀(bǎng、bong2)—膊(bó、bok8)。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关于是否会将这些研究内容作为专著出版,谭教授表示:“正在写,现在以讲座的形式在广州跟大家分享,就是想跟了解使用粤语的人多交流,多听取一下大家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