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之十三:道、道法、道家与道教

道教,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其主要思想《易经》为伏羲、文王、老子三圣创立,伏羲创造了八卦,周文王创造了六十四卦,老子则为易经作《易传》,由此形成了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是诸子百家的开始。因此,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华文化中,道与儒学和佛教一起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寻求有关实践练成神仙的方法。毫不夸张地说,道教的历史与中国历史紧密相连。

道家文化与道教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华文化之十三)(1)

道家文化与道教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华文化之十三)(2)

一、道教,起于何时?何为“道”?

道教,顾名思义,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万物的本原,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其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

道教,起于何时?史学家都说起于张道陵之创教。教内人士则多说起自黄帝,既为我中华民族固有之文化、亦为固有之信仰。也有些人说其来历更在黄帝之前,如抱朴子《枕中书》便谓道教起于二仪未分时之元始天王,《隋书.经籍志》则说始于元始天尊。

道家文化与道教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华文化之十三)(3)

道家文化与道教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华文化之十三)(4)

上述种种说法,皆甚为荒邈,难以质凭。盖元始天尊的信仰本系南北朝时期之产物;而黄帝等古先圣王所讲的“道”,也与道教之所谓“道”颇不相同。

所谓“道”,就是路。这些路,只要合理、走得通,就会有人走;所以人人各道其所道。且人也总是循着道路在走的,因此,道又有条理之意。在这种意义下,道皆泛称,人人都可称自己的理论或理想为道。若叙说讲述之,也称为道,成为动词,如《庄子.天下篇》:“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倘若以某种道理教育后生,便可称为道教,如《牟子理惑论》云:“孔子以五经为道教,可拱而诵、履而行”。

道家文化与道教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华文化之十三)(5)

其次,“道”之古义也,泛指道理,本不专指某家某氏。但为什么后来只有道家被称为道家,独专此道字,犹如古代“朕”为我之通称,后来却成了帝王专用的称谓那样,使“道”由达名变成了私名呢?

据庄子说:“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日:无乎不在!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术是无所不在的,圣王神明皆有道术,本是一原,后来分裂了,人各以其才性之所需与所近,采撷道之一端,成为自己的道,故形成百家争鸣之现象,各道其所道。此处,庄子把道分成两类,一为本原之道、一为各家之道。各家之道均是割裂不完整的,但因其本出于一原,故内部又有可以相通之处。只有统合会通这些割裂不完整的道,才能重新恢复原初大道的完整性。

道家文化与道教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华文化之十三)(6)

二、何为“道家“?

所以,庄子的看法是,先秦各家,都陷在“道术为天下裂”的境地,各道其道;只有老聃和他,最能博摄诸家、会通为一,故能符合或重返原初道的整全状态。因此,在各家都各道其道之际,这一家因自认其所讲之道才是根本的、整合的、原初的,与其他各家之道不在同一层次,才使后人特称此一家为“道家”。

“道家”之名,在《司马谈 - 论六家要恉》里有详细论述,全文如下:

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愍学者之不达其意而师悖,乃论六家之要旨曰:

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彊本节用不可废也。

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儒者则不然。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如此,则主劳而臣逸。

至于大道之要,去健羡,绌聪明,释此而任术。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

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夫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

墨者亦尚尧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食土簋,啜土刑,粝粱之食,藜藿之羹。夏日葛衣,冬日鹿裘。其送死,桐棺三寸,举音不尽其哀。教丧礼,必以此为万民之率,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夫世异时移,事业不必同,故曰俭而难遵。要曰彊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

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百家弗能改也。

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于名而失人情,故曰使人俭而善失真。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

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群臣并至,使各自明也。其实中其声者,谓之端;实不中其声者,谓之窾。窾言不听,奸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在所欲用耳,何事不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耀天下,复反无名。

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反,故圣人重之。由是观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

道家文化与道教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华文化之十三)(7)

司马谈(西汉建元、元封年间任太史令、太史公。司马迁之父)的这篇文章,开头第一句:“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有不省耳”,就与庄子的思想甚为肖似。他认为儒墨诸家皆自走其道路,这些道路各有利弊,但总归是要合一的,能合之者厥惟道家:“道家,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故能会通合一,达到最完美的境界。这就是因道家对其道有特殊的解释与强调,故特称为道家。

但别家可不见得信采道家这种特殊的讲法,故天下仍是个各道其道的局面。且除了先秦原有的儒道墨道等等之外,方仙道等各种道亦渐崛起。

道家文化与道教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华文化之十三)(8)

三、何为“道士“与“道法“?

庄子时代,就已有许多讲养生术的人。《庄子·外篇·刻意》批评道:“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这些讲养生锻炼之术,或找不死药的方士之道,则或称为方仙道。

不论拜天神或求药方,这些方士术士们都是各道其道的,故又皆可称为道士。

道家文化与道教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华文化之十三)(9)

道家文化与道教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华文化之十三)(10)

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六考证道士之名,自周已有之。汉代称道士者,则如荤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言:“古之道士有言”;《汉书.王莽传》亦云;“王涉素养道士西门君惠,君惠好为天文识记”;“张丰好方术,有道士言丰贵为天子”。这些道士,即指各种方术士,并不特属于某一种宗教。

修各种道的人,均可称为道士,亦不仅指讲神仙方术之人,如《后汉书.第五伦传》谓伦“自以为久宦不达,遂将家属客河东,变姓名,自称王伯齐,载盐来往太原上党,陌上号为道士”,彼乃儒者而为盐贾,乃亦名为道士,则其不专指言神仙者可知矣。这时道字的用法,正如《礼记.王制》批评某些人挟“左道”云云。盖道有各式各样的道,如神农杂子技道、盘庚阴道、天一阴道、必戏杂子道、尧舜阴道、剑道、上圣杂子道等等,其中不免有不轨于正义且语涉虚妄者,故以左道名之。

道家文化与道教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华文化之十三)(11)

道家文化与道教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华文化之十三)(12)

汉代流行的这些道法,彼此既未必同源亦未必同时,其间各有法门,差异更是极大。例如有些术法“或饮小便,或自倒悬”,其他道便不以为然。又如方仙道,是“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太平道却根本不谈鬼神,“专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五斗米道,以星斗信仰为核心,也不讲什么海上三山。据说三张曾传男女合气的黄赤之术,则亦为栾大李少君等所弗道。少翁、栾大等人拜致天神,又跟中黄太乙之道“毁坏神坛”的作风迥异……。诸如此类,皆可见其术法殊为不同。

至于它们祟奉的对象,也很不一样,文廷式《纯常子枝语》卷十八说得好:“李少君之前,言神仙者不特不托之老子,并未尝托之黄帝”。因为以上这些道,显然都跟老庄没什么关系,而且早期的方术,通常只借仪式术法来达到求长生等目的,未必有精神崇拜的教主及自我精神修养之内容。如李少君告诉汉武帝祭灶就能招来精怪,得精怪则能与神通。这类仪式,根本不需教主,只以灶、星、日、月等为崇拜对象即可。其他人则或以拜斗、封禅,甚或以熊经鸟申、呼吸吐纳等仪式术法行事,甚至连崇拜对象都不需要。

道家文化与道教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华文化之十三)(13)

它们之间的差异如此之大,自无怪乎有些道法要自称真道、正道而批评其他的道法为邪道、左道、伪技了。《老子想尔注》不是说:“今世间伪技因缘真文设诈巧”“今间伪技,诈称『道』,托黄帝、玄女、龚子、容成之文相教”吗?葛洪《抱朴子.道意》更指责当时的各种道法是“妖道百余种”。它们彼此间之竞争状况显然是十分激烈的。

这些道法之来源与内涵,有的迄今仍不尽能明了,如被斥为“伪技”的某种存思法,是存想藏在身中的神明,谓五脏诸神都有姓名服色,而且指明了它们的高矮长短。这应当即是类似《黄庭经》的讲法,为后世上清道所采行者。但它起于何时、渊源为何,殊不能晓,唯知此与老庄实无渊源耳。它跟《太平经》所讲的存思法也并不一样。

道家文化与道教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华文化之十三)(14)

道家文化与道教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华文化之十三)(15)

当时另有传黄帝之道者,然不仅是黄老虚静那一套,例如兵家中的阴阳家,便有《黄帝》十六篇,五行家有《黄帝阴阳》廿五卷,天文占验家也有《黄帝杂子气》三十三篇,杂占十八家中则有(黄帝长柳占梦)十一卷。

此外,尚有讲房中术者。所谓“优游俯仰,极素女之经文;升降盈虚,尽轩皇之图艺”(见徐陵《答周处士书》),绝非导引吐纳存神练养之技。《汉书.艺文志》方伎类房中家便收有(黄帝三王养阳方)一类书籍;后世道教备受甄鸾、寇谦之批评的黄赤之道、男女合气之术,其所依据的《黄书》,殆即此类黄帝图方之遗传。可是房中术也并不全法黄帝,另有效法彭租及容成氏等人的,各有巧妙,非出一源。容成术,乃御妇人法。别有一种采补之技,则为女施于男者,见《汉武故事》,谓女神君欲以太乙精补霍光之精气。其复杂可知。

道家文化与道教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华文化之十三)(16)

道家文化与道教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华文化之十三)(17)

至于幻化之术,主要是得自某派别墨。梁阮孝绪《七录》中有《墨子五行要记》一卷、《五行变化》五卷。这几卷书,据说至隋唐间仍存,故陈子昂云其高祖陈方庆“好道,得《墨子五行秘书白虎七变法》,遂隐于郡武东山”。而其来源则甚早,葛洪《抱朴子.遐宽》说:“变化之术,大者唯有《墨子五行记》。本有五卷,昔刘君安未仙去时,抄撮其要,以为一卷。其法甩药用符,乃能令人飞行上下,隐沦无方。含笑即为妇人,瑾面即为老翁,踞地即为小儿,执杖即成林木,种物即生瓜果可食,画地为河,撮壤成山,坐致行厨,兴云起人,无所不为也”。这些变化方术,既不依鬼神也不重养生,恃其术法,自成 一道,与太平道等之渊源及内涵都不相同。

道家文化与道教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华文化之十三)(18)

道家文化与道教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华文化之十三)(19)

汉代尚有一种甚为流行的道法,就是炼丹。丹,本谓丹砂,指炼丹砂为黄金,再以此黄金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以后才能见着蓬莱仙人。后乃逐渐转变为“金丹”之说,云炼得金丹,吃了就能不死。据称淮南王所编《鸿宝》即讲此神仙炉火黄白之术的书。此类书当时必甚多,《参同契》的作者曾说他所见过的便有“火记六百篇”,此丹鼎一脉也,乃是早期的化学家。从事此道者,当时恐怕也很复杂,如曹植(辩道论)言后汉方士甘始说他曾与其师韩雅“于南海作金,前后数四,投数万斤金于海”,这就不是炼金丹而是造黄金了,其分歧应甚大。

综合地看,我们只能说秦汉社会通行各种道,道术之士各道其道,道只是达名,与老庄太半无关。

所以,道教研究,首先即应着眼于这个事实,放弃早期那种单线地、从黄老讲下来的方式。反之,把各种方术士看成一家人,认为道教即出于此神仙家或阴阳家,也是不对的。

道家文化与道教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华文化之十三)(20)

四、道家与“黄老之说”

正因上述诸道,多与老庄无太大关系,故耶律楚材诗谓:“玄宫圣祖五干言,不说飞升不说仙,烧药炼丹全是妄,吞霞服气苟延年”(《湛然居士集》卷十)。

其中丹鼎一脉,至《参同契》才会合黄老、易、炉火为一。但后世炼丹者,如葛洪就仍对老庄颇不以为然。上清道讲存神降真,奉《大洞真经》《黄庭经》,并不讽诵老庄,亦罕言黄帝。灵宝道、三皇文道,与黄老的关系尤其疏隔。至于讲究术法的谷道、天道、阴道、方仙道、墨子五行术等等,更与黄帝老庄毫无关联。汉魏南北朝诸道,只有天师道采用《老子五千文》教习,并奉太上老君。可是太上老君与老聃,直到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仍是分列的,不认为是同一个人。又,北魏崔浩是信天师道的,但他“性不好庄老之书,每读不过十行,辄弃之”(《魏书》卷三五本传)。似乎也显示了天师道与老庄的关系仍是颇为松散的。

所以,我们可以说,诸道士之道多半不是由黄老或老庄之学流衍而成的,它们只是流行于秦汉之间的各种道,这些道彼此并无统一的世界观或相同的修炼方式,思想来源更是复杂。它们称为某某道,就和儒者墨者自称其道为“儒道”“墨道”一样。我们不能因此就把它们和老庄混为一谈。

道家文化与道教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华文化之十三)(21)

道家文化与道教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华文化之十三)(22)

当然,其中也有一部份是崇奉黄老之言的。如河上丈人、安期生、毛翕公、乐瑕公、乐巨公之传承,严遵等人之释解,桓帝之崇奉,均属于汉代黄老学的发展。讲此种学问者,固多神仙隐遁之士,但黄老的基本格局仍是十分清楚的。

至于庄子,被注意而且被广泛研究,本在汉代以后;南北朝人讲庄子,甚至尚未发展出与道教有关的讲法;以道教观点解庄,事在唐朝。故汉代诸道可说均与庄子无甚渊源。

总之,各种道以及据其道而成的各个教,如太平道、帛和道、李家道、天师道等,其实等于许多不同的教,这些教彼此是相互竞争的,未必有共识的基础和血缘亲近关系。佛教兴起后,这些教才因皆自称为某某道,故总称为“道教”,以与“佛教”对举。

(甄正论)下载:“吴赤乌年,术人葛玄,上书孙权,云佛法是西域之典,中国先有道教,请宏其法。始置一馆,此今『观』之滥觞也”,正指此事。

但奉道者仍旧是各信其道。各种道虽被归隶于“道教”这个总教名之下,却仍然自称为某某法某某道,而不以教中之“派别”来形容并予以区分。以派来分别“道教”内部各个道的办法,兴起甚晚。至于刘宋时期编集的《三洞经书目录》《正一法文经图科戒品》等,把道教典籍依“三洞四辅”的架构编到一块儿。事实上也是为了总集各道教(现在姑且称为道派)之书而不得不然。洞真部收上清、洞玄部收灵宝、洞神部收三皇文,四辅则为太玄、太平、太清、正一之图籍。炼丹、服食、行气、房中等神仙家之书,集中在太清部,老子《道德经》系统列入太玄部,正一、太平则是正一道太平道的东西。这种安排,可谓煞费周章,才能让各教仍各行其是而又能在一个大框架中各就各位。

道家文化与道教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华文化之十三)(23)

道家文化与道教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华文化之十三)(24)

同理,其他宗教之主神(教主),多只有一位,如佛教之佛陀、基督教之上帝、伊斯兰教之阿拉,道教却是“三清”。此实因各道咸有主神,既要统归为一大教,只好想出这么个一气化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的架构,来容纳三个主要教派(上清、灵宝、正一)的教主。

在这样的巧妙安排中,我们即可以看见道派势力竞争的现象。例如三洞四辅之分,显示南北朝期间道派要以上清、灵宝、三皇文为盛,太平、正一虽历史较久远,但未必能与争锋,只好居厕辅佐地位。而三洞四辅之中,太清部讲金丹服食之道,本不奉事教主神灵;太玄部收《五千文》等经籍,勉强说应与正一同奉老君;洞玄部则讲天皇地皇人皇,不好实指,且三皇文系后渐没落,亦可不谈。故七部之中,论教主,只能谈四位;上清的元始天尊、灵宝的灵宝天尊(或太上大道君)、正一的太上老君、太平道的太平帝君。四位教主中,太平道的金阙帝君恰好又有壬辰降生的预言,所以便安排他做个未来太平世的教主,只讲“三清”。这个基本架构,始见于陶弘景之(真灵位业图)。而三清之所以以元始天尊居首,正缘陶弘景为上清道之故。他站在自己道派的立场上讲话,总仍不能摆脱门户之见。

道家文化与道教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华文化之十三)(25)

有时也未必总称诸道为道教,仍称道或道家,《晋书.王献之传》云:“献之遇疾,家人为上章。道家法,应首过”,此道家一词,也许专指天师道。但《全晋文》卷一四六所收伕名(道学论)就是泛指诸道了。《御览》道部八(道士门)引《道学传》载叙鲍靓陶弘景等各派道士亦然。其中如“宋文同,字文明,吴郡人也。梁简文时,文明以道家诸经莫不敷释,撰《灵宝经义疏题目》,谓之通门”,明以“道家”总括诸道。大抵相对于佛教一词,诸道可并称为道教;相对于佛家一词,则称道家。这时,“道家”一词与先秦九流十家之一的道家,所指又不相同啦。

道教在后世,基本上一直维持着这种教中有教的型态,如元代全真教、玄教、真大道教、太一教等等,都是在“道教”这个大总名之下,仍保持其各自一教之教名的例子。

道家文化与道教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华文化之十三)(26)

道家文化与道教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华文化之十三)(27)

五、道、道家与道教

从名义与指涉的演变中观察,“道”、“道家”、“道教”,

,实在是几个很能搞乱人思维的字辞。过去的道教研究或有关道教的一些基本观念,率皆为此等字辞所扰,以致讲得烟笼雾罩、糊里糊涂。

现今学界通行的道教史观是:道教成立于东汉桓灵之间太平道天师道创立之时。在此之前,社会上已流行各种民俗信仰及巫术等等,道教即据此加以吸收消化而成;其后乃逐渐进入土大夫贵族阶层,并出现分化现象。

故在太平道天师道出现以前,可称为道教前史,或早期道教。其内容是神仙家阴阳家学说及民俗信仰、巫术。所谓魏晋南北朝的分化,是说那原本吸收了许多民间信仰而形成的道教,进入士大夫阶层后,逐渐醇化,淘汰了一些过于荒诞怪异不雅驯的部份,在理论上日益醇化,以符合土大夫趣味。但也有些人不强调这一点,而着眼于士大夫之炼丹求仙,故谓此时道教可分为“民间道教”及流行于贵族间的“神仙道教”。因为早期的道教活动并不以神仙长生为主。这个架构,只具有表面的秩序化与合理性,其实大错特错。

道家文化与道教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华文化之十三)(28)

其次,把道教史划分为教前史(或早期道教史)与道教成立以后之史两段,乃是以一个单一教系传承的观点来看待它。

但事实上,如前文所述,“道教”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宗教。秦汉间实为诸道并立的时代,这些道,彼此间竞争、融合、或各行其是,直到南北朝中晚期,才逐渐在“佛/道”对举的架构下,被笼统地称为道家或道教。在这个大共名底下,因诸道来源与内涵殊不相同,所以才在经书编秩及神仙品级等形式结构上运用巧思,勉强拼合成一个大系统。可是这只是形式性的统合,并非实质性的,诸道在思想与术法上的差异仍然具存。且即是在这种诸道并立、彼此违异的情况下,才形成了道法间竞争以及激荡融汇的关系。

因此,我们不能以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型态来看待道教。

道教非一源众流,以一个教主而下衍诸派的方式相传流,亦非杂然汇收各种术数方技于一炉,以形成“一个”(大杂脍、大拼盘式的)宗教。而是多元分立、互相推荡,形成一幅交光互摄之图象的。

新的道教史描述架构,应当由此开始。对于“道”的名义演变及其指涉,更应先予了解,否则道来道去,胡道乱道一通,殊非学术研究所当为。

最后,开一段道教的《祈福开光咒语》: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亿劫,证吾神通。三界内外,惟道独尊。体有金光,覆映吾身。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生。受持万遍,身有光明。

三界侍卫,五帝司迎。万神朝礼,役使雷霆。鬼妖丧胆,精怪亡形。内有霹雳,雷神隐名。洞慧交彻,五炁腾腾。金光速现,覆护真人。

急急如律令。

(花生余,04/03/2019,南山)

道家文化与道教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华文化之十三)(29)

【参考文献】

  1. 天問-道是什麼(繁體中文)

  2. 道教文化/Taoist(繁體中文)

  3. ^唐大潮,《中國道教簡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ISBN 7-80123-229-1

  4. 道教教理和教義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0-08-28.(繁體中文)

  5. 金丹妙訣·濟陽子(簡體中文)

  6. 道教簡介 (中文(香港)‎).

  7. 《後漢書》卷七十五〈劉焉傳

  8. 漢魏兩晉的道教. 道教學術資訊網站 (中文(台灣)‎).

  9. 蕭登福. 道教產生研究. 道教全球資訊網. [2010-12-31] (中文(台灣)‎).

  10. 由敦煌寫卷s 6825號《老子想爾注》此注

  11. 見《魏書·釋老志》

  12. 《道德經》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13. 道教的神仙系譜. 道教全球資訊網.

  14. 蕭天石. 道教與得救問題. 神學論集. 1975, 24: 237-246.

  15. 胡孚琛.中華道教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16. 道教文化中心資料庫

  17. 張竹銘. 《心印妙經》與養生之道. 台灣仙道學術資訊網. 2006-03-05.

  18. 道教文化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1999-05-02.

  19. 《道門十規》:住持之上,必德高年耆,剛方正直,言行端莊,學問明博,足為叢林之師表,福地之皈依者任之。

  20. 曹本冶. 道教音樂. 大人物公司 (中文(台灣)‎).

  21. 道教天地-宮觀

  22. 唐朝的道教. 歷史文化學習網. [2010-09-13] (中文(台灣)‎).

  23. 據《台灣通史》記載

  24. 香港道教概覽. 國家宗教事務局宗教研究中心. [2010-08-16] (中文(香港)‎).

  25. 道教文化研究中心

  26. 黎志添、遊子安、吳真:《香港道教——歷史源流及其現代轉型》,中華書局出版,2010年7月15日。

  27. 遊子安主編,李宏之、梁德華副主編,《道風百年:香港道教與道觀》,蓬瀛仙館道教文化資料庫和利文出版社聯合出版,2002年,ISBN 9629880954

  28. 福永光司,《日本古代史與中國道教》,杭州大學出版社,1991年。

  29. 見福井文雅:《道教研究在日本》,《文史知識))1996年5期

  30. 千田稔:《中國道教在日本》,《文史知識》1997年第2期

  31. 參見駒澤大學教授中村璋八於1983年為《道教》第三卷《道教的傳播》撰寫了《日本的道教》一文

  32. 《日本文化通史》王勇著

  33. 道通天地-日本的道教(繁體中文)

  34. 無量壽經優婆提捨願生偈注卷下. 明倫海會全球資訊網. 2006-04-30 (中文(台灣)‎).[失效連結]

  35. 《舊唐書·高句麗傳》

  36. 《三國史記》卷二十《高麗本紀》第八

  37. 《道教史》第302—303頁

  38. 道教在朝鮮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1-07-06.(簡體中文)

  39. 道通天地-越南的道教(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