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CCTV今日说法

为家乡保护森林资源

以及生态保护

尽一点自己的微薄之力

远山之上现火情

2021年4月23日,云南省丽江市森林消防支队在进行日常训练时,消防队员们注意到了远山上的异常烟雾,预感到火灾发生和可能下达的出发命令,队员们提前结束了训练,换扑火服装、检修装备、检查给养,迅速做好了应战准备。

正值四月,天气干燥,险情多发,是丽江的防火紧要期。果然,丽江消防支队接到命令,丽江市玉龙县石头乡国有林场发生了火情,消防队员迅速出动。

森林大火消防车无法救火(一次九天八夜的奋战)(1)

着火点距离村庄较近,一旦越过山梁、成为下山火,山下的村庄将付之一炬,村民赖以生存的松茸区和涵养林也将被烧毁。

于是,将村民转移疏散后,消防支队兵分两路,由第一梯队直接上山灭火,采取以火攻火的战术,防止形成下山火;第二梯队则在村庄外围,隔离可燃物,开辟隔离带。

终于,经历了三天三夜的土地保卫战,消防队员保护了村庄,也保护了这一片重要的涵养林。

火势调转向北蔓延

消防队员成功保护了松茸生长的美丽森林,阻断了火势进一步蔓延的可能,然而,大火突然转向,形成了新的火线。

新的火场,位于3000米的高原,消防员在克服不良反应的同时,还要翻越70度的陡坡,这给消防员的行动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森林大火消防车无法救火(一次九天八夜的奋战)(2)

火域大,火势凶猛,消防员需要在高温环境中,背着25公斤的装备翻越陡坡、持续不断作业,对消防员的体能有着极高的要求。

为排查隐患,避免复燃危险,丽江支队在接近隔离带后,采取了三人一组的行动策略,一人使用风力灭火机吹风灭火,另一人使用水枪压火,第三人则使用风力或者水给队友的体表降温。

此外,这片森林里有几棵珍贵的红豆杉,生长速度慢、再生能力差,是名副其实的“植物大熊猫”,但对维持这里的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队员们紧急采取措施,设置隔离带,到第五天,保住了这些红豆杉。

西线合围灭山火

4月27日下午,丽江森林消防支队的188位消防员接到命令,和昆明、保山、大理等地赶来支援的森林消防队伍一同赶赴火场西线,展开最后的战役。火场西线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八大片区之一。

为控制住火情,消防员需要阻止山火越过沟谷,到达右侧原始森林公园。

然而,地形复杂,植被密集,燃烧的倒木、滚石、飞火让情况更加凶险。一旦发生树木倒塌、滚石滑落,稍有不慎,就会给正在作业的消防队员造成生命危险。消防队员的作业可谓危险重重。

最关键的,如果不能彻底处理好燃烧的倒木,火势将被引向沟谷,甚至可能在狭窄的沟谷中形成烟囱效应,使得火势失控。此时,已经是火灾的第七天,灭火用水已经用完。

森林大火消防车无法救火(一次九天八夜的奋战)(3)

好在,前去寻找水源的队员在山下找到了溪流。于是,消防队员在六七十度的陡坡上,采用串并联的方法,利用10台水泵、6个水囊架设起了2公里长的水带,将水引至山上。由于水流不稳,消防队员们还制造了临时蓄水的水池,以保持充足的水源。

终于,在清理了近3000根倒木,历时40多个小时的西线保卫战终于取得胜利,数支消防队伍对最后的山火形成了合围。经过9天8夜,5月1日,他们胜利凯旋。

原始森林险情多发,一着不慎,就可能引发山火。这时候,总有消防员挺身而出。他们是最不寻常的“护林员”,为了自己深爱的家乡、敬畏的自然,他们始终坚守一线。

案件转自 |《今日说法》节目《九天八夜》

记者 |顾雪迎

来源: CCTV今日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