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是难以割舍的(那是真爱却不是常态)(1)

清唱第436篇

点击上方绿色图标,收听清唱音频

她觉得初恋最爱她。

最经典的事例是,她曾撒着娇说:“我想吃草莓蛋糕”。

初恋去买,去她指定的地儿,坐两站公交车,过一条街,在巷子里的一家小店铺,所谓私房甜品屋,放下钱,小心翼翼接过塑料圆罩裹着的蛋糕,再按原路返回,等到她面前时,还没过一小时。

可一小时,她的心意已经变了。

她眼珠骨碌碌转,把蛋糕放在身后,两手捏着盒。

她问满头汗的初恋,“是不是只要我高兴,怎么都行?”

那憨直男生如她所望点了点头,“是的,只要你高兴。”

她随手一抛,居然很准,塑料圆罩及里面裹着的蛋糕被扔进一旁的垃圾桶里。

初恋瞬间呆了,可她无辜地将两手一摊:“但,我现在不想吃了;而且,你说过,只要我高兴……你该不会生气吧?”

她观察初恋的反应,并在心里默数。

从呆滞到摇头再到宠溺地笑,直至一把把她拉进怀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九秒。

“你啊!”初恋继续摇头继续笑,她也笑,她觉得,这种无条件的接纳、包容是建立在真爱基础上的,或者说,就是她理解的真爱本身。

她被宠坏了,被初恋的“真爱”宠坏。

以至于,她后来都用初恋做标准,却无人过线。现在,三十岁了,她还单身。

这些年,她陆陆续续谈过几场恋爱。

关键时刻,总不自觉地用草莓蛋糕试探男人们的真心。

一次,是和一个同事。

两人下班路过蛋糕店,她突然顿住脚,指着玻璃窗里的玻璃柜台,“我想吃草莓蛋糕。”

同事进去买,须臾捧到她面前,她恶作剧地笑,“我又不想吃了,扔掉,你不会不高兴吧?”

同事拦她,“吃不完的,再扔。”

她没听,还是扔了,同事“啊”一声,像不相信眼前发生的,晚上,她半依在床头,发短信问:“真生气了?”

同事回:“不会,但觉得可惜。”

两人的关系无疾而终,别人问起来,她只是耸耸肩,“没什么可惜,一块蛋糕就看得出他小家子气。”

另一次,是和她一个出了五服的表哥。

知道她在上海,单着,她的姑妈给她牵线,说起来亲戚套亲戚,还是发小,聊起来挺投缘。

他们在星期天,于繁华市区闲逛,她想用草莓蛋糕确定关系,故伎重施。

“表哥”让她在原地等,自己去转悠,终于找到蛋糕,买来,递给她,她像演习过的那样将蛋糕扔进一旁的垃圾箱,“表哥”的脸刹那间变了:“你这是什么意思?”

她活泼地眨眼:“你如果爱我,就我怎么都行。”

“表哥”却不吃她那套,两人在街头对峙,恶狠狠看着对方。

最终,她扭头走了,“表哥”没跟去哄。

姑妈说她“作”,让她道歉,“表哥”说,伺候不起公主。

她隐隐觉得有点过,但还是立着眼睛:“凭什么啊”“懂不懂闹着玩啊”“能不能让着点女生?”

姑妈戳她的太阳穴:“多大了,还女生。”

她上一个男朋友,是多金才俊,成天忙得脚不沾地。

连草莓蛋糕,都是她在电话里,而不是当面提出要求的。

第二天,蛋糕送来了,她倒是想扔给才俊看,可来的是快递,她签收了,打开蛋糕盒,除了蛋糕,还看见那家著名艺术蛋糕店的图册和贵宾卡。

真无趣。

“喜欢哪种,下次自己挑”,才俊回访时说。听她没好气,立刻做结束语,“我在会议空隙接你的电话,不想把时间用来吵架。”

“你根本没有以我为中心!”她泫然欲泣。

“为什么要以你为中心?你能像一个成年人吗?”才俊收线了。

她真想念初恋。

想念被爱包围,随时像被爱的波涛溺毙,随时可以发火、发泄、发出呼救的感觉。

听说他也单着,有过一段不算事实的婚姻——还没举行婚礼,就将结婚证换成离婚证。

于是,百年校庆,他们终于聚在一起,她以熟卖熟,问:“为什么视婚姻如儿戏?”

这时,觥筹交错,与座众人善意又刻意地将他们安排坐在一起,“来来来,同学会,拆散一对是一对”,她的问题淹没在杯子的碰撞声里。

“不是还想着我吧?” 她不死心,接着问。

初恋捏捏酒杯,“是有点像你,聪明、漂亮,各方面都很优秀,当然也有和这些成正比的脾气。”

“你就喜欢霸道女友这款”,她笑。

“但这次有点过了。”初恋不介意和她分享与“前妻”离婚的原因。

“一言不合,在大街上,她就脱下刚买的钻戒扔出去,对我说,如果还想举行婚礼,就捡回来。”

她愕然,这不是她的翻版吗?不过加戏码了,她又觉得一丝温暖,想起往事,柔声说:“那都是爱的不够,你看你当年……对我……”

“过了那个人生阶段了”,初恋说,“我已经失去耐心,想像一个成年人那样恋爱,想得到成年人的爱——成熟、自制,不折腾;共情、共鸣、分享、体谅,在爱中得到平静、美好,而不是要求、强迫、一再考验、证明。”

她本来想为那位未曾谋面的情敌、前妻辩解,就像为这些年的自己,但初恋的话堵住了她的嘴,她嗫嗫喏喏:“不爱你,谁会折腾你?考验你?”

她提起那块蛋糕,它像一道念念不忘、屡次用来面试的题。

初恋竟说,“其实,我当时很生气,只是没让你知道。如果,你告诉我,虽然不想吃了,但仍然谢谢我,谢谢我走那么远的路,谢谢我的那份心,我会更爱你,觉得你对我是真爱。”

她呆了,原来草莓蛋糕还有一种解读,她测试别人,用“折腾”来检验真爱,别人也测试她,用“怎么舍得折腾我”来检验她的爱。

酒杯再次发出撞击声,她没站起来——

再不会有人笑嘻嘻看她扔蛋糕了吧?

或者从没有人真心笑着看她扔蛋糕。

也许,她只有进化成一个更好的自己,用更成熟的心智,才能找到爱。

-END-

真爱是难以割舍的(那是真爱却不是常态)(2)

我们总是回忆折腾得最凶的那场爱情,却很少愿意再经历一次。

因为年纪大了,折腾不起,因为生活残酷,无心折腾。

那样的爱情,激烈、紧迫、不合常理,没有原则,那是真爱,却不是常态。

——小羊说

真爱是难以割舍的(那是真爱却不是常态)(3)

作者简介

林特特 本名杨颖,安徽人,毕业于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在国内多家报刊开设专栏,已出版《别害怕你所向往的生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爱人与仇人都会老去》。

真爱是难以割舍的(那是真爱却不是常态)(4)

真爱是难以割舍的(那是真爱却不是常态)(5)

真爱是难以割舍的(那是真爱却不是常态)(6)

主播简介

晓苏 独立DJ, CRI环球旅游广播特邀DJ。声音设计师,做有手工质感的电台节目。DJ晓苏

真爱是难以割舍的(那是真爱却不是常态)(7)

—商务联系—

微信| Lil (ID:youyou_lix)

真爱是难以割舍的(那是真爱却不是常态)(8)

作家艾小羊、林特特的自留地。

不羡慕,不嫉妒,不慌张,不急躁,

坚持做自己,让世界认识你。

关注这个公号的人,都有豁然开朗的世界。(ID:qingchangaixiaoy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