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青岛存量房贷或迎来两个大利好,一是房贷打折,二是商转公!》中写了青岛存量房贷今年可能出现的两大利好,这里再补上一句建议:现有高利率商贷的朋友,可以暂停提取公积金,保留一定的公积金余额,可能年底商转公时有用。

今天文章来详细分析高新区义务教育阶段面临的形势以及后续各学校发展的态势。

我的不少家长朋友,都有一种潜在的观点,就是上不了市区的优质学校,大不了去高新区上学。

是的,高新区有不少好学校,你把它们当备胎没关系;可它们已经悄然变成了主角,曾经你看不起,如今你也高攀不起。

对于这部分家长,我只能说一句:不好意思,你想多了!

适合居住和孩子上学的城市(大不了去高新区上学)(1)

01 高新区义务教育阶段报录方式

我以前说过,高新区在教育上和崂山区地位一样,可以报考市区的高中,这一点城阳、黄岛都没有资格。

也就是说,小学、初中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市内三区是一个整体,崂山区是一个个体,高新区是一个个体,其他区市也都是一个个体。但在中考上,在高中阶段,市南、市北、李沧、崂山、高新区是一个整体,其他各区市各是一个个体。

由此可见,高新区在青岛各郊区中是地位非凡的。

高新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小学招生和其他区市都不相同,是采用积分排名招生,就是一个学校若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就按照学生的积分从多到少录取。

2022年高新区的积分计算方法是:

适合居住和孩子上学的城市(大不了去高新区上学)(2)

这里面最主要的两点就是户籍和房产证,买房落户越早积分越高

在2021年青岛实验学校的一年级入学录取中,因为报名人数太多,已经精确到户籍迁移具体的月份,可见竞争之激烈。

另一方面,高新区的公立小学录取采取两个批次,第一批次是双证齐全和集体户籍,第二批次是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高新区的私立小学面向青岛市招生,涵盖七区三市,采取电脑派位的方式录取

由此可见,高新区在小学方面的报名录取方法和市区以及其他区市完全不同。

02 高新区学校清单

高新区是一个新地方,学校也都是新建的,目前还没有升学率验证真实的水平。

我用2022年高新区招生简章中的学校名单来对这些学校作一介绍:

适合居住和孩子上学的城市(大不了去高新区上学)(3)

上表中,高新区实验小学新业路校区、高新区第二实验小学(泰祥路)、高新区第三实验小学(华贯路)、高新区第一实验初中这4所中小学是2022年第一年招生,其他都是既有学校。

青岛实验学校就是青岛中学的公立部分,曾经一度只依靠这一所学校就吸引了很多市区的家长来高新区买房。青岛实验学校是九年一贯制。

高新区实验小学就是北京二实验小学青岛分校,刚建设时宣传是北京二实验小学青岛分校,其实最后正式的名字是高新区实验小学,北京二实验小学青岛分校是挂牌。

文典路学校,就是58中高新学校文典路校区,这个后面会介绍。

高新区第一实验初中,就是传说中的39中高新校区,也确实挂了39中校区的牌子。其实,39中还有一个市北分校,就是在原来41中的地方重新建设的。我在上周日的文章中写过,39中市北分校其实非常一般,同学区内都被弘毅中学干趴了:

适合居住和孩子上学的城市(大不了去高新区上学)(4)

高新区实验小学新业路校区、高新区第二实验小学(泰祥路)、高新区第三实验小学(华贯路)都是新成立的公立小学,也没什么大的背景,这里不多说。

高新区银海学校是一个民办学校,有小学和初中,在高新区学位紧张时也会开公办班。银海学校的主校区在崂山区麦岛,还是不错的。

青岛中学名气很大,对高新区的房价带动作用功不可没,后面会具体来说。

03 去年公立小学激烈的竞争

前几年高新区的适龄孩子比较少,一年级的入学压力也比较小,招生入学一直相对安静,直到去年挤爆了。

2021年高新区的招生简章中只有三所公立小学,即青岛实验学校(青岛中学公立部分)、高新区实验小学(北京二实验小学青岛分校)、银海学校小学部公办班,计划招生810人。

结果招生计划严重低估了,实际报名的孩子太多了,在一批次(含双证齐全和集体户籍)就把青岛实验学校、高新区实验小学给报鼓了,银海学校小学部公办班虽然没有报满,但也不足以吸收青岛实验学校、高新区实验小学多出的学生:

适合居住和孩子上学的城市(大不了去高新区上学)(5)

上表中还不包括第二批次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这也是一个不小的体量。

因为家长意见较大,去年临时拉成了一个58中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才算是解决了这一入学问题。

这样的话,去年青岛高新区公立小学有4所,即青岛实验学校、高新区实验小学、银海学校小学部公办班、58中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022年改为文典路学校)。

其中青岛实验学校报录比最大,不止2021年,前几年也都是这种情况,积分高的孩子都往青岛实验学校挤。

高新区实验小学报录比排第二,其实高新区实验小学除了2021年之外的前几年一批次一志愿都没有报满。

银海学校小学部公办班即使只招了90人,一批次还是只报了3人,最终的录取人数连上一批次其他志愿和二批次的也没有达到90人的编制:

适合居住和孩子上学的城市(大不了去高新区上学)(6)

上表是银海学校小学部公办班去年的录取情况,最终录取的两证齐全的只有5人,集体户23人,外来务工随迁子女44人,可谓相当尴尬。

也正是因为此,在2022年高新区增加了新公立学校的情况下,银海学校小学部退出了公办班。

58中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是去年临时赶制出来的学校,借用58中高新校区,其实这同时是借用了58中的名气平息了那一场“争波”。

今年,58中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已经正式定名为:文典路学校(58中高新学校文典路校区)

因为高新区的学校还都没有升学率,我们可以通过家长的热衷程度来判断这些公立学校的排名:

青岛实验学校>高新区实验小学>文典路学校,银海学校小学部以后很可能就不再招收公办班了,所以不参与排名。

至于新成立的高新区实验小学新业路校区、高新区第二实验小学(泰祥路)、高新区第三实验小学(华贯路),既没有大的背景,又缺失了先发优势,以后不大可能去冲击青岛实验学校、高新区实验小学的地位。

以后唯一有竞争力的可能就是清华附中,这是一所小学到高中的公立学校。虽然挂着清华的牌子,估计可能到时候也会有一个青岛本地的名字,然后清华附中是挂牌。

所以,以后高新区公立学校的杠把子可能是:青岛实验学校、高新区实验小学、文典路学校、清华附中,其中前两所具有先发优势,可以称为高新区的优质学区。

04 民办小学的迥然不同

前面说过,高新区有青岛中学小学部、银海学校小学部两所民办小学,它们也都有自己的初中。

这两所小学是面向整个青岛市招生的,可报录结果却迥然不同:

适合居住和孩子上学的城市(大不了去高新区上学)(7)

青岛中学小学部的报录比达到了7.79,而银海学校小学部则没有报满。

很明显,高新区虽然只有两所民办小学,却形成了大的阶梯差,以后青岛中学大概率要优于银海学校。

05 临时抱佛脚一点用也没有

这里再回到本文开始的话题,你要上不了市区的优质学校,再临时抱佛脚去高新区上学,通过上面的分析你感觉可能吗?

高新区优质的公立小学青岛实验学校、高新区实验小学,去年都报鼓了,你临时去高新区买房落户的积分肯定上不了

你不去高新区买房也可以报名青岛中学小学部、银海学校小学部,以去年青岛中学小学部7.79的报录比,你感觉你的运气有这么好吗?

以银海学校的报录比和招生学生的来源,值得你忍受通勤之苦过去吗?

啥?去年不行,不代表今年不行!你又想多了:

适合居住和孩子上学的城市(大不了去高新区上学)(8)

我们仅从近三年高新区计划招生的一年级人数上就能看得出来,2022年铁定是一个学生数量空前爆棚的年份!

06 高新区初中情况

在这里,我们来捋一捋高新区初中的情况。

目前,高新区有青岛实验学校、文典路学校、高新区第一实验初中、青岛中学、银海学校共5所初中,其中青岛实验学校、文典路学校、高新区第一实验初中是公办,青岛中学、银海学校是民办。

清华附中已经公示,未来几年也会加入进来,这是一所公办学校。

再加上前面的小学,我绘制了高新区学校布局图:

适合居住和孩子上学的城市(大不了去高新区上学)(9)

其实,义务教育阶段更为重要的是初中,因为高新区的初中多是刚开始招生,还没有获得关注,目前关注比较多的还是小学。

仅就这6所初中而言,青岛中学、银海学校是民办,没有学区可言,不做讨论。

青岛实验学校、文典路学校、高新区第一实验初中、清华附中这4所公办学校,底子都不差,但我认为未来仍然会形成层级差,青岛实验学校具有先发优势,未来很有可能会居首位

文典路学校、高新区第一实验初中这两所初中其实是挂牌学校,一个是58中,一个是39中,都是名校,但根据青岛其他挂牌学校的水平来说,其未来发展存在着一定的不可预估性。

清华附中还没有确定是挂牌学校还是直属分校,前者的可能大些,就像北京二实验小学青岛分校一样。

因此,高新区未来的初中布局可能会形成一霸多强的局面。当然,因为没有升学率,这些都是预判。

07 高新区买学区房建议

看过我以前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我提过高新区义务教育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

受制于优质师资和生源,每个区市最多只能诞生一两个优质学校。高新区名头大的学校太多,若是把优质师资和生源平均分配到每个学校,那么优质师资和生源过度分散,高新区反而不会产生任何一个好学校。

如今没有向我以前担心的那种方向发展,高新区学校之间分化了,有了层级,虽然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坏事,但从学区角度来说这又是一个好事。

现在看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学校的地方就有优劣之分,这一点确实人为改变不了。

说到这里,我们再来讨论另一个问题。

高新区面积也是很大的,我2019年曾在《青岛高新区购房宝典,看到请收藏!》一文中把高新区分为东、中、西三部分:

适合居住和孩子上学的城市(大不了去高新区上学)(10)

今年高新区已经有了6所公立小学、3所公立初中,以后还会更多,长期来看高新区必然会走就近划片的路子。

划片就会产生学区,好学校的学区房一定是大家热衷的。

根据这些学校的位置,参考既有主干道的隔离,大体可以分为下图3个区域:

适合居住和孩子上学的城市(大不了去高新区上学)(11)

①区域其实就是高新区东片,因为开发时间早,小区比较多,所以学校也多,有高新区实验小学、高新区第一实验初中、高新区第二实验小学(泰祥路)、高新区第三实验小学(华贯路),以及民办银海学校。其中比较优质的是高新区实验小学、高新区第一实验初中。

②区域是高新区的CBD,商业办公多一些,住宅少一些,目前只有文典路学校这一所九年一贯制。其实倒不用担心文典路学校这一所学校能不能承担起一个片区,从上面2022年招生计划来看,文典路学校在高新区是规模最大的,一年级招生450人,已经是其他学校的2倍了。

③区域有青岛实验学校、清华附中、高新区实验小学新业路校区以及民办青岛中学,无论公立还是私立,这一区域的优势都是最大的。

说到这里其实已经很明了,以后高新区若实行就近划片入学的话,③区域肯定是高新区最好的学区,而这一区域也是我建议大家买房的地方。

本文来自微信工众号:青城山说,专写青岛城市发展和楼市分析

#青岛##青岛爆料##青岛##青岛身边事##山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