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贞确有其人,他是晚清时纵横上海滩的武林高手。

他一身的好武功,但因为太年轻,不通世故,所以很狂妄。学成武艺后,他四处摆擂比武,并在擂台上写了一副对联:脚踢五湖四海,拳打南北二京。

马 永贞(马永贞在镇江的一场比武)(1)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练武成风的晚清岁月,这样的狂妄口气,让很多武林人士找上他,一决雌雄。

有一次他路过浙江,在嘉兴一位老人找到他,要跟他切磋武功。据说这位老人练过少林七十二绝技里的“玉带功”,力大无比,能抱起千斤重物。

马永贞对老人客客气气,好吃好喝招待一番后,开始比武。

比武场上一根三丈长、两百斤重的铁链,铁链两头各有一个大铁环。两人把大拇指套在铁环里,一运劲,铁链拉得笔直,他们互相拖拽,一枝香后,老人毕竟年老体衰,劲一松,被马永贞拖过来了。

老人脸一红,也没什么“年轻人不讲武德”的场面话,羞愧的走了。

马永贞到一处地方,就会摆擂三天,接受当地高手的挑战。很多人上台迎战,都被他数回合内击败。

这些获胜,让马永贞愈发的狂妄起来,直到他路过镇江。

在镇江,他遇到了平生难得的对手,这个人一出手,让马永贞得到了教训。

01

马永贞在历史上真有其人,《上海民族志·人物》里记载,他是山东临清的回族。大约生于1851年左右,那个年代山东闹义和团很厉害,很多村庄兴起了习武浪潮,大约在少年时,马永贞因为极高的练武天赋,习得一身好武艺。

他天生异禀,力大无穷,精通各种拳法,尤其是腿功特别厉害。

长大后,在同乡好友马兴同的父亲介绍下,他来到上海跑马厅,干上了为洋人贩马的差事,经常到外蒙古、热河、察哈尔等地做贩马生意。大概就是这段时间,他到处摆擂台,惹出不少江湖恩怨。

在上海安顿下来后,他因为武艺出众,还担任过一段时间的上海正营武备教官。

他像霍元甲一样打过洋人的擂台。

当时上海滩来了位外国大力士,口气超狂,号称“无敌”,摆擂台打败了不少中国人,擂台上还打死过人。马永贞见状,决定与“无敌”打擂。

《邱县志》上记载:“(两人)先比手力,都能击断两块石板;后比腿力,都能打断12根木桩;最后比赛拳术。

马永贞先用闪、展、腾、挪之法与洋力士周旋,接着使用出进步、连环步的技法,用两只手往洋力士脸前一影,转身便走。

洋力士以为马永贞胆怯了,跟了上来,哪知道正中了马永贞的计。马永贞反身用玉环步、鸳鸯腿猛向洋人踢去,洋力士被踢中要害,倒退数步,摔倒在地爬不起来。好容易挣扎起身,踉跄离去,第二天便死了。

这一场大战,让马永贞名声大振,有人把这件事写成《马永贞传》,一下子他就成了上海的民族英雄。

后来,马永贞到扬州摆擂台,摆了三天,没有对手。

于是马永贞非常得意,临走扬言:“打遍扬州无敌手”。结果这句话惹怒了镇扬一带的武林高手。

镇扬一带,有个叫“仓耳子”的高手隐居,据说内力深厚,他听说了马永贞的狂言,就到镇江等马永贞。

马永贞坐船来到镇江,仓耳子在码头上现身,拦下了马永贞。

码头上停了大型的货船,仓耳子指了指江里的货船,意思是你拉一下试试。

这条货船大概装载了约十万斤的货物,船的缆绳都是铁链的,离岸大约有三丈的距离。马永贞抓住缆绳,使劲拽,结果货船纹丝不动。

仓耳子拿过缆绳,反手一拽,货船一下子被拉动起来。

马永贞大吃一惊,这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他恭恭敬敬的把仓耳子送走。

马 永贞(马永贞在镇江的一场比武)(2)

镇江西津渡的码头。

02

可惜这次教训,他很快就忘了,还是那么狂妄。

因为他贩马起家,所以在上海滩,他通过赛马会等机会,垄断了贩马的生意,

马永贞精通马术,参加过上海的赛马会,和外国选手比赛也不输分毫。据说他能在马背上作“海底捞月”(拾起银元或铜板)、“鸽子翻身”倒骑、“大鹏展翅”单腿于马镫等惊险动作。赛马场上,他还击败了两届冠军英国人斯蒂芬,再次为国争了一口气,成为老百姓口中的英雄人物。

打败了外国人后,他就抢夺了贩马生意的渠道,来上海从事马匹生意的人都要走他的门道,向他交保护费,按照他的规矩行事。如果稍有违抗,他就过去严惩教训。

他形成了一股势力,马贩子们都敢怒不敢言,但挡人财路者,都要被人记恨在心中,于是有些人就秘密布下了杀机。

1879年4月13日下午四点,马永贞被马贩子顾忠溪、马连等人邀请到“一洞天”茶楼,谈判贩马生意。

马永贞刚坐下,就有一个石灰包迎面飞来,顿时迷住了双眼。

他赶忙掏出防身铁尺来格挡,但因为双眼睁不开,没挡住刺过来的尖刀,被刺伤头角两处。他才准备挣扎,又有利刃砍向他的右脚,踝骨齐断;又砍了他左脚,骨头被砍断,只剩下皮还连着一点点。

马永贞倒在血泊中,不断有刀子砍在他身上,他意识已经模糊,只听到顾忠溪指挥手下杀手快逃,声称:“有我抵命,无累诸君也!”

这时他拼了全身力气,操起旁边的板凳向顾忠溪掷去,击中其头部,血流不止。当他又准备朝顾忠溪掷板凳时,顾忠溪害怕了,跳出了窗外,昏倒在地。这时候,巡捕已经赶到,遂将顾、马二人全部送往上海体仁医院。

到了医院一看,马永贞左脚仅有皮连着,还有一根很粗的神经还没断,医生一下就给剪断了,疼得他几乎昏了过去。

夜里,马永贞醒来,大声呼疼,又连声骂,渐渐没了声音,他的头、面、手臂等处共有11处刀伤。这一年他才28岁。

马永贞的侄儿穆长春上告到英租界法庭,请求伸冤,并将马永贞按照伊斯兰教仪式进行安葬。

顾忠溪和马连的口供是:他们带了一批马来上海贩卖,马永贞向他买了一匹马,价格是二十两白银,但后来不付钱,反而说他初到上海不知规矩,凡是马贩子到上海必须送大洋二百元给马永贞,这两个人不服气,纠结了马永贞的仇家暗算了他。

马 永贞(马永贞在镇江的一场比武)(3)

1927年,黑白电影《马永贞》上映轰动一时,这部电影里马素贞为兄报仇情节很多。

民间传说,马永贞遇害后,他的妹妹马素贞来到上海为兄报仇。据说她的武艺不在其兄之下,并最终手刃仇人。不过此事不见于任何记载,杜撰的可能性极大。

马 永贞(马永贞在镇江的一场比武)(4)

马永贞1981

马 永贞(马永贞在镇江的一场比武)(5)

马永贞1986

马 永贞(马永贞在镇江的一场比武)(6)

马永贞1997

马 永贞(马永贞在镇江的一场比武)(7)

马永贞1998

马 永贞(马永贞在镇江的一场比武)(8)

马永贞2014

这些就是江湖上流传的马永贞故事,我也是偶尔发现马永贞和镇江之间竟然还有一段往事。这些马永贞决战镇江码头、闯荡上海滩的恩怨传奇,确实是中国近代转型期,上海——镇江一线商埠社会的真实写照。

晚清民国的江湖往事,并没有影视剧上那样的传奇、浪漫,而是一段段惊心动魄的血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