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青 作□苑广阔,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在书店看书却不买书的人?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在书店看书却不买书的人(年轻人岂能只囤书不看书)

在书店看书却不买书的人

黎青 作

□苑广阔

“有什么中国现当代的作家可以收全集?”“××出版社的纪实系列有全集卖吗?”以上问题,是豆瓣“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小组(简称“书倒组”)的典型话题。这些疯狂囤书的网友,一旦谈到图书的话题,却又开始顾左右而言他,甚至是连连摇头,“不说为好”。(11月10日《中国青年报》)

不管是“6·18”还是“双11”,当其他网友都在电商平台疯狂囤积衣服、鞋子、化妆品、电子产品的时候,对于豆瓣“书倒组”的成员们来说,却在疯狂囤积和购买各种打折、优惠的图书。有网友自豪地表示:仅仅一个豆瓣“书倒组”,就能把国民图书阅读率提高好几个百分点。

然而,这句看似很有道理的话,放在“书倒组”里,却可能要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句话变成了“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意思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这些小组成员买书的时候出手大方,毫不含糊,但是至于买回来的书自己看了没有,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下单之前,并不考虑自己会不会真的读完这些书,仅仅满足于付款时刻的兴奋,以及收货时候的短暂欢愉。但图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阅读,如果买来的书不读,而是放在书柜、角落里积灰,不但是对个人金钱的一种浪费,同时也是对图书资源的一种浪费。图书,读,才是根本,才是灵魂,否则,有书不如无书。

对于现在很多人喜欢囤书,却不读书的现象,有人分析说,这是为了填充内心的一种焦虑情绪,比如对知识匮乏的焦虑,对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和社会竞争能力的焦虑等等。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这样的焦虑,也是一种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好的焦虑,但问题在于只有把买来的图书读完,并且从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知识、技能、素养等等,才能真正缓解我们内心的焦虑,只囤书不看书,焦虑如何消除?

古人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是阐释读书方法的,而我们现在也套用一下:尽买书不如多读书。书的最大价值在于阅读,而不是购买和囤积。

来源: 济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