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七的武则天当上皇帝后,在用人方面坚持“为我所用”的基本做法。在她的女皇日子里,文武百官尽心尽力,君臣之间出现了一股清爽的风气。

我们说说狄仁杰和女皇武则天之间的一些事。

出生于并州太原的狄仁杰,在唐高宗李治时代进入大唐官场,并得到了阎立本的推举。高宗一朝,先是大理丞,后被高宗提拔为侍御史等职。武则天临朝称制期间,狄仁杰转任宁州刺史。在这个职位上,他“抚和戎夏,人得欢心,郡人勒碑颂德。”老百姓的口碑是人最大的丰碑。不久,他被征为冬官侍郎。

686年,狄仁杰任江南巡抚使。那个时候,吴楚之地淫祠(未入祀典的民间寺庙)遍地,影响民风民俗。在报请朝廷同意后,狄仁杰组织拆除了一千七百多座寺庙,只留下了供奉夏禹、吴太伯、季札、伍员的祠堂。

武则天问狄仁杰传位给谁(武则天问狄仁杰)(1)

不久,狄仁杰转任文昌右丞,出任豫州刺史。当时,越王李贞叛乱,宰相张光辅受武则天之命率军平定。无辜卷入李贞事件中的人很多,狄仁杰私下上书请求武则天,赦免那些受牵连的人及其家属。那些囚徒到了流放之地后,立碑感激狄仁杰。

因为批评当朝宰相张光辅的横暴无道,狄仁杰被告了黑状,武则天贬他为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

690年九月,武则天改国号为周。

对于新政权的运转,武则天坚持把人用好。一年后,狄仁杰出任地官侍郎,代理尚书事务,加授平章事,成为宰相。

有一天,武则天和狄仁杰闲聊。

“你在汝南,虽然很有政绩口碑,但有人却在暗中不断抹黑你。你知道是谁在诋毁你吗?”武则天问道。

“假如皇帝您觉得我做错了,我立即改正。如果您感到我没有错,这是我的荣幸。”狄仁杰不紧不慢地回答。

“至于谁在暗中诋毁我,我不愿意知道!”

女皇不得不叹服狄仁杰的胸襟。

武则天问狄仁杰传位给谁(武则天问狄仁杰)(2)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应该是君臣之间最好的状态了。为人君,没有雅量不行。为人臣,没有胆识不行。古往今来,因言获罪的大有人在。

而狄仁杰是一个敢说实话的人。

太学生王循之要回家,便给女皇武则天书面请假。武则天准了。狄仁杰知道后,给武则天提开了建议。“自古以来,皇上不把生杀大权授予别人,除此之外,各部门管理各自的事情。太学生休假这件事应该由国子监丞、主簿管来处理。如果皇帝连这事都要亲自办理,那天下有多少事都要由您来定夺呢。”

“对呀!”武则天一听,心里很是满意。

狄仁杰的德行像长了翅膀一样,朝野上下一片赞叹。

696十月,契丹孙万荣率军攻陷冀州。一时间,河北地动山摇。大敌当前,女皇想到了狄仁杰。他出任魏州刺史。

当时,魏州前任刺史孤恩庄害怕契丹军突袭,把老百姓全部集结在城中。狄仁杰上任后,让老百姓返乡耕种。该来的会来,不该来的请都请不到。听说狄仁杰到了魏州,孙万荣不战自退。

当地老百姓高兴得不行,立碑颂扬狄仁杰。

女皇武则天自然也十分高兴,提升狄仁杰为幽州都督。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狄仁杰对待女皇,一心一意;女皇对待狄仁杰,尊重有加。

698年八月,武则天让宰相们推举尚书郎。

推荐干部是一件严肃认真的事情。狄仁杰唯独推荐了自己的爱子狄光嗣。狄光嗣因此干上了地官员外郎,他很是认真负责,人们交口称赞。

武则天问狄仁杰传位给谁(武则天问狄仁杰)(3)

事后,武则天和狄仁杰闲聊中提起这件事。武则天夸奖狄仁杰是“举善不避仇亲,卿足继祁奚矣。”

信任是最大的奖励和最有效的鞭策。

有了女皇的信任,狄仁杰更是尽心尽力。

不久,突厥默啜侵掠河北赵、定等州。女皇让太子李显以河北道元帅的身份讨伐突厥,并刻意安排狄仁杰为行军元帅。出征前,女皇亲自为他们饯行。

突厥烧杀抢掠,退回漠北。狄仁杰率军追之不及,退回河北。武则天任命他为河北道安抚大使。当时,河北群众生活凄苦,疲于逃命。狄仁杰请求女皇同意后,安抚百姓,让他们回归故乡。同时严明军纪,禁扰黎民。

武则天对狄仁杰的倚重,无人能比。她常常虚心听谏,称之为“果老”。狄仁杰则直言不讳,言无不尽。

他们的君臣之道,成为历史的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