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三国,不识英雄!大家好,这里是卧仔~

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跟随曹操建立曹魏的五位将军,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陈寿在编撰《三国志》的时候,将这五人放在一个列传中记载,所以被称之为“五子良将”或者“魏五子”。彼时,曹魏五子良将在能力和战功上,完全不输蜀汉五虎上将。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曹魏五子良将的结局。

曹魏五子良将武力排名(曹魏五子良将完全不输蜀汉五虎将)(1)

一、乐进

乐进(?-218年),字文谦,阳平郡卫国县(山东省莘县)人。曹操讨伐董卓时乐进就已经跟随曹操了,乐进在官渡之战时曾立下过大功,后又随曹操打败吕布,平荆州,每战必争先,为曹操所看重。后来和张辽,李典一起屯兵合肥,多次打败过东吴的进攻。后迁右将军,218年逝世。

曹魏五子良将武力排名(曹魏五子良将完全不输蜀汉五虎将)(2)

二、于禁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三国时期魏国武将。本为鲍信部将,后属曹操,曾于张绣造反时讨伐不守军纪的青州兵,同时为迎击敌军而固守营垒,因此曹操称赞他可与古代名将相比。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襄樊之战中,于禁在败给关羽后投降,致使晚节不保。关羽败亡后,于禁从荆州获释到了吴国。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孙权遣还于禁回魏,同年去世,谥曰厉侯,有一子于圭。

曹魏五子良将武力排名(曹魏五子良将完全不输蜀汉五虎将)(3)

三、张辽

张辽字:文远 (169-222) 籍贯: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县),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聂壹的后人。在合肥之战,张辽率领八百将士冲击东吴十万大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令东吴军队披靡溃败、闻风丧胆。又率领追兵,大破孙权、甘宁、凌统等人,差点活捉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张辽止啼”成为流传千古的典故,后来病逝于江都,谥曰刚侯。

曹魏五子良将武力排名(曹魏五子良将完全不输蜀汉五虎将)(4)

四、徐晃

徐晃(?~227年),字公明,河东郡杨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徐晃早年跟随杨奉征战,曹丕称帝后,徐晃被加封为右将军,进封逯乡侯。随后跟随夏侯尚击败蜀将刘封,夺取了上庸。

227年,徐晃病逝,谥号“壮侯”。徐晃一生战功累累,最后寿终正寝,应该是很圆满的一生,没有死得很憋屈。

曹魏五子良将武力排名(曹魏五子良将完全不输蜀汉五虎将)(5)

五、张郃

张郃,字俊乂(也作儁乂),河间鄚人。提起张郃,很多人都有模糊的印象,在小说、演绎中,张郃的形象是一名性格急躁的将领,因此,在和蜀汉的交锋中多次吃亏。然而,在历史上,张郃的形象却与小说、演绎中的不尽相同,其人不仅有勇,更善于用谋,可以说是一名智慧型将领,且张郃经历丰富,见证了大半个汉末三国时期的更替兴衰,亦可说是一名饱经风霜的乱世名将,最终命丧沙场,死于乱箭之下。

曹魏五子良将武力排名(曹魏五子良将完全不输蜀汉五虎将)(6)

在策略游戏《卧龙吟》中,张郃就是魏国专属的战法系紫将,其技能“先机战阵”可以连续直线攻击,敌方兵力越少伤害越高,驱散直线敌人的所有增益效果,并使得自身获得天运效果,持续2回合。

曹魏五子良将武力排名(曹魏五子良将完全不输蜀汉五虎将)(7)

张郃的专武“苍狼紫云爪”一技能“先机”专二之后可以在开场获得85士气;二技能“巧变”专二之后可以在当自身兵力高于50%时,增加50%伤害,当自身兵力低于50%时,降低50%受到的伤害。

曹魏五子良将武力排名(曹魏五子良将完全不输蜀汉五虎将)(8)

今天给大家简单介绍了一下曹魏旗下的"五子良将"。相信很多说三国的老读者已经非常熟悉这五个人了,卧仔也不再过多讲解。如果你要问这五位设定个排名,那想必是见仁见智,最受后人欢迎的想必就是张辽;当世官位最高,战功最盛的则是张郃;最受曹操器重的则是于禁;战绩最好的就是乐进;至于徐晃嘛……大家想想看~怎么夸~

亲爱的主公们,你们还有什么关于张郃的看法吗?欢迎留言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