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津桥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落成后,遭洪水冲毁。那时,百姓无力抵御自然灾害,只有祈祷神灵佑护。沅洲百姓曾筑坛祭祷三日,万民伏乞,请苍天垂怜。度诚终于感动天地。有一日,一位白发苍曝者,从桥上徒步而过,将手中拂

芷江风雨桥特征(神秘湘西芷江民间故事)(1)

尘用了几下,顿时大桥中间的石头上开出了一朵白莲花,后来变成了几棒泥沙,牢固地粘在石上,至今“仙迹”犹在。从此,大桥坚如石,洪水冲不崎,雷置炸不崩。

后来有人为了给古桥添彩,铸造公母铁犀牛一对,每头重二千九百余斤,高五尺四寸,置于大桥上方浅滩之中,日:“犀牛拖耙。”同时又在明山寺庙前转造铜钟一口,重达三千余斤,高六尺八寸,日:“镇山金钟。”与大桥遥遥相对。舞水河上的“犀牛拖耙”和明山顶上的“镇山金钟”,此二物吸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天长日久,有了道行。有一天晚上,夜深人静,明山铜钟滚落下山,沉入舞水河中洗澡,恰逢公犀牛巡河,两物相遇,分外眼红。公犀牛大声喝道:“何方妖孽,胆敢脏我清流?”明山钟闻言大怒:“明为日月之辉,山为地之龙脉,水为吾山泉流,老夫坐镇明山,统管群峰众水,今日下河清爽清爽,与你何干,小小牛畜,岂敢口吐狂言,看招!”说罢,飞身而起罩将下来,犀牛见钟来势凶猛,忙用独角顶起,只听得“当”的一声,震得山摇地动,激起浪涛千丈。钟罩牛顶,叮叮当当,把舞水河中的龟精怪,吓得惊慌失措,纷纷逃离。犀牛的独角,哪抵得住神钟的千钩之力、几招之后,断了半截,败下阵来,顺着河水,飞奔而逃。铜钟也不追赶,径直返回山顶安歌去了。而犀牛由于匆匆,拼命奔逃,直到常德地界,才停下喘气。这一战犀牛元气大伤,狠狈不堪,无颜再返沅州与母犀牛相聚,只得离乡背井,两牛异处,无尽相思。后来,有沅州赴常德贩货的商贾,目睹-一只断角犀牛,头朝上游,孤独地站立于沅水的河滩之上,历经风霜雨雪。

芷江风雨桥特征(神秘湘西芷江民间故事)(2)

抗日战争时期,“芷江大桥” 是日机重点轰炸的目标,尽管敌机再凶,炸弹再多,却从来没有炸中过大桥。据说曾有群众亲睹犀牛护桥之奇观:一天夜晚,月朗星稀,日机数架轰炸芷江,一枚千磅炸弹,即

芷江风雨桥特征(神秘湘西芷江民间故事)(3)

将落于桥上。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母犀牛从河中纵身-跃, 用角顶,炸弹就象皮球似的弹跳出去落在景星寺附近的荒地中开了花。现铜钟、铁牛早已损毁,而有关大桥的趣闻却在民间广为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