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的一天晚上,还在下班的路上,家里‘领导’就打来电话:她的一个好朋友,也是远亲,到家里做客,在等我回来——她有个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从学霸到学神还有多远 从学灰到学霸到底谁应该?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从学霸到学神还有多远 从学灰到学霸到底谁应该

从学霸到学神还有多远 从学灰到学霸到底谁应该

2019年11月的一天晚上,还在下班的路上,家里‘领导’就打来电话:她的一个好朋友,也是远亲,到家里做客,在等我回来——她有个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

我马上秒懂,不禁有些头大:“就小学那么点东西还要我出马?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了?”

不过到家后,饭都没吃就在客厅里跟‘慕名’而来的客人聊起天。

小女孩叫Ker,她妈妈以前是个有名的律师,后来放弃工作全天候地照顾、培养女儿成才。Ker现在B市一所有名的重点小学,本来成绩还可以,但这学期成绩有些下滑,特别是数学,Ker妈妈虽然加强了督促辅导,但几次考试仍不理想......

也许是初次见面,也许是没有提前沟通好,Ker在旁边听了一会儿,还没跟我说几句话就坐不住了,起身说想去找我女儿;Ker妈妈板起面孔说:“今天过来特地请老师帮你点拨的,你怎么能到处乱跑?太不像话了。”

见Ker有些不情愿,我赶紧笑着说:“没事,没事,她们两个谈得来,就让她们一起玩吧。小学这点东西,很容易,真花不了多少时间,啥时候开始都行。先跟您聊聊,了解下情况也好!”

Ker闻言大喜,蹦蹦跳跳跑开了,Ker妈妈瞪了她一眼,也不好再说什么。

其实,Ker英语很好,她每年假期都会去海外游学,有好的语言环境,耳濡目染,日常沟通交流完全无障碍,平时很喜欢看英文原版书。

看了手机里Ker英语对话、朗读的视频,发音确实非常标准,也很流利。

但一说到数学,Ker妈妈就唉声叹气了,不知为什么就是不开窍,连着几次考试成绩不好,Ker自己也越来越没信心了。

这时我心里已基本有数了:还是要先解决妈妈的问题,于是开始介绍我的调教模式:

我的强项是教小孩掌握高效学习的[方法],只需要2、3次,每次最多1~2小时就行。掌握了这套方法以后,甭说是小学课程,即使是中学课程,也会突飞猛进。当年我读书时,高一暑假时就把高中三年的数学都自学完了,一直学到大学的重积分,整个高中阶段都很轻松,后来业余时间没事做,还跟着电视、广播学英语、法语、日语;自己的女儿初中刚从老家到B市时,英语和数学非常差,有一次考试不及格,把家里‘领导’气得够呛,一通数落之后,说女儿学习的事她再也不管了——从此就由我来辅导,结果才一学期就让女儿轻轻松松由‘学渣’变‘学霸’,还当上了班干部。

Ker妈妈听到这里眼睛都亮了,恨不得立刻把Ker揪过来,马上就开始上课。

我接着话锋一转:“不过,我这套方法,首要前提是:一定要小孩自己主动想学,我才会教;如果不是自己主动想学,我绝不教。”

Ker妈妈有点懵了:今天过来是她的想法,来之前确实没有和Ker仔细说这事儿一一果然不出我所料,于是劝慰她:“要解决孩子的问题,首先家长的观念要正确。还不如今天先聊聊你的困扰,等下次小孩准备好了,我再给她上课,你觉得呢?”

Ker妈妈想了想,也只好先这样。

说到自己的困扰,Ker妈妈也是一言难尽:“焦虑,非常焦虑!这才小学三年级,成绩就开始掉队,为了辅导她学习,自己付出这么多,却总不见起色,以后可怎么办呢?……”

我开解她:“从她的英语水平和刚才简单的沟通来看,我倒觉得Ker很聪明,主要是学习方法问题,如果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小学这点课程根本不在话下;再说,你焦虑,只是跟自己过不去,对孩子没有任何帮助,更糟糕的是:如果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建立在孩子成绩的好坏上,会让孩子觉得她学习是为了你,这是非常危险的!一定要尽快扭转这种观念,让孩子明白:学习不是为家长,而是为自己。比如,可以这样跟孩子说——成绩不好,是你自己在同学老师眼里没面子;成绩好了,是你自己有面子;而且如果自己成绩特别好,没准还能在老师那儿给自己争取一些‘特权’呢!多些自己支配的自由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多好啊?如果需要的话,妈妈也可以帮着你跟老师争取,但前提是你要有这个实力……你想想,如果孩子愿意自己主动学习,那Ker……”

我还没说完,Ker妈妈已经连连点头称是了。

我接着总结道:“简言之:你‘着急’没用,要让Ker‘着急’才对!怎么样让Ker‘着急’呢?只有她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情,才有可能‘着急’!”

这句话直指问题关键,显然说到Ker妈妈觉的心坎里了。

“另外,老师经常会指出孩子的缺点和问题,但因为老师的水平和精力有限,并不是每次都是100%准确的。这时候就要和孩子一起客观地分析:对的,一定要配合老师,督促孩子改正;不对的,要和孩子一起讨论、分析,出主意、想办法,用恰当的方式跟老师沟通解决——这样,不但教会孩子学会自己独立思考、分析、自我剖析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可以跟孩子建立起一个健康、顺畅的沟通模式,这点对孩子的一生都非常重要。换位思考,如果老师说的不对时,也不分青红皂白,依仗自己家长的身份简单粗暴地逼孩子就范,这种不好的沟通模式一旦形成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一定会越来越逆反、越来越不听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等着以后的苦日子吧……”

Ker妈妈听得有点不好意思了——这又说到了她的痛处,孩子最近好像是越来越皮,越来越不听话了。

聊天过程中,Ker时不时跑过来看看,显然我们有些聊天内容已经引起了她的兴趣。

Ker妈妈让她坐下来好好听,她却没听两句就又跑开了,弄的Ker妈妈很不高兴,也有点尴尬,解释说:她从小就是这样,总是坐不住。

我也不在意,仍旁若无人地和Ker妈妈聊天,故意忽视她的存在,不搭理她,暗下决心:“除非你主动提出来,否别绝对不会给你上课的!”

只是每次Ker过来时,我都会故意讲这套学习方法如何高效,辅导过的小孩只需两三次就立竿见影、脱胎换骨,之后如何凭实力和技巧从老师那里争取额外的特权和自由…

我家‘领导’也适时在旁边帮腔,给予佐证……

就这样,几个人一边吃着零食水果一边聊天,转眼就9点多了,Ker妈妈看今天肯定也不会上课了,就对Ker说:“时间不早了,咱们该回去了,你也谢谢老师,今天讲了这么多好方法、好经验,下次有机会再过来跟老师请教吧。”

第二天,Ker妈妈发来

“昨晚从您家出来,我在车上逗Ker说:我看你也用不着找老师学习。Ker回复:不!我一定要找他学,我要找回我真正的数学实力。”

给Ker正式上课是接下来的一个周六的下午。

我提前在微信上嘱咐Ker妈妈:

“记得带上现在学的教材和新教材——我会先随机找一两个她没学过的章节,让她自己通过实战学会如何迅速学习新知识;还有考试卷、作业,我会通过和她一起检查、实战,让她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分析的方法;如果有其它课外辅导书也可以带几本,我可以给她些建议,如何高效利用这些资源。”

接着我又把回忆录中关于女儿教育的内容发给她,一方面,她自己可以参考借鉴其中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我的教育方法和效果有更多的了解,更好地与Ker沟通,做好铺垫、准备工作。

——磨刀不误砍柴工。准备工作充分,后续才会顺利。

这次Ker来家里,与第一次心不在焉的状态明显不同,妈妈一使眼色,马上规规矩矩地往客厅的沙发上一坐,等我开讲。

我心中暗喜:看来Ker妈妈回去一定是做了不少工作,效果不错。

我也没客气,开门见山就先约法三章:“我对学生是有要求的,如果这约法三章做不到,我是不会教的。”

见Ker很认真地在听,就继续说:

“第一,人品德行要好。简单说,就是要多做好事、不做坏事,诚实不说谎、有错必改……总之就是要努力做个好孩子。

第二,要孝敬父母。无论以后你水平多高,都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尊重父母,要以实际行动感恩报答他们。从现在开始,平时有空要多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第三,要和同学和睦相处,即使你以后成为学霸,也不能骄傲自满,瞧不起同学。同学学习上有困难,在力所能及范围,你要能帮就帮——也许之前你没这个能力,但今天我教过之后,你成为学霸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我不希望教过的学生不懂做人,招人嫌弃。

这约法三章你能不能做到?如果现在做不到或者以后做不到了,我都不会再教你了。”

我每说一条,Ker都马上点头答应,Ker妈妈也在旁边帮腔,说Ker平时表现如何好,一定能做到……

说到第2条时,明显察觉到Ker妈妈表情的细微变化:有些许意外、也有些许感激。

说到第3条时, Ker的眼神也开始发亮了。

——教书育人,应以德为先,有本不愁末。否则,若心术不正,学问越好,危害越甚。

Ker郑重承诺后,就开始上课了:

我先让Ker在课本里随便选一章没学过的内容,然后告诉她:用15分钟时间自己看完,然后讲给我听,包括后面的习题。

虽然是第一次用这种方式的学习,但初生牛犊不怕虎,Ker并没有畏难、紧张,从书包里拿出纸笔放在旁边,认认真真地开始看。

Ker妈妈也拿出手机给她计时。

我则随手拿起她们带来的试卷和作业,优哉游哉地看了起来。

才一会儿,Ker就放下课本,说:“我看完了!”

我有些意外,Ker妈妈也很惊讶,一看手机还不到5分钟!

接过递过来的课本,我翻了翻,心里就有数了——小学这点内容确实是太简单了,但还是追问了一句:“你全都看懂了?包括课后的习题?”

Ker很自信地回答说:“是,不过,习题里有个地方好像不对……”

我说:“没关系,你先讲给我听,有问题的地方我们一起来看……”

——小学的内容实在太简单,这套教学方法的细节就不在此案例中展开了。

因为快到期末了,课本中没学过的章节已不多,Ker如风卷残云般很快就完成了几章,又有点坐不住了。

我见状就对她说:“今天课本学习效果不错,现在可以看看你的考卷和作业了。”

随后嘱咐Ker妈妈:“下次过来时,记得把下学期要学的课本带来,不然Ker没的学了。”她们听后都非常高兴。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潜能有多大。其实,这潜能一直都在,只是欠缺合适的机缘,欠缺打开潜能大门的一把钥匙而已。

我拿着Ker的考卷,故意自言自语地说:“不应该呀!这些题错得……这水平……不应该呀……”

接着抬起头问Ker:“说说吧,怎么回事?怎么会错这么多?”

她有点不好意思,Ker妈妈在一旁说:“错的题,拿回考卷就让她都重做了,都会做,也都是对的,她就是粗心大意……”

Ker也把她重做的部分翻出来给我看。

我摇着头说:“我不看你重做的,我要你现在一道题、一道题地把答案讲给我听;并且要告诉我,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做错?”

于是Ker一道题、一道题地讲,果然都会做了,但说起当时怎么想的,为什么做错,就越来越不好意思,基本都是粗心大意造成的,不是看错题目,就是抄错了计算结果……

有一道题稍微有点复杂,口算不出来,就让她马上拿笔在草稿纸上再算一遍。

没想到这次又错了,再看她演算的草稿纸就明白了:草稿纸上的一个个竖式就好像是一只只横行霸道的螃蟹,东倒西歪地互相交叠在一起,谁看了都会头大——我指着草稿纸对她说:“你把这道题的演算过程找出来,检查一遍,看问题出在哪里?”

看着Ker非常认真地在‘螃蟹’堆里吃力地分辨着自己的笔迹,不一会儿就焦头烂额了,我实在忍不住,笑着说:“还能找出来么?来,拿一张新草稿纸,规划好地方,重新算,打草稿也要一道题、一道题地排列整齐!”

果然,这次,一遍就算对了。

至于那些看错题目的,Ker也很纳闷,实在想不明白当时自己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第一次上课就要结束了。

临走前,我根据这次上课发现的问题,又特别嘱咐了今后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1、验算的草稿一定要规划好,按顺序,写整齐,方便检查。

2、平时上课、考试时,都要集中精神,需要静下来的时候,要能静下来。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发现问题是好事,不要轻易放过,打破砂锅问到底!

当天晚上,Ker妈妈发来“Ker今天收获满满,认为自己的自学能力更强了,说今天讲的比老师强XX倍,要把三年级数学下册自学完了后,再去您那儿。”

我说:“小孩子的话莫太当真,虽然第一次效果明显,但也没那么夸张。这只是表明这种学习方法可能恰好比老师的方法更适合她一些,也表明Ker确实对老师有些逆反。”

“刚开始进度、成绩、分数什么的倒在其次,还是要稳住、低调,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把重点放在培养正确学习方法和习惯,静下来的能力、专注力;其它的自然会水到渠成的。也要借这个契机,逐渐调整与她相处的模式——做她的朋友、参谋,培养她的独立意识、对自己决定和行为负责的习惯:只有当她自己内心真正意识到学习完全是自己的事,不是为父母、为别人,才能激发出她最自觉的动力和最惊人的潜能,才会有本质的飞跃。”

Ker妈妈回复:“感谢您!不仅帮助Ker的学业,还帮助了我这个焦虑家长。”

——其实,往往最大的问题,恰恰就出在焦虑的家长身上!

这套方法很好,也有过很多成功案例,Ker的学习力也够强,大家可能都很期待着她的学习成绩经过这次提点后会突飞猛进吧?

非也非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Ker的学习力强、脑子聪明不假,但她多年养成不良习惯却需要一点点逐渐改正。

这不,还没过几天,Ker妈妈就又在微信上报忧了。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