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首个建成投产的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据悉,该项目年平均发电量可达15.49亿千瓦时,年节约标准煤达45万吨,可助力缓解浙南地区电力供应矛盾,助推浙江能源结构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在资本的助推下,海上风力发电的装机量不断攀升。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风电累计装机3.42亿千瓦,其中陆上风电累计装机3.16亿千瓦、海上风电累计装机2666万千瓦。全国风电利用小时数1156小时,利用小时数较高的省区中,福建1599小时、四川1309小时、黑龙江1270小时。

海上风电远离大陆,一般人很少接触。采用图扑软件 - 构建先进 2D 和 3D 可视化所需要的一切轻量化三维建模技术,根据风电场现场的 CAD 图、鸟瞰图、设备三视图等资料进行海上风电外部建筑和内部设备的还原建模,通过 HT 实现可交互式的 Web 三维风电场场景,可进行缩放、平移、旋转,场景内各设备可以响应交互事件。

全景漫游

第一人称视角漫游可带来“我在世界中心,万物以我为原点 ”的奇特感受,模拟在风电场内的巡视过程,带来沉浸式体验。对于可能存在危险的场地,可通过图扑软件提供的漫游功能进行风电场户外、室内巡检漫游,通过巡检模拟人或者巡检车巡检的过程,经过设备时可以停留查看设备信息。同时通过无人机视角漫游从升压站到空中漫游查看,直观展示出风电场的宏大,带来与众不同的震撼观感。

分散式风电与风力发电(温州首个海上风电并网)(1)

分散式风电与风力发电(温州首个海上风电并网)(2)

接入天气系统和时间系统,模拟不同气候环境和时间段下,海上风电场的运行情况。

分散式风电与风力发电(温州首个海上风电并网)(3)

分散式风电与风力发电(温州首个海上风电并网)(4)

海面效果

场景通过算法将自定义材质绘制成独具拟态化的水面效果和动态化的天空球效果。根据水面纹理和水面波动信息,模拟水面效果。实现水面纹理和波动信息切换;水面纹理方向、纹理和流动方向调节;水面颜色调节;光照反射强度调节;光照角度、颜色的调节;水面波浪大小调节。提高了场景显示的视觉逼真度,增强了三维立体感和层次感。

分散式风电与风力发电(温州首个海上风电并网)(5)

生产监测

2021年,在“双碳”政策背景下,新能源发电的发展速度持续加快,新增持证发电装机中,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长,达到7.48万兆瓦,继续超过同年火电新增装机容量,成为发电装机的新增主力。将环境参数、实时发电指标、节能减排信息等数据接入图扑软件 HT 2D 面板,便于运维人员对整个基地运行的有效掌控。

分散式风电与风力发电(温州首个海上风电并网)(6)

发电统计

随着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水电、核电等开发建设,预计“十四五”期间,在能源消费增量当中非化石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60%左右,转型发展的力度将更大,进程会更快。图扑软件可视化系统内统计风机日发电量、月发电量、以及累计发电量总和,并通过柱状图展示不同位置的风机发电量与发电差异。通过数据统一分析,保障风电机组发电的满发率和稳定性。

环境参数

海上风电也需要靠天吃饭,台风、海浪、潮汐等都是影响发电量的因素,也会对工作人员的人生安全产生影响。将环境监测数据接入Hightopo可视化系统,实时监控波浪要素、风速,能见度、降水量、海浪、潮汐、温度、湿度等数据,并同步海上电场工作人员,让他们在极端天气来临前做好防范,保护设备和自身安全。

分散式风电与风力发电(温州首个海上风电并网)(7)

机组状态

图扑软件将风电场进行数字化建模,多维度实时监测风机运行状态,如并网、停机、待机、维护、离线、故障风机数量。加强机组运行管理,优化机组检修安排,加快故障机组消缺。确保发电机组顶得上、发得出、稳得住,杜绝各类事故事件发生,防止机组非停,保障稳发满发。

分散式风电与风力发电(温州首个海上风电并网)(8)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围绕风机、海缆、电子围栏三个方面。以可视化平台为依托,将各项监控数据融合分析,变被动为主动,减少非法入侵的发生。

分散式风电与风力发电(温州首个海上风电并网)(9)

风机预警

设备预警能防范设备高温暴晒运行带来的爆炸、倾覆、滞留风险。相较于人工预警,通过图扑可视化平台预警,精简流程,监测数据一旦触发设定的预警指标,集控中心运维可实时收到预警提示,为转移危险区域人员争取宝贵时间。同时,加强在役机组运行管理,减少非计划停机、受阻情况。

分散式风电与风力发电(温州首个海上风电并网)(10)

单个风力发电机可点击查看功率和日发电量,对于故障风机标红显示,便于维修人员定位处理。

分散式风电与风力发电(温州首个海上风电并网)(11)

海缆预警

海底电缆(集电线路)是海上风电场电能传输的关键部件,然而由于传输功率的变化、海底环境复杂、海洋昼夜温度变化、季节性的温差,以及捕鱼、航运和海底活动,海底电缆易于发生超温、锚害等事故,导致极大的损失。

图扑软件通过对接光纤分布式传感新技术,将海缆分布走向进行绘制渲染。3D 场景内生动形象得展示出海缆的分布运作状态,鼠标左键双击海缆,即可弹出相应的温度、载流量、应变力等海缆相关信息,结合图扑软件 HT 可视化数据,展示参数平均值与最大值信息,方便管理人员推断数据背景下的真实状态,从而进行有效监管。

分散式风电与风力发电(温州首个海上风电并网)(12)

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设置告警类型,例如温度异常,环境侵害等,并实时刷新显示异常状况。并通过对应风机对海缆异常进行报警和定位,判断电缆是否受损或周围环境是否发生变化,保障海缆安全运行。

分散式风电与风力发电(温州首个海上风电并网)(13)

电子围栏

电子围栏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周界防护报警系统,电子围栏主机采用了先进的“阻挡为主,报警为辅”的周界安防理念,集“威慑、阻挡、报警、安全”于一身。系统具备自定义围栏区域设置功能,当设置好虚拟的电子围栏后,当陌生船只进入电子围栏立即发送报警信息到后台系统,让运维人员第一时间了解有哪些船只进入了海缆内的区域。风电基地运维人员可结合声光系统让船只离开基地区域,避免海缆的损坏。对入侵船舶进行编号,查看船只在某个时间段内的运动轨迹,运动轨迹数据保存时长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便于后续查看。入侵船公告牌标红显示以区分未入侵船只。

分散式风电与风力发电(温州首个海上风电并网)(14)

分散式风电与风力发电(温州首个海上风电并网)(15)

视频监控

图扑软件 HT 作为基于 HTML5 标准的组件库,可以无缝结合 HTML5 各项多媒体功能,支持集成各类视频资源形成统一的视频流,可在 2D、3D 态势地图上标注摄像头对象并关联其视频信号源,通过场景交互来调取相应监控视频,满足运维人员对场景进行实时态势感知、历史数据回溯比对、应急处理预案等监测需求。

分散式风电与风力发电(温州首个海上风电并网)(16)

施工管理

海上风电场都是离岸施工,工作场地远离陆地,受海洋环境影响较大,可施工作业时间偏短,因此施工承包商要根据工程区域海洋环境特点,选择施工设备、确定施工窗口期、赳定施工工艺和对策,才能更好地完成。

分散式风电与风力发电(温州首个海上风电并网)(17)

图扑软件 HT 引擎通过实时反映风机和升压站的施工指标进行监视跟踪。充分收集现场自然条件资料,包括风、浪、流、潮汐、气温、降雨、雾等的历年统计资料和实测资料;根据统计和实测资料,分析影响施工的自然条件因素;分析统计影响施工作业的时间和可施工的窗口期;根据统计资料和现场施工计划,有针对性的布置现场自然条件观测仪器,以便对自然条件的现场变化进行预测和指导施工安排。

分散式风电与风力发电(温州首个海上风电并网)(18)

升压站

由于风能是一种间歇性能源,风电出力的随机性和波动性以及电网中风电比例的增加,给电网的调度、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大容量风电同时并网会造成接入变电站母线电压质量急剧下降。为解决大规模风电场并网运行时带来的送出系统电压稳定问题,风电场汇集升压站内无功补偿方式一般采用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和并联电容器组联合运行的方式。海上风电场升压站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海上升压站和陆上开关站。

分散式风电与风力发电(温州首个海上风电并网)(19)

分散式风电与风力发电(温州首个海上风电并网)(20)

分散式风电与风力发电(温州首个海上风电并网)(21)

海上升压站建在海上, 安装高压交流变压和高压直流换流等设备, 以及相关生活设施的平台总称。

分散式风电与风力发电(温州首个海上风电并网)(22)

分散式风电与风力发电(温州首个海上风电并网)(23)

分散式风电与风力发电(温州首个海上风电并网)(24)

智能巡检

基于UWB的室内定位技术引导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有序移动,在经过重要设备时可停下查看设备信息,对于人力无法到达而又需要随时检验的设备可采用智能巡检分担人力负担。

分散式风电与风力发电(温州首个海上风电并网)(25)

国家能源局要求要进一步加大政策供给和行业服务,加强部分地区新能源消纳利用研究,加强新能源发电预测预警,加大区域可再生能源协同规划、协同开发和联合调度,进一步发挥新能源在能源保供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可再生能源发展要素保障,推动解决新能源开发建设面临的用地用海问题,对符合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风电光伏和抽水蓄能项目,力争能纳尽纳。

,